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滬深兩市迎來史上第三次回購潮,公司數量以及回購金額均創下歷史新高!

          券商中國 2018-07-13 20:57:52

          股價持續低迷之際,滬深兩市迎來史上第三次回購潮。而且,這次回購潮中,發起回購的公司數量以及回購金額均創下歷史新高!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今年以來,累計有340家公司實施447次回購,累計回購20.55億股,回購金額達到145.09億元,較2017年全年高出57.75%,創A歷史新高,而今年只過去了不到7個月。

          更重要的是,A股市場中更多的回購方案正在推進中。

          今年以來,兩市有517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較2017年全年高出18.31%,創A股歷史紀錄,如全部得以實施,回購股數最多將達54.53億股,回購金額最多達到550.45億元,二者均創歷史紀錄。

          其中,有434起回購預案仍在推進中,尚未完成、也沒有停止。

          個股方面,今年以來,永輝超市、蘇寧易購、海南海藥和夢網集團的已回購金額位居前四,分別已經回購16.25億元、10億元、5.1億元和5億元。

          同時,美的集團、分眾傳媒、均勝電子和中原高速的回購預案規模最大,分別預計最多回購40億元、30億元、22億元和17億元。(注:回購數據以A股為主,包含少量B股)。

          A股的三次股票回購潮

          盡管股票回購在A股市場關注度不高,個人投資者較少關心,但作為真金白銀回饋股東的利益分享機制,股票回購值得關注,尤其是在股價低迷時期,因為它在回饋股東之余,也在釋放重要信號:上市公司認為股票已經被低估。

          通過統計2012年以來的股票回顧數據,不難發現,我們正身處的A股歷史上的第三次回購浪潮。(2012年以前數據,由于樣本規模太小、可比較弱,不納入統計)

          A股市場的第一次回購熱潮,大致出現在2013年至2014年期間。

          當時,A股市場正處于新一輪牛市的孕育期,上證指數在1849.65至3000多點之間徘徊,上市公司在經歷了多年熊市后,股價也已經高度低估,其中,股王茅臺股價開始恢復、但也不過150至180元(不復權)。

          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共有77家公司實施回購,回購金額合計92.82億元,較2012年全年高出173.05%,在之后的2014年,A股市場維持了這一回購力度,全年有138家公司回購,合計回購98.69億元,兩年合計回購191.51億元。

          第二輪股票回購潮出現在2015年杠桿股災之后。

          股災之后,出于防范系統風險、穩定股價等考慮,A股市場涌現了大量的回購行動,2015年185家公司實施回購、2016年有288家公司實施回購,回購家數不斷創新高。

          不過,這兩年的回購資金力度合計,其實并未超越2013年和2014年,分別只有50.3億元和109.3億元,合計只有159.61億元。

          也就是在這第二次的回購潮中,萬科拋出了百億元回購計劃,但實際回購金額只有1.6億元,引起市場熱議,之后遭遇鉅盛華的股權狙擊。

          當時間來到2018年,A股市場迎來了第三次的回購熱潮。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兩市共有340家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447次,家數與次數都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合計回購股票20.55億股、較去年去年高出3.31%,回購金額145.09元、較去年全年高出57.75%。

          不論是回購股數,還是回購金額,今年均已創A股歷史記錄。

          與此同時,回購預案數量也創歷史新高。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參照Choice統計口徑,今年以來,累計有517家公司發布回購預案,估算最高回購股數54.53億股、最低回購股數28.62股,均為A股歷史最高數字;同時,最高回購金額550.45億元、為A股最高記錄,最低回購金額192.58億元、只低于2014年水平。

          誰是回購弄潮兒:40家公司回購金額過億元

          誰是這一次回購浪潮的弄潮兒?

          就公司屬性來看,這一次的回購熱潮主要是民營企業發起,它們共計回購133.92億元、占已回購資金的92.31%;就上市板塊來看,中小板與創業板擔當主角,合計回購資金93.27億元,占比達到64.28%。

          同時,發起回購的公司大多為中小規模企業,大公司的數量還不多。據統計,在已經實施回購的340家公司中,有223家公司的市值不足百億,占比65.59%;有278家公司的2017年營業收入不足百億,占比81.76%。

          具體到公司層面,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兩市有137家公司回購金額超1000萬元,有66家公司回購金額超5000萬元,有40家公司回購金額超1億元,有8家公司回購金額超3億元,永輝超市、蘇寧易購、海南海藥和夢網集團的回購金額超5億元。

          永輝超市的回購金額位居市場第一,但回購類型是股權激勵、沒有通過二級市場購買,這讓該次回購行動對二級市場的支撐力度有所削弱。

          1月24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受讓張軒松持有的1.66億股,占股本總額的1.74%,實際使用資金總額16.25億元,該次股份回購的成交價格為9.77元/股。

