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8 13:24:33
中裝建設復審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未獲核準,導致2018年前三季度適用稅率由15%變更為25%,中裝建設需補繳稅2228.49萬元,這占到了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6.77%。
每經記者|任芷霓 每經編輯|文多
12月17日晚,中裝建設(002822,SZ)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5年通過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已過期,今年復審未獲核準。因此,公司不再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需補繳2018年1~9月所得稅額2228.49萬元,占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16.77%。
與此同時,中裝建設全資子公司深圳市中裝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裝園林)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目前在等待相關部門備案和核發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中裝建設是一家大型綜合性建筑業企業,以建筑裝飾、建筑幕墻等工程為主體。此次落選后,中裝建設表示將在2019年度開展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的申報工作。
據中裝建設介紹,公司在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綜合排名第8,代表項目有北京奧運會新聞發布中心、深圳京基100大廈等項目。
自2015年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來,中裝建設的所得稅率為15%,相較非高新技術企業,每年能省下可觀的稅務支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效期為3年,按照規定,中裝建設在2018年進行資格復審,但在《關于公示深圳市2018年第三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的通知》中,中裝建設落榜,未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失去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中裝建設因2018年前三季度已預繳所得稅,在適用稅率變更為25%后,將補繳稅額2228.49萬元,而前三季度中裝建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3億元,補繳稅額占當期歸屬凈利潤的16.77%。
據中裝建設三季報顯示,因公司裝修業務訂單呈上升趨勢,其預計2018年歸屬凈利潤為1.61億~2.25億元,同比增長是0~40%。
說到高新技術企業,廣為人知的主要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行業。
但其實對于建筑行業,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也非常普遍。2018年,中國建筑(601688,SH)旗下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11月獲得2018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鐵八局旗下更是多家企業獲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中裝建設自身的全資子公司中裝園林,也通過了資格認定。
中裝建設在2015年是以什么技術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并獲認定,今年為什么卻落選?公司將采取什么措施提升2019年獲認定的可能?12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中裝建設董秘辦,其工作人員稱:“董秘出差了暫時無法接受采訪,證代這會也不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