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7 09:34:31
每經編輯|郭鑫
8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202個基點,報6.8508。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710,16:30收盤價報6.8789,23:30夜盤收報6.8050。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開盤漲逾700點報6.808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早間繼續拉升,不過截至發稿,已經回落,目前跌0.06%,報6.8017。
上周五,受“逆周期因子”重啟消息刺激,離岸人民幣反彈逾900點。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告,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行重啟“逆周期因子”。公告稱:
近期受美元指數走強和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行為。基于自身對市場情況的判斷,8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陸續主動調整了“逆周期系數”,以適度對沖貶值方向的順周期情緒。
公告稱,截至發稿時,絕大多數中間價報價行已經對“逆周期系數”進行了調整,預計未來“逆周期因子”會對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昨日對《證券日報》表示,9月份前后是人民幣貶值壓力最大的月份,此時重啟逆周期調節因子恰逢其時。2017年5月份推出逆周期因子本就是為應對匯率貶值壓力,在匯率穩定后逐漸退出,如今匯率貶值壓力愈加濃厚,此時再次重啟有利于穩定市場情緒。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大體上經歷了一個“先升后貶”過程,雙向波動特征明顯。進入6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速度加快。
對此,王有鑫表示,本輪人民幣貶值主要分兩個階段,4月初至6月14日是小幅貶值階段,6月15日以來是快速貶值階段。兩個階段對應著不同的風險源,第一階段更多是由外部因素誘發,第二階段風險逐漸蔓延至國內,市場情緒和國內經濟增長預期變化導致人民幣匯率加速下滑。
鄂永健表示,近期人民幣持續明顯貶值,引發市場形成貶值預期,跨境資金流動波動加大,6月份、7月份兩個月銀行結售匯差額連續收窄,但近期貶值主要是美元指數上升和貿易摩擦的沖擊所致,中國經濟基本面尚好,宏觀經濟總體保持平穩。
王有鑫認為,此時重啟逆周期因子,很好的顯示了央行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可有效避免超調現象和羊群效應的發生,避免國際風險的波動和沖擊。同時這也釋放了幾點信號,一是確定了風險底線,暗示目前匯率水平已接近短期均衡匯率,監管機構不希望匯率再次大幅貶值,沖擊市場情緒。二是同樣顯示了央行穩定匯率的信心和決心,如果形勢繼續惡化,不排除繼續使用其他手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