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永贏基金員工持股計劃終結 回應:沒引入新股東,系各方意思自治結果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6 20:26:37

          今日,永贏基金發布了一則關于公司股權變更的公告,引發市場關注。其實,這并不是永贏基金第一次變更股權。歲末年初,有多家公募都公布了公司股權變更的消息,不過永贏基金的這則令不少行業人士十分感興趣,原因就在于——這家公司是業內較早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基金公司之一。此次股權變更后,相當于過去的員工直接持股股權激勵計劃也自然終結了。

          每經編輯|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江月

          今天(1月16日),永贏基金發布了一則關于公司股權變更的公告,引發市場關注。

          公告稱,該公司23名原自然人股東將其所持公司股權全部轉讓給利安資金管理公司(Lion Global Investors Limited)。本次股權變更完成后,永贏基金的股權結構變更為——寧波銀行持股71.49%,利安資金持股28.51%。

          歲末年初,有多家公募都公布了公司股權變更的消息,不過永贏基金的這則令不少行業人士十分感興趣,原因就在于——這家公司是業內較早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基金公司之一。此次股權變更后,相當于過去的員工直接持股股權激勵計劃也自然終結了。

          一位接受采訪的第三方評價機構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并不是萬能的,業內目前推行較好的公司也都各有不同的前提條件,很難復制。

          多次進行股權變更

          公開資料顯示,這并不是永贏基金第一次變更股權。

          2013年11月7日,這家公司成立于上海。幾個月之后,2014年8月21日,永贏基金公告稱,決定將注冊資本金由原來的人民幣1.5億元增至2億元。其中,外方股東利安資金將行使優先認繳權,以現金形式出資,按其出資比例認繳新增注冊資本人民幣500萬元(合計持股比例10%);另外的新增注冊資本人民幣4500萬元(合計持股比例22.5%),由股東以外的公司員工以現金形式出資。

          新增注冊資本及股東變更后,永贏基金的股權結構調整為——寧波銀行占67.5%,利安資金占10%,其余28位自然人股東共同占22.5%。

          彼時,天弘基金和中歐基金也剛剛完成了各自的員工持股計劃,成為業內開員工持股先河的代表。不過永贏基金緊隨其后的做法,也讓行業內將其視為公募基金推行員工持股的代表之一。

          2016年2月,永贏基金再次公布了股權變更公告,稱公司2名原自然人股東,將其所持公司股權相應轉讓給3名公司員工。

          2017年4月21日,再次公告稱,6名原自然人股東,將其所持股權相應轉讓給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1名公司員工。永贏基金的股權結構也隨之調整為——寧波銀行占71.49%,利安資金占10%,其余23位自然人股東共同占18.51%。

          再然后就是今天的這則公告了,員工持股徹底沒了蹤影,利安資金的持股占比也由此前的10%上升至28.51%。

          對于這次股權變動,永贏基金方面在給記者的回復中表示,“永贏基金此次股權變更沒有引入新股東,股權均由員工轉讓給現有的主要股東利安資金,系各方意思自治的結果,不涉及新股東的引入問題,不會對公司治理造成影響。”

          股權激勵并非“萬能藥”

          公募基金行業素來不乏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的做法,其目的無非是挽留和吸引人才、調動員工積極性等。不過能否起到相應的效果,就很難評價了。

          2017年12月中旬,華北某公募也發布了關于公司股東及股東出資比例變更的公告,稱注冊資本從20000萬元增至22220萬元,新增3家有限合伙企業合計持股9.99%,以實現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有消息稱,該公募從投研到市場、從基金經理到中后臺員工共有149名員工參與此計劃。

          資深基金評價人士王群航在談到此事的時候表示,股權激勵暗含的一個邏輯是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進一步做好工作,為投資者創造出更多的收益。但對于該邏輯,他持保留意見。

          “一方面,假如這個邏輯成立,假如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搞了股權激勵,是否就不再會有業績不好的公司了?私募基金公司好像股權激勵早已泛濫了,但業績到底如何呢?另一方面,僅149名骨干員工有股權激勵,那其他人呢?這149人都在好好干活,那非149人是否就不好好干活?正負是否會抵消些什么呢?”

          而回顧永贏基金的員工持股計劃全過程,可以想見,當初公告28名員工認購4500萬元股權時還是士氣高漲的,不過后來的公開資料卻顯示情況似乎沒那么樂觀。

          2016年6月,公司副總經理趙鵬離職。在前一次的公告中,他持有的股權占比為2.75%。當年12月,總經理宋宜農離任,前一次公告其持有的股權占比為4.995%,同時離任的還有董事長羅維開。2017年中旬,又有兩位副總經理離開,兩人此前也都持有公司股權。

