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0 08:26:46
迎多重利好,指數化投資發展有望提速;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景,看好電機電控受益確定;地產板塊逆勢爆發,機構資金大舉買入;滬深股市8月日均交易額環比增逾8%;煤炭貿易商看漲熱情升溫,煉焦煤或迎來本月第三輪上調。
中國證券報
避險情緒稍緩 金價由漲轉跌
由于市場避險需求降低,交易者紛紛投資股市,大數據顯示,芝商所旗下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黃金期價開始下跌,近四日下跌2%。業內人士表示,因特朗普稅改取得重大進展或于近期公布方案,支撐美元的反彈,黃金將繼續承壓。預計在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之前,黃金將維持區間震蕩偏弱格局,難有起色。
“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發布
9月19日,環保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的VOCs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實施重點地區、重點行業VOCs污染減排,排放總量下降10%以上;研究將VOCs排放適時納入環境保護稅征收范疇。根據方案,將重點推進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重點行業以及機動車、油品儲運銷等交通源VOCs污染防治,實施一批重點工程。重點在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在內的16個省市開展VOCs治理。
迎多重利好 指數化投資發展有望提速
9月19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辦第十一屆指數與指數化投資論壇。與會人士表示,當前全球指數化投資依舊處于快速發展期,而中國的指數化投資將在FOF產品發行、資本市場開放、養老金投資等多個方面迎來利好。整體來看,當前指數化投資在中國的發展空間,有望進一步大幅拓展。
上海證券報
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景 看好電機電控受益確定
中國將制定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日前工信部相關人士表示,全球產業生態正在重構,我國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加快產業布局,工信部啟動了相關燃油車禁售的研究,擬將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時間表。業界普遍認為,到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更多依靠各類補貼政策,到2020年之后更多依靠“雙積分”政策推動。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興起,電機領域的受益確定性最強。
地產板塊逆勢爆發 機構資金大舉買入
近期,A股市場表現疲軟,上證綜指在上攻3400點遇阻后,目前已退守至3350點附近。在此期間,沉寂許久的房地產板塊異軍突起,最近4個交易日中,申萬房地產行業指數累計上漲5.10%,大幅領先于其他一級行業。交易所盤后披露的龍虎榜顯示,機構席位資金成為地產股強勢表現背后的重要推手。招商證券表示,地產行業的相對估值優勢,使得行業目前處于“相對估值底部與行業調整博弈”的時間窗口,行業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的龍頭企業將尤為受益。
白酒基金凈值再度飆升 B級產品預警上折
今年以來,白酒板塊呈現震蕩上漲行情,中證白酒指數累計漲幅近47%。白酒的表現提振相關主題基金表現,今年漲幅最高的招商中證白酒回報已超過50%,昨日該基金發布預警上折公告。 九泰基金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認為,考慮到估值切換因素,白酒板塊仍然有機會。未來推動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不變,仍然是消費升級及集中度提升。
證券時報
滬深股市8月日均交易額環比增逾8%
9月19日,央行發布的8月金融市場運行數據顯示,當月股市交易額出現回暖:滬市日均交易額2424億元,環比增長12.12%;深市日均交易額2702億元,環比增長8.23%。而針對近期市場成交不斷回暖,分析人士的觀點分歧較大。廣發證券研報認為,從股票市場流動性指標來看,8月份以來個人投資者、基金、杠桿資金、北上資金的確有加速入市的跡象。
保險業“史上最嚴新規”實施在即 監管意志堅決
今年10月1日即將實施的《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又稱134號文),叫停“快速返還+萬能險賬戶”類產品,而這類產品是保險公司沖規模的重要保費來源之一。134號文被稱作史上最嚴新規。據了解,近幾個月陸續有壽險公司根據新規申報產品試探監管邊界,但不斷有產品被打回。可見,為了遏制保險公司通過銷售“理財化”的保險產品做大規模,監管的意圖明確且意志堅決。
多管齊下縱深推進 交易所一線監管全面發力
