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6 22:02:37
財報顯示,58同城第二季度實現營收34.30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2.3%,超過公司32億人民幣的指引上限。在線上流量普遍見頂,電商營收普遍放緩的趨勢下,58同城獲取的互聯網信息分類紅利可見一斑,但與此同時,信息分類平臺的信息監管問題卻一直亟待解決。
每經記者|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梁秋月
在線上紅利見頂已成電商共識的背景下,互聯網信息分類紅利持續?
8月16日,58同城(NYSE:WUBA)公布了Q2季度財報。財報顯示,58同城第二季度實現營收34.30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2.3%,超過公司32億人民幣的指引上限。同時,第二季度凈利潤為6.85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7.1%,非美國會計師準則的凈利潤為8.175億人民幣,人民幣同比增長23.6%。
根據58同城財報,本季度恢復高增長主要得益于會員服務營收增長和在線推廣板塊營收的大幅拉升。
財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招聘和房地產板塊迎來持續增長。姚勁波透露,本季度招聘板塊持續快速增長,漲速超過中國其他大部分線上招聘平臺。雖然房地產市場政策持續收緊以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尤其一二線城市)的整體交易量增速放緩,但房產板塊依舊保持著超預期的強勁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58同城的創新業務58同鎮和二手平臺轉轉流量也迎來高速增長,持續創出新高。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O2O部助理分析師陳禮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目前一二線城市以及一手市場幾乎已經被開發,信息分類紅利也幾近消失,為了尋求新的發展,平臺逐步向待開發市場邁進。而農村市場盡管開發時間長,但用戶基數大,具有發展價值。同理,二手市場也是如此。這也是58同城大力開拓創新業務的原因。
早在2014年,就有媒體認為分類信息模式的本地生活服務O2O將成為互聯網巨頭角力的新棋子。而在線上流量普遍見頂,電商營收普遍放緩的趨勢下,58同城的“高光”表現又一次將業內外的關注點放在了信息分類紅利上。
但即便一路高歌猛進,信息分類平臺的信息監管問題卻一直亟待解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僅僅在2018年上半年,58同城就因為發布網上房源虛假消息、旅游虛假消息等問題被頻頻約談。
陳禮騰指出,信息內容的價值高低能體現平臺的專業度,平臺上的虛假信息成為58同城等公司面臨的挑戰。
也有觀點表示,58同城積極下沉布局三四線縣級市,這些地區政府部門更應該加強對互聯網平臺的監管力度,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平臺謀取私利,侵害用戶財產、人身等權益。
同時陳禮騰認為,平臺要不斷通過技術等手段進行嚴格的信息篩選,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這樣才能實現長久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