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4 22:11:2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吳永久
2017年度券商分類評級結果,終于在8月14日晚間出爐了。
由于這是7月上旬證監會修訂《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后的首次宣布評級結果,券商業界對此重視程度空前。慶幸的是,在經歷了去年史上最嚴監管、超過六成券商大面積降級的滑鐵盧后,今年券商分類評級結果有所改善。
在今年的97家公司中,29家級別遭下調,信達證券、中投證券等滑出A類券商之列;另有29家級別上調,A類券商家數由去年的36家升至40家,B類由51家降至48家,C類則由8家增至9家。仍沒有券商獲得AAA的最高級別。
11家券商奪得AA級
按照《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類每年進行一次,評級期為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
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風險管理能力及合規管理水平的相對水平。D類、E類公司分別為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范圍及被依法采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
AAA級券商仍然是一個傳說。今年獲得AA級的券商共有11家:它們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華融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和海通證券。
其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均是從去年的BBB上調至AA級。銀河證券、中金公司、華融證券則從A級上調至AA級。另外升級較多的還有民生證券,連升五級,從CC級上升至A級。
由此可見,今年大券商在券商分類評級中表現優異。某券商合規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有關券商的評分標準進行了比較大的修改。新版的《監管規定》弱化了扣分項的扣分比重,例如“公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責令公開說明,責令參加培訓,責令定期報告的”扣分由1分調整至0.5分,“公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并在轄區內通報,責令改正,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扣分由1.5分調整至1分。根據行業和公司的過往實際情況,大部分證券公司主要扣分點都集中在這兩類警示函。
另外較為引人注目的是,強化了加分項的占比,為引導證券公司提升資本實力,評價指標著重增加了眾多經營類指標的加分項,主要包括年度營業收入、機構客戶投研服務收入占經紀業務收入比例、境外子公司海外業務收入等,同時取消了近三年持續合規的加分項。
由以上可見,修訂后的《監管規定》更多地關注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業務規模,有利于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型券商,對于規模和市場占比偏小的中小型券商加分則更趨困難,可能導致合規與風控管理水平較好、但綜合實力稍弱的中小型券商難以進入A類評級。華泰、中信、銀河等重回AA級,也和新修訂的監管規定加分項有著密切關系。
最慘:西南證券連降六級
而被下調的券商中,東方證券、光大證券、國金證券、華西證券均從AA級下降至A級。財達證券、大通證券、長城證券、東北證券、國聯證券、首創證券等則從A級下降至BBB級。
C類中各級別公司雖然仍為正常經營公司,但是只能算是剛好及格。
其中,中投證券、恒泰證券從A級下降至CCC級。宏信證券從BBB級下降至CCC級。新時代從BBB級下調至CC級。
今年兩家墊底的券商——方正證券和西南證券被評為C級。其中方正證券和去年的評級一致,而西南證券則從A級直接下降至C級,連降六級。
西南證券連降六級在業內預料之中。5月5日,證監會向西南證券下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稱在*ST大有并購重組中,公司因涉嫌未按規定履行職責,證監會決定對西南證券違法行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1000萬,并處以2000萬罰款。而*ST大有直接負責的三位主管和業務人員也被給予了警告,及相應的罰款。
5月9日,西南證券另一個被立案調查的九好集團事件處罰結果也浮出水面——在2016年重大資產重組財務顧問,公司在對標的公司九好集團的盡職調查過程中涉嫌未勤勉盡責,九好集團的財務造假行為導致了九好集團、鞍重股份所披露的信息含有虛假記載、重大遺漏;證監會決定責令公司改正違法行為,沒收業務收入100萬元,并處罰款500萬元;對兩位責任人員分別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書》上明確表示,處于立案調查期間,中國證監會暫不受理公司作為保薦機構的推薦,暫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暫不受理公司作為獨立財務顧問出具的文件。此外,去年西南證券還因自營業務違規被證監會點名。
某券商行業分析師指出,券商被降級的直接影響,就是證監會會按照分類監管原則,對不同類別證券公司規定不同的風險控制指標標準和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并在監管資源分配、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頻率等方面區別對待。這樣,評級較低的券商不僅會面臨更多的檢查,更嚴格的審核,創新業務的“靠后站”,還要多交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另外還可能影響銀行間資金授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