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3 19:57:25
營商環境是當前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之一,而上海最近被頻繁曝光的原因,就在于其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過程中,形成的“一網通辦”模式。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過去,中國談對外開放,“優惠政策”是很重要的關鍵詞;現在,大家則越來越關注“營商環境”。這也成為當前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之一。
本周,自貿區搜索指數整體表現低迷,同比均存在一定程度下跌。不過,與其他自貿區“慘淡”的表現相比,上海自貿區“一枝獨秀”,搜索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13%。
自貿區一周搜索指數排行榜
( 2018-07-27 至 2018-08-02)
注:因特殊原因,本周暫無浙江自貿區和陜西自貿區搜索指數數據。
自貿君注意到,上海最近被頻繁曝光的原因,就在于其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過程中,形成的“一網通辦”模式。
本期周榜,我們關注的正是三個自貿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探索。
上海自貿區一周搜索指數趨勢圖
( 2018-07-27 至 2018-08-02)
本周,上海自貿區搜索指數整體日均值為696,較上周環比下降14%。不過,相比第二名的海南整體日均值379,“頭號大哥”的地位依然穩固。
作為中國今年的四大主場外交活動之一,即將在11月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入倒計時,舉辦地上海也邁入最后沖刺階段。
7月27日,進口博覽會“倒計時100天”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最新數據顯示,已有來自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企業確認參展,將帶來100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預計到會國內外采購商將超15萬人。
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體現的是中國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在此背景下,從中央到地方層面,對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底前,全國范圍內政務服務事項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涉密等外,全部納入平臺辦理,全面實現“一網通辦”。上海正是首批試點的9個省市之一。
7月1日,“一網通辦”總門戶在“中國上海”門戶網站上線試運行,計劃9月底前完成60%事項接入,10月底前完成100%事項接入。
上海的先行先試成效顯著。這一點,當地企業最有發言權——通過打通數據、流程再造,在上海,以前辦新公司,手續至少需要20多天,而現在5天就能辦完。
8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對上海的探索評價到:
“一網通辦”的要求和標準正在上海形成,并逐步成為各部門各區的工作模式:一網受理,只跑一次,一次辦成。
湖北自貿區一周搜索指數趨勢圖
( 2018-07-27 至 2018-08-02)
湖北自貿區一直比較“低調”,搜索指數長期在末位徘徊。不過,其本周也有亮眼表現,搜索指數環比小幅上漲7%,是僅有的兩個環比指數飄紅的自貿區之一。
7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信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其中,武漢斗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盛天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湖北企業入選,分別位于第52位和第81位。這一成績在中西部省份中相當有競爭力。
而這兩家企業,都位于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聚集小米、科大訊飛、奇虎360、小紅書、摩拜單車等近30家知名互聯網企業,湖北自貿區正力圖推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數字經濟領域領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集聚,打造中國互聯網“第四極”。
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顯然并不容易。
“湖北有近千家互聯網企業,有兩家企業入圍百強,而很多中西部省份只有一家入圍。但是,我們不能沾沾自喜,而要從營商環境上,對標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這五大互聯網城市。”當地相關部門官員表示。
認識到差距,才能跑得更快。7月28日,在當地組織的專家評審會上,第三方評審機構專家對自貿區發展給出建議:
在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創新;激活創新創業要素;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接軌國際化營商準則等方向進行突破。
此前, 在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藍皮書(2017-2018)》中,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制度創新指數在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中位列第二,僅次于成都自貿區。
四川自貿區一周搜索指數趨勢圖
( 2018-07-27 至 2018-08-02)
近段時間,四川自貿區動作不斷,也頗受關注。
此前,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形成“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開放新態勢。根據官方解讀,四向拓展,重中之重在“突出南向”。
對內陸地區而言,出海口是稀缺資源,也是制約對外開放的重要因素。7月30日,成都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等簽署南向拓展鐵海聯運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借道廣西北部灣,四川瞄準的是南亞、東南亞這個擁有2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數據顯示,東盟已成為四川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美國。這其中,成都國際鐵路港必然要發揮重要作用。
除了“借船出海”,還要補齊高鐵建設滯后這個“短板”。目前,四川省委確定重點推進成自宜和成南達兩條350公里時速高鐵,也都指向“南向”。
此外,按照初步規劃,四川將在省級層面成立公司,統籌瀘州港、宜賓港和樂山港三個港口碼頭未來的規劃、融資、建設、管理,港口整合也在提速。
通道建設只是全域開放的其中一環。通過自貿區不斷創新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四川已有全局性考量。7月31日,四川省政府常務會議舉行,決定實施自貿試驗區發展引領性工程:
圖片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如此密集的大手筆,錢從哪來?8月1日,四川省與中國銀行簽署“四向拓展全域開放”金融合作行動計劃。中國銀行將重點在對接融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推進進出川大通道特別是高速鐵路建設、加快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等方面,進一步對四川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與此同時,四川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也沒有放松。在7月31日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四川還決定將132項與企業生產經營、大眾創新創業有直接關系的省級管理事項,下放到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