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3 16:37:20
盡管歐尚中國否認了退出中國市場的說法,但并未回應品牌門店是否會交由大潤發托管的問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橋 攝
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記者 陳克遠 實習編輯 王麗娜
擁有歐尚中國和大潤發兩個大賣場品牌的高鑫零售,不斷有整合旗下資源的消息傳出,而這或許也是其為在數字化賽道上加速奔跑做準備。
12月12日,《聯商網》援引知情人士爆料稱,經過歐尚董事會非常認真的研究和商討,公司最終決定在中國的零售業務交由兄弟公司大潤發全面托管。對此問題,當日晚間歐尚中國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歐尚退出中國”的消息不實,歐尚不僅不會退出中國市場,還將繼續在中國進行深度新零售融合和探索。
盡管歐尚中國否認了退出中國市場的說法,但并未回應品牌門店是否會交由大潤發托管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也有媒體報道稱,12月5日,歐尚中國決定將華南地區5家門店轉成大潤發模式進行經營。同時報道中提及,歐尚中國表示,高鑫零售目前正處于探索新一代零售商業模式的轉型中,此舉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經營,加深歐尚和大潤發的深度合作,借鑒雙方的優勢和經驗。
對于歐尚中國是否會交由大潤發托管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微信聯系大潤發相關人員,但并未獲得其回復。此外,記者通過電話、郵件、微博留言等形式聯系高鑫零售、歐尚中國方面,截至發稿,也未收到回復。不過,每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大潤發方面已經確認將接管歐尚門店。
此前,興業證券在11月發布的研報中提出,在中國零售消費總體增速邊際下降,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的環境下,高鑫零售通過深化改革,擁抱新零售實現了市場份額的逆市擴張。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歐尚中國與大潤發同屬于高鑫零售旗下,但在品牌運營初期兩者也經歷過各自為政的階段,此后隨著供應鏈的打通,兩者的合作逐步深化,不論是品牌托管或者是將歐尚門店的運營模式變更,都是高鑫零售整體加強數字化改造的表現。
歐尚中國門店將入調整期?
盡管歐尚中國方面否認了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言,但對于未來是否會將品牌及門店交由大潤發托管的問題仍未有官方信息披露。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大潤發方面已經證實將接管歐尚中國大陸市場業務,由大潤發董事長兼CEO黃明端統一管理。大潤發方面也向第一財經證實接管的消息,稱大潤發計劃將全面接管歐尚中國大陸市場業務,包括打通后臺體系、統一采購等,但估計歐尚品牌會保留。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此前媒體報道,歐尚中國已決定將廣州發發店、東莞店、肇慶懷集店、福建福清店以及梅州興寧店5家華南地區門店轉成大潤發模式進行經營。具體內容方面,歐尚中國與大潤發的管理團隊將會和華南地區的團隊一起努力,通過任務小組、培訓、統一采購以及IT平臺對接共同推動這一項目,確保5家門店的轉型在2018年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這并不是歐尚與大潤發的首次業務往來。早在2004年8月,歐尚中國與大潤發在上海成立一家上海歐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用以開發自有品牌。此外,在2016年時,高鑫零售還在年報中提及,歐尚與大潤發在2016年1月啟動了設備聯合采購項目。在2016年11月和12月,歐尚也曾將沈陽店和大連店交由大潤發接管。此外,在2017年6月,高鑫零售又成立了歐尚與大潤發的中國共同采購部。
同時,記者在查閱高鑫零售2016年度報告時注意到,高鑫零售在財報中稱,自2016年7月1日以來,原煙臺歐尚門店正式轉移給大潤發并由其接管經營。于轉移后該門店擁有的產品品類及價格均有所改善,銷售額及來客數也顯著增加,分別取得雙位數增長。因此,集團希望通過資源整合及資源共享提升單店效率。
可以看到的是,不論是在門店的整體數量還是門店的增速來看,歐尚在中國的表現均不及大潤發。
今年8月高鑫零售發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該集團在中國各主要地區的歐尚門店數量為77家,大潤發門店數量為395家。此外,記者梳理高鑫零售2015-2017年的年報數據注意到,三年中,大潤發的門店數量分別為335家、368家、384家,呈現穩定增長態勢;而歐尚中國的門店數量分別為74家、78家、77家,門店數量變化不大。
對于如何看待歐尚中國和大潤發各自的表現,上海尚益咨詢總經理胡春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從團隊管理的層面來看,外資團隊在歐尚模式中仍有著較大的話語權,而大潤發更多是臺灣的管理團隊。不是說歐尚運營的不好,而是大潤發模式在本土化、營銷方式等方面有著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的表現。歐尚門店的經營模式向大潤發模式轉變,目的總歸是為了提高效率。
大潤發數字化經驗被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歐尚方面所說,在5家門店轉變為大潤發模式的具體工作中,IT平臺對接將是雙方共同推動的重要項目之一。而自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并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后,大潤發顯然在數字化改造上邁出的步子更大。
興業證券在此前發布的高鑫零售研報中就指出,高鑫零售在阿里巴巴協助下,旗下大賣場大潤發數碼化轉型,目前內地約400家大潤發門店已完成改造,通過淘寶中“淘鮮達”提供超市貨品的網購服務,日均線上訂單可約2000單,高峰期可達5000單。
不僅如此,根據高鑫零售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首家淘寶心選門店在上海大潤發門店開出;雙方合作的首個天貓智能母嬰區也是在上海一家大潤發門店先行試點;結合阿里巴巴與大潤發的資源,雙方還打造了零售新品牌盒小馬。此外,在與蘇寧的戰略合作上,高鑫零售也是以大潤發門店的家電產品供應為主要形式。
就歐尚方面而言,今年3月,高鑫零售曾發布公告稱,阿里全資附屬公司淘寶軟件與歐尚中國及大潤發中國分別訂立了歐尚實施協議及大潤發實施協議,后兩者將于門店內采納“淘寶到家”模式。隨后歐尚推出了定位為“隨點隨送,1小時到家”的O2O項目歐尚到家。
在胡春才看來,相較于歐尚品牌,大潤發在與阿里的合作中節奏更快,而且有了一定的成效。比較明顯的是,到家業務作為一種服務方式,讓零售企業可以自線下向線上延伸,考慮到彼此重合率不高的情況,完全可以作為零售企業的額外收入。而此次將歐尚門店轉變為大潤發模式,或也將讓大潤發的數字化、信息化改造經驗傳導給歐尚的門店。
資深零售業觀察人士、靈獸傳媒創始人兼CEO陳岳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對歐尚中國與大潤發之間的關系給出了以下評價。他表示,歐尚中國與大潤發此前分別由兩隊人馬各自運營,業務上有交叉但不多,協同性比較弱。將歐尚中國交由大潤發運營,大潤發的執行力更強,促進前者的數字化升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論是對于大潤發、高鑫零售或者阿里,都更便于統一管理。
據悉,去年11月,阿里以224億港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后,在當年的12月,阿里又以現金作出強制性無條件全面要約,以收購高鑫零售全部已發行股份。在陳岳峰看來,阿里希望全面改造高鑫零售,而歐尚是后者重要的板塊之一,如果打通歐尚與大潤發的管理,對于各方都將帶來利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