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社保破欠繳難題 力促企業提高員工社保待遇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1 22:14:20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到,為提高社會保險資金征管效率,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這意味著,多年來,與實際收入相掛鉤的個人所得稅與社保繳費將走向統一,困擾多年的企業欠繳社保的問題也有望迎刃而解。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畢陸名    

          Upload_1523456328157.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欠繳社保看似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加了員工到手的工資,但是,卻極大損害了員工的社保待遇,那么如何堵住企業欠繳社保的漏洞呢?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到,為提高社會保險資金征管效率,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這意味著,多年來,與實際收入相掛鉤的個人所得稅與社保繳費將走向統一,困擾多年的企業欠繳社保的問題也有望迎刃而解。

          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社保將給社保制度帶來哪些影響,對個人與企業又將會有何影響?

          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社保的問題討論了很多年,通過稅務部門征收之后征繳的強制性會更強,能夠有效避免欠繳、逃繳等行為,從長期來看,也能增加個人的領取待遇。

          企業欠繳難題有望破解

          由于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社保欠繳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2017年5月,人社部發布消息稱,近年來中國政府對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管不斷加強。2012~2016年,全國實地稽核五項社會保險共查出少繳社會保險費153億元,補繳到賬144億元。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完善社保繳費的制度,《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等文件均有明確規定。比如,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中明確,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據了解,目前,我國社保繳費主要是采取兩種征繳模式,一種是“社保征收模式”,即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征收社保費;另一種是“稅務征收模式”。其中,“稅務征收模式”又可以分為兩種,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核定繳費數額,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稅務全責征收”,即稅務部門負責包括繳費數額核定、征收在內的全部征繳環節。

          近年來,“稅務征收模式”成為了越來越多地方的選擇。江蘇、河南、遼寧等多省已明確要求社會保險費改由地方稅務機關征收。

          以河南省為例,2017年1月1日起,河南省行政區域內社會保險費改由地方稅務機關統一征收。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時將核定的用人單位和個人應繳費額傳遞給地方稅務機關,作為地方稅務機關據實征收的依據。用人單位按照社會保險政策規定依法自行申報,地方稅務機關據實征收。

          房連泉認為,一些地方已有稅務部門代征的情況,依據社保提供基數。稅務部門征繳之后,執法的力度會更大,但是,也要避免一些小企業因為自身利潤不高,大幅增加社保而出現經營困難的情況。

          欠繳社保被“合理化”

          劉軍(化名)畢業多年,一直在一家小型的科技企業上班,對于社保繳費的情況感受頗深。

          劉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的社保繳費不是按照員工實際收入在繳納,而是按照與單位簽署的入職合同規定的固定標準繳,一般是新來的員工繳費的標準低,隨著工齡增加而逐漸提高。但是,無論什么標準,最終繳納的基數都會低于實際工資很多。

          對于公司這一做法,劉軍認為可以理解,他介紹,公司相關負責人多次向他們解釋如果按照實際收入繳納社保會增加公司的負擔,對公司的發展不利,并承諾在其他方面作一些補償,員工們也慢慢接受了這一情況。

          與劉軍相比,在不同的初創型企業上班的小張和小王社保繳納的標準更低,他們都是按照當地的最低標準繳納。

          小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周邊的初創型企業基本上都是按照較低的標準為員工繳納社保,雖然自己不樂意,但是,很多公司為了大幅降低用人成本,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

          而小王對公司用最低標準繳納社保并不太在意,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剛入職的時候公司就明確說了只能按照最低的標準繳納社保,并告知這樣可以讓員工多領到錢,公司也可以少一些用人成本,可以實現“雙贏”,自己也就欣然接受了。

          當記者問到根據我國的社保待遇的計算方式,享受待遇會與繳費年限、標準等因素掛鉤,自己是否考慮到這一層面時,小王笑道,知道這個情況,但是,目前并沒有太在意這個,畢竟像養老保險等領取待遇可能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將影響職工社保待遇

          我國社保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定,各地不同。如果工資低于基數,按照最低標準繳納,如果高于基數且不高于最高上限,則按照實際工資據實繳納,如果高于最高上限,則按照最高上限繳納。

          據報道,以上海市為例,2018年度上海市職工社會保險繳費標準,上限21396元,下限4279元。按照月收入10000元計算,按照下限繳納,個人扣除社保后的工資是9550.70元,企業所要繳納的社保數額是1335.06元。按照實際的情況繳納的話,個人扣除社保后的工資是8950.00元,企業所要繳納的社保數額為3120.00元。

          不難看出,以10000元為標準的話,按照下限繳納和按照實際繳納,個人少領工資為600.70元,公司多繳1700多元。那么未來在個人社保待遇領取上會有哪些差異呢?

          房連泉介紹,以養老保險待遇為例,根據退休職工養老金領取公式來計算,如果兩個人同等工資,同樣繳納30年社保,社會平均工資5000元計算的話,養老保險繳納金額每月相差600元,大概每個月領取待遇上就會相差300元左右。領取時間越長,領取金額的差距就會越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一区在线官网观看 | 日本激情视频A∨一区 |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 亚洲成在线a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