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30 22:00:51
從公司成立到美股上市,趣頭條只花了2年零3個月共810天。這個速度在中國互聯網企業從未有過。作為新生代的內容資訊類APP,在實現快速上市的兩個月后,趣頭條帶著激勵和補貼計劃再度出現人前。
每經實習記者|張玉路 每經實習編輯|杜毅
從公司成立到美股上市,趣頭條只花了2年零3個月共810天。這個速度在中國互聯網企業從未有過。作為新生代的內容資訊類APP,在實現快速上市的兩個月后,趣頭條帶著激勵和補貼計劃再度出現人前。
11月29號,趣頭條召開首屆“趣生態大會”,地點選在了北京五環外的國際卡丁車賽場。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在大會演講開頭解釋道:“趣頭條的用戶人群被大家戲稱為‘五環外用戶’,所以這個會場對我們主辦方有些寓意。”
有“五環外”的用戶和卡丁車般上市的速度,趣頭條選五環外卡丁車賽場做會場是貼切的。那么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趣頭條的選擇也能做到這么貼切嗎?
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在大會演講。(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用戶:“五環外”的爭奪進入白熱化
在一二線城市市場已趨飽和時,依靠三四線城市的趣頭條迅速實現了崛起。在大會演講時,譚思亮表示,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互聯網滲透率已經很高,沒有增長空間,而中老年、三線以下城市的居民正在給這個行業帶來新的增量。
譚思亮說:“按照保守的40%滲透率估算,未來仍有1億以上人口會成為新增網民,這再次驗證了未來下沉市場的發展潛力非常可觀。”
下沉市場的確有潛力,但自2017年下半年起,新入場者讓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在爭奪“五環外”的用戶時,賽道已變得異常擁擠。趣頭條三季報后的電話會議上,趣頭條高管表示:“我們確實覺得2017年下半年開始競爭變得更激烈了,但競爭并不只是來自字節跳動公司,這個領域有很多其他小的公司進入做內容信息流。”
一直以來,趣頭條都在依靠社交裂變獲取新用戶,主要通過熟人關系帶來新用戶,再對推薦者進行獎勵。2018年三季度趣頭條財報中,趣頭條銷售及營銷成本高達10.45億元,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59.8%。
在薅羊毛開始之前,養羊毛總是艱難的。
內容:“持續輸血”還需轉向“自身造血”
獲取新用戶對趣頭條來說還不是結束,趣頭條還需要在內容方面付出成本,這個代價同樣不小。
在趣頭條生態大會上,創始人譚思量宣布未來6個月為內容生產者提供每天200萬的分成,也就是說未來半年趣頭條將投入3.6億元補貼內容創作。接著上臺的趣頭條總編輯肖厚君,則宣布了快車道計劃,該計劃將為1000名優質創作者提供每月最高2萬的保底激勵,在這一激勵計劃中,半年內趣頭條最高需投入1.2億元。
上述激勵計劃目前尚未實施,但這毫無疑問會導致趣頭條內容成本的劇增。在趣頭條11月12日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其營收成本為1.538億元,與上年同期2080萬元相比增長了638.4%,主要原因是內容采購成本以及負責內容管理的員工人數增長所致。
從財報數據看,內容創作者的“持續輸血”已造成了趣頭條營收成本的快速上升。在半月前的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幾乎半字未提補貼,而是推出了幫助內容創作者實現商業變現價值的服務包。對趣頭條的發展來說,未來應該要從對內容創作者的“持續輸血”走向幫助內容創作者實現“自身造血”,進而減少巨額的內容成本。
趣頭條的高管層也許意識到了這點。大會現場,總編輯肖厚君在演講最后說:“今年10月起,我們聯合汽車行業合作伙伴,深度改版了趣頭條汽車頻道,使其成為能接入多元商業展示、能夠帶貨的平臺。”他表示,未來趣頭條還會進行更多圍繞“下沉市場”的商業化生態嘗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