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4 16:51:38
隨著今日3只養老目標基金宣告成立,目前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已成立9只。從這9只基金的首募規模來看,合計達到了29.36億元。
每經記者|聶虹 每經編輯|肖芮冬
今天(12月14日),銀華、富國和萬家旗下的3只養老目標基金同日宣告成立,合計有效認購總戶數超過20萬,金額合計達到13.13億元。至此,首批14只養老目標基金已成立9只,首募金額合計達到29.36億元。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立了養老目標基金的這9家公司,其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均出資參與了自家旗下養老目標基金的認購。
今日,銀華尊和養老2035三年持有混合(FOF)、富國鑫旺穩健養老一年(FOF)、萬家穩健養老(FOF)宣布同時成立。其中,富國鑫旺穩健養老一年以8.83億元的募集規模,成為目前所有養老目標基金首募規模最大的一只。
公開資料顯示,富國鑫旺穩健養老一年11月5日發行,截至12月7日募集結束,共有94895戶認購了8.83億元,戶均認購9307.76億元,成為目前養老目標基金中規模最大的一只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9只已成立養老目標基金中唯一的一年期養老產品。
華南某基金業內人士表示,“養老目標基金的售賣其實還是比較難的。現在的市場行情下,資金更青睞于鎖定期短的產品,這是這只產品規模賣得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樣成立于12月的鵬華養老2035三年,以11.2萬戶有效認購戶數成為目前購買人數最多的養老目標基金;緊隨其后的是,今日成立的富國鑫旺穩健養老一年、銀華尊和養老2035三年持有混合,分別有94895戶、60390戶有效認購戶數。
不難發現,12月成立的4只養老產品募集戶數無一不高于此前成立的5只,投資者的參與度在逐步上升。
此外,華夏養老2040三年是第一批養老目標基金中發行最早的,同時也是基金管理人運用固有資金認購占比、基金管理人從業人員認購占比最高的產品。
9只基金的成立公告均顯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均認購了自家旗下養老基金。
其中,華夏,中歐、鵬華、萬家和富國的高管和投研負責人認購份額在100萬份以上;工銀瑞信和銀華為50萬~100萬份;南方和泰達宏利則在10萬~50萬份。
“基金經理認購自己的產品還是不少,而高管認購相對不太多,常見于一些戰略性的產品。” 北京某公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一批養老目標基金是公募基金在個人養老投資領域的重要戰略產品,且都是首只。因此,各家公司都很重視(比如有的公司要求全員跟投)。同時,這個時點下發新型產品,且鎖定期大多還是三年產品,時間比較長,讓投資者相信且認可還是有壓力的。“公司的高管和投研(人員)的認購是一種利益綁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市場信心。”
不過,記者注意到,管理基金的基金經理認購情況各不相同。9只已成立的養老目標基金中,基金經理認購份額靠前的是銀華尊和養老2035三年持有混合、華夏養老2040三年,在50萬~100萬份;萬家、工銀、鵬華和中歐為10萬~50萬份;南方養老2035三年認購份額為0~10萬份;而還有兩家的基金經理則表示,并未認購。
高管投研認購和基金經理自購能夠發揮一定的帶動作用,但養老投資是場需要大眾參與的馬拉松。據相關人士透露,目前開放申贖的養老目標基金狀況并未太理想,他表示,一方面是市場環境影響,另一方面投資者養老理念還有待逐步改變。但好的一面是,從首募金額來看,進入12月以后,參與養老目標基金的戶數和認購金額均節節攀升,可見投資者也慢慢認可這類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