防范風險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永恒主題,而作為市場的組織者、運營者和自律監管者,深滬證券交易所處在資本市場監管體系的第一線,履行監管職能天經地義。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今年8月25日舉行的證券交易所一線監管國際研討會上曾指出,從中國的實踐看,交易所一線監管必須堅定不移地搞,還有改進的空間。這兩年,中國資本市場走得比較穩,得益于深滬交易所自覺擔負起一線監管的責任,今后要更好發揮這方面的作用。
證券日報
煤炭貿易商看漲熱情升溫 煉焦煤或迎來本月第三輪上調
上周,國內焦炭市場第九輪調漲落實,帶動本周煉焦煤市場整體上調約60元/噸,這也是9月份以來的第二輪上調。有業內人士認為,焦炭的價格已經到了天花板上,提醒市場人士要謹慎操作。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由于鋼廠利潤率較高,導致開工率持續高位,對雙焦需求旺盛。中宇資訊分析師徐時楠表示,9月份煉焦煤繼續將以堅挺為主,不乏出現第三次普漲的可能,業者均看好下半月煉焦煤預期。
券商持倉連續兩個季度減持 市值為近年來低水平
自營業務在今年上半年給不少券商貢獻豐厚收益。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二季度,中信證券持股市值最高,國泰君安增持手筆最大。不過,總體來看,券商對于市場態度謹慎,已經連續兩個季度減持。西南證券最近研究數據顯示,繼今年第一季度小幅減持之后,證券公司第二季度投資于股票的額度達到481.2億元,比第一季度減少37.37億元,減少幅度為7.21%,為2015年一季度以來第二低水平。
S佳通股東對決股改方案 小股東欲抱團否決
“我們投反對票只是針對股改方案中存在的不公、有違股改原則等,和每個人持股的成本、時間無關。”9月19日,有S佳通流通股東在和《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對于S佳通在9月21日召開的股東大會,投票決議股改方案一事,仍然會投出反對票,而反對的原因,則在于股改方案存在“涉嫌損害小股東利益貼肥大股東等事項”。
每日經濟新聞
私募實繳總規模逾10萬億 股權投資類占比超六成
近期,基金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私募實繳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而其中,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規模占比高達62%。截至8月底,已登記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1950家,比去年底增加2744家;管理正在運作的基金25407只,比去年底增加7475只。這一系列數據表明,股權投資私募基金發展速度明顯加快。而在當前IPO提速的背景下,不少老牌的證券私募也紛紛涉水股權投資領域。
房地產板塊集體大漲 廣宇發展最引機構關注
近來,房地產板塊成為A股資金關注的焦點,昨日多只地產股漲停,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漲的地產股里面,最吸引機構資金的還是廣宇發展。根據深交所公開交易信息顯示,在昨日廣宇發展的龍虎榜席位里,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南廣濟街證券營業部和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福華一路證券營業部分別買入3856.09萬元和3089.49萬元,排在買入席位的前兩位,兩家機構席位也分別買入2500.63萬元和2359.47萬元,買入金額較多。
次新股成上周調研最大熱點 多家明星私募現身
上周主要指數呈現下跌,而次新股指數卻反其道,在經歷了“過山車”后仍然錄得正收益。與此同時,上周次新股調研猶如遍地開花,多達26只個股被調研。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上周共有163家上市公司被調研,其中機構調研數量最多的光威復材就是一只次新股,可見機構對其的青睞程度。值得一提的是,許久未調研的千合資本,在上周也同樣涉足次新股,為次新股的火熱添了一把柴。
21世紀經濟報道
萬科股價大漲背后:業務重估與地產股補漲效應
進入9月份后,地產股漲幅更加明顯。9月1日至9月19日,A股房地產板塊整體漲幅5.63%,萬科A漲23.85%。萬科股價上漲的邏輯,首先在于,作為房企銷售第二和轉型先鋒,其良好的業績表現以及城市配套服務體系初步成型,多家機構看好公司發展前景;其次,地產股長期低迷,估值處于低位,在深港通的帶動下,地產板塊開始輪動,整體回暖。
年內4家外商獨資私募相繼獲批 外資加速入場
最近三個月,瑞銀、英仕曼、富敦三家外資私募巨頭先后取得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牌照,一時間引起了資本市場對外資私募入場中國市場的關注。事實上,確實有越來越多海外知名資管機構正在遞交申請,欲通過備案登記拿外商獨資私募牌照。
第一財經日報
兩融再度逼近萬億大關 民間配資欲卷土重來
似曾相識的一幕又上演。伴隨A股行情的上漲,場內外的杠桿資金正在大幅加倉。進入9月以來,融資融券余額幾乎每天都在刷新著年內的新高。場內杠桿資金躁動的同時,近期,被監管明令禁止的場外配資炒股也有“抬頭”之勢。股票配資的宣傳廣告在網絡和社交媒體隨處可見,10倍杠桿等配資業務又“重出江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第一財經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