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0 08:24:13
在私密的微信群里聊天是不是可以暢所欲言?事實上,微信群的消息被截屏外傳的可能性很大,近日就有一名投資大佬在微信群的聊天記錄被截圖外傳,好在后來“泄密”者“自首”了。國外有一款非?;鸨纳缃卉浖napchat,如果有人對聊天內容進行截圖,那么聊天的對方將會收到系統提醒,知道自己的聊天被人截圖了。此外,小編還注意到,微信群內聊天內容被截圖作為違法證據的案例屢見不鮮。
每經編輯|趙慶
根據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公布的數字,每天9億人登陸微信,共計發送380億條信息!
隨著微信社交關系的擴展,微信群也越來越多。雖然群里的用戶可能既有熟人也有陌生人,但很多人在微信群里透露的“小秘密”,也并不想讓外人知道。所以說,將微信群聊天記錄截圖外傳,是一件被很多人痛恨的事情。
有人甚至將微信群名稱改成了這樣……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1月9日,一位投資界大佬就遭遇了私下聊天被人截圖外傳的煩心事,他一怒之下,甚至懸賞1個比特幣揪出“元兇”。
截至1月9日晚21點,1個比特幣價格約為1.4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6萬元。
不過幾小時后事情有了反轉,懸案宣告破解。“泄密”者在真格微信群里“自首”,并請求徐小平原諒。
而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徐小平還專門強調,該講話內容不得外傳。
1月9日下午,徐小平發微博澄清,本來是內部分享,無奈被人截圖。他還表示,“如果告訴我是誰把我的內部分享泄漏出去的,我獎他一個比特幣。”
徐小平說道,
“我在內部強烈鼓勵大家擁抱區塊鏈革命、學習區塊鏈技術,是我經過長期觀察和思考得出的認知,我感到有責任告訴我們的創業者。
我不希望我對區塊鏈的看法被人誤解為是對ICO的觀點。區塊鏈革命確確實實已經到來。”
徐小平認為,任何一個新技術浪潮到來的時候,都伴隨著一定的狂熱與泡沫,但到頭來最終勝出的,還是那些提供了實實在在技術和產品、創造了能夠被人類使用價值的人和公司。
雖然看好區塊鏈的發展,但徐小平認為不能忘記商業的根本。
他還指出,“借此機會我呼吁所有創業者和投資人,在理解和擁抱區塊鏈技術的同時,不忘初心—初心就是商業的根本,就是真實的價值。”
9日當天,這件事又有了戲劇性的反轉,泄密者在群里“自首”了。
地圖無憂CEO王天寶在真格微信群表示,自己是那個涉嫌泄露信息的叛徒,并希望徐小平原諒。
王天寶在微信群里說道:
“對不起各位,對不起徐老師,對不起真格,我是那個叛徒。我把徐老師在真格群分享的關于區塊鏈的內容,轉發給了公司核心成員,希望大家一起關注。但沒想到有同事轉發給朋友了??赡芫痛酥饾u外泄了。
這事我犯了極大的錯誤,但又不知道如何彌補。辜負了徐老師的信任,對不起,真的非常非常抱歉。”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國外一款非?;鸨纳缃卉浖napchat就設置了特殊的提醒功能,如果有人對聊天內容進行截圖,那么聊天的對方將會收到系統提醒,知道自己的聊天被人截圖了。
Snapchat這個由90后小伙子創辦的科技公司,本來就在其聊天軟件主打“閱后即焚”的概念。
Snapchat用戶發送的圖片或視頻,在10秒之后就會被系統銷毀,文字信息也不會永久保存。Snapchat的理念認為,即時通訊軟件本來就不應該保存用戶的信息,只是為了滿足用戶當下溝通的目的而存在。因此,唯一能夠永久保存聊天內容的辦法,就只有截圖,Snapchat對此非常警惕。
當有人截圖時,聊天軟件系統會以醒目的三角形警示標志在對話框右上角提醒的對方。
2017年2月,科技界一度有消息認為,WhatsAPP也將借鑒Snapchat的這一功能,雖然WhatsAPP最終沒有采納,但這也引起了用戶的強烈反彈。
WhatsAPP一向被認為是“最安全的聊天軟件”。
WhatsAPP的宣傳口號是:除了對話雙方之外,包括WhatsAPP官方在內的第三方都無權查看對話內容。但是私自截圖的行為,明顯破壞了上述承諾,因此很多用戶希望系統能采取措施打擊聊天截圖。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微信群內聊天內容被截圖作為違法證據的案例屢見不鮮。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曾經報道過,有多家PVC企業通過微信群交流信息,統一產品價格并在經營中予以實施,因而構成了價格壟斷。因下游企業的舉報,國家發改委對此進行調查,認定相關企業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截至2017年9月12日,已知因涉嫌PVC價格壟斷被罰的上市公司,總罰金接近1億元。
據媒體報道,在上述案件中,涉案人員聊天記錄被“群友”或者“好友”截圖,并且舉報給了有關部門。相關部門根據聊天截圖調查,確定涉案人員的違法行為。
所以,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提醒讀者,微信群聊天的環境與個人聊天不同,群里參與聊天的“好友”眾多,不止有朋友,還有一些是并不熟悉的人。這些人并不能保證聊天記錄的隱私性,在群里聊天就相當于在公共場合說話,在群內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每經編輯 鄭直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浪微博、英國獨立報、太平洋電腦網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