•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廣東重啟“大國資”戰略 36家省屬國企將整合兼并

          上海證券報 2017-08-04 11:44:34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作者:朱文彬

          對于國企改革,廣東提出了“四個一批”的新要求,即“重組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批、下放一批、退出一批”,加強資本運作,提高配置效率。有專家認為,廣東力推大國資戰略非常值得關注。“大國資戰略,不僅旨在引領國內產業升級,更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考量。”

          從央企之間重組合并,到地方國企兼并重組,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國企改革加速落地。上證報記者綜合多方消息確證,資產規模高達7萬億的廣東國資時隔5年重啟“大國資”戰略,36家廣東省屬國企將通過分類合并、壓縮整合,最終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助力經濟升級轉型。

          廣東國企將啟動大整合

          “差不多可以確定的是,廣東粵財和粵科兩家企業有望率先整合。”一位接近廣東國資系統的人士向記者透露,該兩家企業已經在開始相關的前期運作。

          8月2日,廣東省南方報業集團發布消息稱:“在全國國企國資改革的大潮下,廣東國資正緊鑼密鼓醞釀新動作,36家省屬企業將會壓縮,有望掀起新一輪國企重組的大潮。”

          記者采訪獲悉,廣東省國資委將在國企分類監管方面作出調整,由目前準公共性、競爭性兩大類別,調整為準公共類、競爭類、金控類三大類別。

          廣東省國資委研究制訂的《省屬國有企業布局結構調整優化方案》顯示,整合的總體思路已明確,并將針對不同企業一企一策制訂省屬企業調整重組方案,成熟一個推進一個。

          具體到思路上,對于準公共類,不同省屬企業旗下的水電類、工程隧道類、金融類、高速公路類、機場類、港口類等同類資產,或將率先進行整合。

          對于競爭類,要打造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引領者,更好發揮先導性作用,堅持產業化、市場化、專業化、證券化發展。目前,廣東省國資委的主要思路是培育省屬新興產業資本投資公司和能實現整體上市的傳統優勢產業集團。對于主業競爭力弱、產業關聯度較差的專業公司資產,原則上交由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統籌管理,或者通過市場化方式退出。

          對于金控類,則要通過整合打造成為專業高效的綜合金融、要素交易服務提供商,更好發揮保障性作用,充分發揮在統籌協同各類金融資源和要素資源方面的平臺和媒介優勢。

          不久前,上證報曾報道,廣東省國資改革近期正在醞釀新的大動作,加速落實“大國資”戰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徹底改變小、散、弱的現狀。彼時記者已獲悉,多家廣東省屬大型國企已收到具體改革細則的征求意見文件,正進入意見反饋及修訂階段。

          除上述粵財和粵科均涉及金融類資產外,記者初步梳理發現,廣東省水電集團、建工集團等在水利水電、隧道橋梁等工程建設領域多有重合之處,廣新公司和廣晟公司等在新一代信息產業方面有重合之處,廣業公司和南粵集團在環保產業方面有重疊之處等。

          “大國資”戰略任重道遠

          廣東省早在5年前即已提出“大國資”戰略。

          不過,任重道遠。時至今日,廣東“大國資”戰略尚未得以大規模推進,僅在2014年嘗試過一次整合。當年1月,廣東省分別組建了廣東省商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旅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前者整合了廣東省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廣東省商業企業集團公司,后者整合了廣東省旅游酒店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省國資委提出的“十二五”目標中,很多也有待實現,如打造一批千億級省屬國企“航母”,到2015年證券化率突破60%等。

          相關數據顯示,盡管廣東國資的資產規模在持續擴大,但“小、散、弱”問題仍較突出。在證券化率方面,目前廣東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率約為33%,尚沒有省屬企業在集團層面實現整體上市。

          今年以來上述情況獲得明顯轉機。“當前廣東省在強力推動國企改革進程,省國資體系內的人都感受到了緊迫感。”上述接近廣東國資系統的人士說,國務院國資委方面希望廣東走在前面,探索一套經驗出來。廣東在國企改革方面壓力和動力驟然提升。

          對于國企改革,廣東連續多年將之列為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之首。廣東省還提出“四個一批”的新要求,即“重組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批、下放一批、退出一批”,加強資本運作,提高配置效率。

          上述人士分析稱,在廣東省國資歷次改革的積累下,經營成效明顯提升,給進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國資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351.50億元,利潤總額825.20億元,同比增長22%,資產總額達到72698.73億元,同比增長12.5%,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為近年來同期最好水平。

          廣州國資先人一步大整合

          其實,從局部來看,廣州國資改革已大步走在廣東前列。除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證券化率、分類監管等之外,廣州在“大國資”戰略方面已先人一步。

          7月26日,“第二屆國企改革前沿論壇”在廣州舉行,廣州市國資委總經濟師羅俊茯透露了廣州國資監管“三個一”的探索實踐,即打造“一盤棋國資監管格局”、出臺“一系列監督管理制度”、建立 “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

          其中,所謂“一盤棋國資監管格局”,是指廣州市在2013年將130家市屬企業納入國資監管,其后進行了力度頗大的整合重組。

          “實現統一監管,才能實現‘大國資、大整合、大運作’。” 羅俊茯說。

          今年5月,廣日股份發布告稱,廣州國資委擬將廣日集團100%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給廣州電裝集團,同類業務整合率先啟動。

          當前,廣州市正重點通過“三化”(市場化、證券化、國際化),推進“三資三集中”(資產重組、資源整合、資本運作,發展資源向重點產業、優勢企業、優秀企業家團隊集中),加快發展“三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整體提升“三力”(活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

          “大國資”戰略給廣州國資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廣州農商行被劃歸廣州市國資監管后,日前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廣東(不含深圳)第一家上市銀行。

          廣州“大國資”、“大整合”的經驗,有望給整個廣東省國資改革提供借鑒。一個月前,廣東省政府接待辦下屬的廣東迎賓館、廣東溫泉賓館、廣東勝利賓館、廣東大廈等4家賓館轉企改制,并交由廣東省旅游控股集團全面托管,力爭今年底前劃轉移交,將劃歸廣東國資監管。

          有國資改革研究人士認為,廣東力推大國資戰略非常值得關注,其學習央企整合兼并的思路依稀可見,而央企整合的邏輯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國企層面的落實。“大國資戰略,不僅旨在引領國內產業升級,更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考量。”

          責編 姚治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國企改革 整合兼并 廣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86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 | 制服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伊人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 亚洲中文乱码AV网站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