          永輝超市公告稱,該次回購股份存放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按規定將該股份用于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上述回購股份在回購專戶期間不享有表決權且不參與利潤分配。

          蘇寧易購的回購規模位居市場第二位,也是回購股份以實施股權激勵,但回購股份是通過二級市場完成。

          今年4月9日,蘇寧易購公告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7307.09萬股,總金額為10億元,回購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78%,最高成交價為14.50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2.76元/股,成交均價為13.6852元/股。

          同樣回購資金超5億元,海南藥業在4月完成回購,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3861.41萬股,涉及資金5.1億元,回購目的也是實施股權激勵。

          此外,夢網集團在7月9日公告稱完成回購,共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5098.85萬股、回購資金5億元。

          夢網集團同時表示,“基于對公司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為使股價與公司價值相匹配,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公司不排除在未來6個月內再次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可能”。

          回購在路上:24股最高回購超5億元

          盡管已完成實施的回購規模已超歷史紀錄,但更多的回購方案還在推進中。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兩市有517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如全部得以實施,回購金額最多達到550.45億元,其中,有434起回購預案仍在推進中,尚未完成、也未終止。

          就回購規模來看,有53股的回金額上限超3億元,有24股的回購金額上限超5億元,11股的回購金額上限超10億元,美的集團、分眾傳媒和均勝電子等3股的回購上限超20億元,分別達到40億元、30億元和22億元。

          美的集團發布了今年A股最大的回購預案。

          7月5日,美的集團公告稱,擬對社會公眾股份進行回購,擬回購金額不超過4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50元/股,按回購金額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不低于8000萬股,約占已發行總股本的1.2%以上。

          截至7月13日收盤,美的集團每股價格為47.84元。

          美的集團表示,回購目的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為使股價與公司價值匹配,維護公司市場形象,增強投資者信心,維護投資者利益”。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的集團總資產為2481億元,貨幣資金余額48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737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66.58%,2017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3億元。

          美的集團測算稱,假設此次回購資金40億元全部使用完畢,按2017年12月31日審計的財務數據測算,回購資金約占公司總資產的1.61%、約占公司凈資產的5.43%。

          分眾傳媒的回購預案規模位居市場第二。

          今年4月期間,分眾傳媒公告稱,擬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回購資金總額上限人民幣30億元、回購價格上限13.00元/股,預計回購股份約為23076萬股,約占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的1.89%。

          7月7日,由于送轉股影響,分眾傳媒將回購股份的價格上限調整為10.75元/股。

          此外,同樣回購預案規模較大的公司還有均勝電子、中原高速、龍蟒佰利,分別預計最高回購不超過22億元、17億元和12億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滬深交易齊發聲支持回購

          上市公司熱絡回購股份之際,滬深交易所也同時發聲,公開表態支持上市公司回購公司股份。

          7月6日,深交所發布題為《深交所新聞發言人:支持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依法合規回購增持股份》的交易所要聞。

          深交所發言人在該文中表示,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大股東增持股份的行為,表明其對公司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有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正面作用。

          深交所發言人稱,“深交所支持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依法合規回購、增持股份,增強市場發展信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同時,深交所發言人也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保持良好態勢,深市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穩步增長,轉型升級取得積極成效,從上市公司業績和估值水平看,市場都具備了穩健運行的基礎。“下一步,深交所將切實扛起一線監管職責,進一步強化市場動態監測分析,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據深交所統計,6月份以來,深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股份預案,計劃回購金額合計141億元。今年深市已有270家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回購金額合計104億元,平均回購金額約3900萬元。

          7月8日,上交所也發布了題為《滬市公司上半年投資價值凸顯增持回購彰顯信心》的交易所動態文章。

          上交所表示,“實際上,滬市已有多家公司披露了回購或股東增持方案,彰顯了公司和股東對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據上交所統計,滬市已有21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預案,擬回購金額101億元。其中,均勝電子表示為有效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和提升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決定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金額不超過22億元;浙數文化基于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和維護廣大股東利益,計劃回購公司股份金額不超過8億元。

          上交所稱,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回購或增持公司股份,通常表明其對公司經營和發展的堅定信心,多數情況下也意味著當前公司股價具備一定的長期投資價值。“上交所將繼續支持具備條件的滬市公司積極通過增持、回購等方式,提升投資者信心,穩定市場預期。”

          券商中國 曾炎鑫

          責編 楊詩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回購 滬深交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午夜福利93波多野结衣 | 日本在线A∨视频网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五月六月婷婷国产在线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一二三区 | 久久精品视频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