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5 23:20:47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針對機構改革表示,要以“瘦身”為手段,把應該放給由市場配置資源的、起決定性作用的職能,要徹底放干凈;同時要以“強體”為目的,充分發揮好作為經濟綜合協調部門的職能作用,做好頂層設計、做好中央層面的統籌。
每經編輯|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旭
3月25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在回應關于機構改革的話題時表示,這次機構改革對發展改革委是很重要的任務,一是要“瘦身”,這是手段;二是要“強體”,這是目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談及推動高質量發展時,何立峰表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何立峰指出,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各國投資者來華投資興業、開展合作提供新的更大的機遇,將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
3月17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獲表決通過,標志著改革開放40年以來第八次政府機構改革序幕由此拉開。
“這次機構改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范圍最廣、力度最大、意義和影響也最深遠的一次機構改革。”何立峰表示,發改委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宏觀管理部門和經濟綜合協調部門,我們對機構改革完全擁護,并且會堅決地貫徹落實好涉及發改委的職能調整和機構改革。
從方案來看,發改委在此次機構改革中面臨“瘦身”。其中,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整合進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整合進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農業投資項目管理職責,整合進新組建的農業農村部;重大項目稽察職責,劃入優化后的審計署。
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整合進新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整合進新組建的國家醫療保障局;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輪換和管理,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等職責,整合進新組建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對于發改委所涉及的7項職能調整,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改革后發改委的職能將有所減少,與其他部委職能交叉、重疊的現象將會改善。今后,國家發改委將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更好地發揮宏觀調控作用。
何立峰指出,這次機構改革對發展改革委是很重要的任務,手段是“瘦身”;目的是“強體”。
在“瘦身”方面,何立峰表示,應該放給由市場配置資源的、起決定性作用的職能,要徹底放干凈;對于可以由地方承辦的宏觀管理和經濟協調職能,要堅決地交給地方去負責;對于就單類事情可由專業部門協調管理的職能,要堅決放給部門去管理。
汪玉凱認為,剝離前述職能之后的國家發改委,將使其功能在未來更加聚焦。
何立峰也指出,“強體”是目的。新時代發改委將更高質量發揮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協調的職能。
何立峰表示,“強體”主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落實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要求,進一步加強宏觀管理方面研究,特別是要加強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戰略方面的深入研究,包括區域發展戰略、產業發展戰略等方面,并且提出一攬子的政策措施。
另外,何立峰還指出,要充分發揮好作為經濟綜合協調部門的職能作用,除了推進上述發展戰略以外,還要做好頂層設計、做好中央層面的統籌,推進經過批準的各種規劃組織實施。
“比如,今年將認真開展對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中期評估。”何立峰表示,對一些重大戰略實施過程中如何進行中期評估,要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對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進行適當的調整,推動中國經濟更快、更好、更可持續、更健康、更加平穩地向前發展。
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將為各國投資者提供新的更大機遇。在談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時,何立峰表示,要構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
何立峰指出,其目標就是要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要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打造高水平的外商投資環境。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有序放寬市場準入,擴大金融、電信、教育等領域的對外開放,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