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新能源

          每經網首頁 > 新能源 > 正文

          大眾欲聯合15家發起企業聯盟,這是為了自動駕駛,還是“別有用心”?

          環球網 2018-09-26 10:32:57

          _____2018-09-26___103217.thumb_head

          今年3月的Uber自動駕駛傷亡事故不僅將Uber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也給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蒙上了一層不信任的陰影,同時讓全球數一數二的汽車巨頭——大眾集團萌生了結盟共定行業規則的想法。

          近日,《歐洲汽車新聞》援引一位大眾集團匿名高管的話稱,大眾集團希望與其他汽車制造商結盟,為自動駕駛技術創建行業標準。大眾認為,在自動駕駛事故發生后,此舉將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法律保護。這位高管透露,大眾正與包括車企在內的15家以上的企業討論結盟事宜,預計最早將于下月提交給大眾集團管理委員會審批。

          定規則保護企業?

          這位高管表示,大眾與一眾企業的談判涉及成本分擔、風險分擔和其他責任問題。至于結盟的初衷,首先是保護公司免受潛在法律問題的影響。  近兩年,包括Uber和特斯拉在內,行業內已經發生了數起自動駕駛技術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失敗的案例,導致了一些人員傷亡和極端負面的宣傳。由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仍在開發中,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更多事故。

          “當卷入一場事故時,如果能證明你的車滿足最新的技術標準,在法庭上勝訴的可能性會更大。”這位高管表示,“如何創建行業標準?理想情況下是讓其他人使用相同的傳感器和軟件,因此車企間的全面合作是我們正在討論的選項之一。問題是,如何將產品推向市場,同時確保我們自己盡量不成為索賠目標?”

          雖然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自私,但統一的行業標準無疑有助于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讓汽車制造商能夠告訴監管機構和法庭,他們遵循商定的規則,而不是逃避責任。

          目前,全球自動駕駛開發如火如荼,汽車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科技巨頭等爭先恐后,各企業全自動駕駛和半自動駕駛汽車的上路時間表也陸續公布,任其自由發展,不可避免會帶來很多監管和責任問題。而現在,汽車制造商和普通民眾都缺乏明確的法律保護。“相關律師事務所已經處在起步階段。”這位高管透露。

          技術開源

          當被問及大眾想要組建的自動駕駛行業聯盟是否與德國汽車制造商組建的Here高清地圖聯盟或電動汽車快速充電聯盟Ionity類似時,這位高管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復雜性完全在另外一個層次”。

          與Here和Ionity不同,自動駕駛系統被認為是未來汽車智能的核心,且讓競爭對手的工程師們一起工作無疑是更加復雜的事情。合作的關鍵點之一是技術開源,這意味著合作參與方使用技術時不受限制。這也有助于確保測試具有可比性,來自一方的驗證數據適用于所有參與方。此舉有助于簡化開發流程。

          事實上,一些企業已經接洽過大眾,希望為其提供直接替代方案。但大眾認為,它必須獲得人工智能方方面面的專業技術,直至自動駕駛汽車的路徑規劃,簡單地將供應商的“黑匣子”集成到車輛中而不獲得背后的技術是不可接受的。

          雖然大眾關于聯盟的設想很好,但知名汽車網站The Truth About Cars指出,要想將一項依賴無數系統(其中許多是專有系統)的技術實現標準化并不容易,讓每個成員都遵守條款也很困難,尤其是一些成員是自動駕駛革命的領導者,而有些則是新生兒。

          當然,彼此分享一些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法律教訓或許是值得的。“我認為不止是我們在問自己,是否真的想冒這種風險。”這位大眾高管表示,“沒有人希望Uber的事故重演。”

          在今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大眾品牌展示了I.D.Vizzion自動駕駛概念車。在去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奧迪發布了Aicon概念車,據稱可以實現L5級自動駕駛。大眾集團計劃到2022年投入340億歐元用于打造未來出行科技,涵蓋自動駕駛、電動化、數字化等。

          自動駕駛標準爭奪戰

          目前,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開發還在進行中,尚無統一的國際標準。為了搶占自動駕駛技術標準和立法的制高點,各國陸續公布了一些相關標準及指導方針。

          去年5月,德國發布全球首部自動駕駛法律,允許自動駕駛系統未來在特定條件下代替人類駕駛。

          去年9月,美國交通部發布升級版的自動駕駛汽車指南《自動駕駛系統:安全愿景2.0》,確定了12項安全性能自評標準,這些標準是非強制的,企業可以據此提交安全評估報告。同期,美國眾議院通過了《自動駕駛法案》,允許無人駕駛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但由于一些議員提出安全方面的擔憂,法案并未立刻付諸實施。

          日本也希望能主導國際話語權。今年3月,日本政府提出一項基本方針,即由車主承擔自動駕駛汽車發生的交通事故責任。今年9月中旬,日本發布《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技術指南》,明確規定了L3、L4級自動駕駛汽車所必須滿足的10大安全條件。針對自動駕駛將帶來的行車變化,日本還提出將于2020年前修訂《道路交通法》。

          今年9月11日,中國工信部對外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6219號建議的答復,表示將積極研究自動駕駛領域的法律問題,積極推動與自動駕駛密切相關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測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修訂工作,推動完善自動駕駛立法,為自動駕駛發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責編 段思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大眾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亚洲专区自拍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福利性爱 | 亚洲色大成网站韩国黄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