          從這個角度來看,員工持股計劃并沒有幫助永贏基金留住這些高級人才。

          一位大型公募人士對記者坦言,由于每家公司推行股權激勵的背景各不相同,效果也很難一概而論,“比如,天弘基金是先有了余額寶,中歐基金是先搞了事業部制,都有鋪墊才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員工持股獲得成功的前提肯定是,公司獲得了良好的發展。那你說是因為公司發展了計劃才成功,還是計劃推動了公司的發展?員工持股計劃可不是什么‘萬能藥’。”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共有15家基金公司發生了股權變更,而2018年至少還有16家公募基金在排隊申請變更股權或實控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李蕾每經編輯江月 今天(1月16日),永贏基金發布了一則關于公司股權變更的公告,引發市場關注。 公告稱,該公司23名原自然人股東將其所持公司股權全部轉讓給利安資金管理公司(LionGlobalInvestorsLimited)。本次股權變更完成后,永贏基金的股權結構變更為——寧波銀行持股71.49%,利安資金持股28.51%。 歲末年初,有多家公募都公布了公司股權變更的消息,不過永贏基金的這則令不少行業人士十分感興趣,原因就在于——這家公司是業內較早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基金公司之一。此次股權變更后,相當于過去的員工直接持股股權激勵計劃也自然終結了。 一位接受采訪的第三方評價機構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并不是萬能的,業內目前推行較好的公司也都各有不同的前提條件,很難復制。 多次進行股權變更 公開資料顯示,這并不是永贏基金第一次變更股權。 2013年11月7日,這家公司成立于上海。幾個月之后,2014年8月21日,永贏基金公告稱,決定將注冊資本金由原來的人民幣1.5億元增至2億元。其中,外方股東利安資金將行使優先認繳權,以現金形式出資,按其出資比例認繳新增注冊資本人民幣500萬元(合計持股比例10%);另外的新增注冊資本人民幣4500萬元(合計持股比例22.5%),由股東以外的公司員工以現金形式出資。 新增注冊資本及股東變更后,永贏基金的股權結構調整為——寧波銀行占67.5%,利安資金占10%,其余28位自然人股東共同占22.5%。 彼時,天弘基金和中歐基金也剛剛完成了各自的員工持股計劃,成為業內開員工持股先河的代表。不過永贏基金緊隨其后的做法,也讓行業內將其視為公募基金推行員工持股的代表之一。 2016年2月,永贏基金再次公布了股權變更公告,稱公司2名原自然人股東,將其所持公司股權相應轉讓給3名公司員工。 2017年4月21日,再次公告稱,6名原自然人股東,將其所持股權相應轉讓給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1名公司員工。永贏基金的股權結構也隨之調整為——寧波銀行占71.49%,利安資金占10%,其余23位自然人股東共同占18.51%。 再然后就是今天的這則公告了,員工持股徹底沒了蹤影,利安資金的持股占比也由此前的10%上升至28.51%。 對于這次股權變動,永贏基金方面在給記者的回復中表示,“永贏基金此次股權變更沒有引入新股東,股權均由員工轉讓給現有的主要股東利安資金,系各方意思自治的結果,不涉及新股東的引入問題,不會對公司治理造成影響。” 股權激勵并非“萬能藥” 公募基金行業素來不乏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的做法,其目的無非是挽留和吸引人才、調動員工積極性等。不過能否起到相應的效果,就很難評價了。 2017年12月中旬,華北某公募也發布了關于公司股東及股東出資比例變更的公告,稱注冊資本從20000萬元增至22220萬元,新增3家有限合伙企業合計持股9.99%,以實現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有消息稱,該公募從投研到市場、從基金經理到中后臺員工共有149名員工參與此計劃。 資深基金評價人士王群航在談到此事的時候表示,股權激勵暗含的一個邏輯是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進一步做好工作,為投資者創造出更多的收益。但對于該邏輯,他持保留意見。 “一方面,假如這個邏輯成立,假如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搞了股權激勵,是否就不再會有業績不好的公司了?私募基金公司好像股權激勵早已泛濫了,但業績到底如何呢?另一方面,僅149名骨干員工有股權激勵,那其他人呢?這149人都在好好干活,那非149人是否就不好好干活?正負是否會抵消些什么呢?” 而回顧永贏基金的員工持股計劃全過程,可以想見,當初公告28名員工認購4500萬元股權時還是士氣高漲的,不過后來的公開資料卻顯示情況似乎沒那么樂觀。 2016年6月,公司副總經理趙鵬離職。在前一次的公告中,他持有的股權占比為2.75%。當年12月,總經理宋宜農離任,前一次公告其持有的股權占比為4.995%,同時離任的還有董事長羅維開。2017年中旬,又有兩位副總經理離開,兩人此前也都持有公司股權。 從這個角度來看,員工持股計劃并沒有幫助永贏基金留住這些高級人才。 一位大型公募人士對記者坦言,由于每家公司推行股權激勵的背景各不相同,效果也很難一概而論,“比如,天弘基金是先有了余額寶,中歐基金是先搞了事業部制,都有鋪墊才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員工持股獲得成功的前提肯定是,公司獲得了良好的發展。那你說是因為公司發展了計劃才成功,還是計劃推動了公司的發展?員工持股計劃可不是什么‘萬能藥’。”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共有15家基金公司發生了股權變更,而2018年至少還有16家公募基金在排隊申請變更股權或實控人。
          永贏基金員工持股計劃 股權變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极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天 |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午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亚洲区激情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