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5年“敗光”120億身家!高調迎娶明星的山西前首富如今成“老賴”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06 08:20:36

          女星車曉的前夫、山西省前首富李兆會因不履行法院判決,已于近期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限制出境。被限制出境與一筆2.16億元的執行金額有關。

          每經編輯|趙慶

          年輕看遍高處風景,年過而立卻是一場幻滅,這樣的故事正在發生。

          1981年出生的李兆會,或許曾是山西省最快樂的“小年輕”之一。2008年他以125億元身家成為山西首富,2012年以120億元的財富位列少壯派富豪榜第3名。

          “黃袍加身”擔任地方支柱企業董事長,憑借百億財富傲視全省,高調迎娶女星車曉傳為佳話,這一切都發生在李兆會20多歲的年紀里。然而,就像他的成功一樣,他的失敗同樣引起轟動,與少年英氣揮手告別后,企業破產、婚姻破裂接踵而至。

          如今,當初倒塌的企業意欲東山再起,李兆會也慢慢淡出公眾視線,此時卻又傳出消息——因為一筆逾期未清償的2.16億元債款,負有連帶責任的李兆會被限制出境。更令人唏噓的是,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曾經身家百億的他名下已無財產可供執行。

          山西最年輕首富的隕落

          近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發布消息顯示,美錦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美錦集團”)因李兆會拒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申請了相應措施,目前,法院已經限制李兆會的出境。

          而這位前百億富翁拒不履行的義務,是關于一筆超過2億元的代償款。

          事情的起源還要回到2014年轟動全國的海鑫鋼鐵集團(下稱“海鑫集團”)破產事件。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作為山西省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在李兆會的父親李海倉執掌海鑫集團時期,集團資產總額達40.36億元,成為地方支柱企業。但是在2003年的農歷新年之前,李海倉在辦公室突遭槍殺。在爺爺的主持下,年僅22歲的李兆會“黃袍加身”成為海鑫集團的董事長,山西最年輕的首富成為這個年輕人的新頭銜。2008年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顯示,當年李兆會以125億元資產登頂山西首富。

          公眾更為熟知的是李兆會與女明星車曉2010年花費不菲的婚禮,在當時的新聞圖片報道中,婚禮現場明星環繞,婚車達到數百輛,看上去熱鬧無比。

          然而,伴隨李兆會一同長大的海鑫集團卻并未變得根基牢固,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連同“海鑫系”的其他企業一同走向了破產。

          按照2014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的相關報道,在提起破產重整的4家債權人中,作為海鑫鋼鐵的“自家人”,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博鑫惠)赫然在列。

          為妹妹的企業擔保卷入債務旋渦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此前報道顯示,海博鑫惠與海鑫集團淵源頗深,早在2010年底,海鑫鋼鐵在李兆霞的主導下進行了一次強力改革。作為改革的一大舉措,海鑫鋼鐵將原料采購與成品銷售業務,放到主做貿易的海博鑫惠旗下。同時,海博鑫惠也獨立與海鑫集團存在,因此才能在海鑫集團破產重整之時,站在債權人的席位上。

          然而,隨著海鑫集團的倒塌,“姊妹”海博鑫惠也未能免于悲劇命運。

          天眼查顯示,海博鑫惠實控人為李兆霞,而李兆霞是李兆會的妹妹,海博鑫惠是獨立于海鑫集團的企業。相關裁判文書顯示,上述2億多元債務,李兆會因擔保責任而“背鍋”。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3年1月10日,海博鑫惠與銀行簽訂《綜合授信協議》,獲得5.2億元銀行授信,美錦集團、李兆會等作為保證人,提供最高額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美錦擔保最高授信額度2億元。但是自2014年開始,海博鑫惠的債務出現大量糾紛。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其成為被執行人78次,失信人7次,涉及法律訴訟超過60起。授信銀行于2014年3月13日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海博鑫惠公司向其歸還借款本息,美錦公司、李兆會等保證人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然而,海博鑫惠自2014年初至今已停止業務,公司賬戶已被凍結,無力償付貸款。在這種情況下,美錦集團、李兆會不得不承受債務。但隨著海鑫集團及相關企業的集體性破產,李兆會自身也成為泥菩薩。于是,2014年美錦集團代海博鑫惠償還了本金2億元,以及利息1600多萬元。

          2016年,美錦集團申請立案要求追償,這才負有連帶清償責任的李兆會陷入窘境。更令人唏噓的是,曾經身家百億的他,目前名下已無財產可供執行。

          海鑫集團已重生

          李兆會還沒走過債務危機,但昔日海鑫集團經過重整已經試圖東山再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號:nbdnews)發現,山西運城招商網公布的龍頭企業名單列表中出現了海鑫集團的名字,更新時間是今年10月份,招商網介紹其是:“以鋼鐵為主業,集資源、金融、兒童教育等行(產)業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國際鋼鐵企業追求的五項先進技術,海鑫已全部實現。”

          按照新華社的報道,由于受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不景氣、金融部門抽貸以及內部管理等因素影響,海鑫集團從2013年年底開始資金吃緊,并于2014年3月份被迫全面停產。當時海鑫集團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為104.59億元,而整個海鑫集團的賬面資產僅100.68億元,負債率超過100%。2014年,海鑫集團進入破產程序。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破產案。

          最終,由河北建龍集團對海鑫集團實施并購重組。公開資料顯示,在經過兩年的停產后,海鑫集團已經于2016年點火復產,但翻開新篇章的,已經不是李兆會。

          2014年3月,海鑫集團事件發酵時,史玉柱在微博上發聲,表示“海鑫鋼鐵的生產工藝和品種并不落后”,同時還給出幾點希望,其中就包括“對八零后年輕實業家,社會還是要包容。”

          在各方支持下,海鑫鋼鐵似乎實現了重生,然而對于那位“八零后年輕實業家”來說,他已經不再年輕,而沉重的債務如同蓋在井上的石頭。

          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記者 肖達明

          每經編輯 何小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山西前首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3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