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推薦

          每經網首頁 > 重磅推薦 > 正文

          2018年港股市值大比拼:28股增值超百億

          證券時報 2019-01-02 08:29:38

          2018年,港股市場行情跌宕起伏,恒生指數于2018年1月底創下33484點歷史最高點后持續震蕩下行,以近14%的跌幅位居全球主要指數第五名。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場仍有不少個股逆勢上漲。

          Upload_1546388859867.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8年,港股市場行情跌宕起伏,恒生指數于2018年1月底創下33484點歷史最高點后持續震蕩下行,以近14%的跌幅位居全球主要指數第五名。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場仍有不少個股逆勢上漲,證券時報·數據寶根據2018年港股市場表現,設定相關條件(剔除2018年以后上市及2018年全年交易日數小于10天的股票),篩選出總市值上升額度居前股與總市值下降額度居前股。

          128股市值上升超百億

          與2017年末相比,684家港股公司的總市值有所上升,占比不足三成,合計上升8.86萬億港元;另外1628家公司市值有所下降,占比70%,縮水達8.26萬億港元。

          剔除2018年以后上市及2018年全年交易日數小于10天的股票,市值升值超百億的股票有28只。消費品制造股FASTRETAIL-DRS最新收盤日總市值較2017年末上升933億港元,升值規模最大。恒大健康位居次位,市值上升622.94億港元,截至最新收盤日,恒大健康總市值近900億港元。

          25股市值縮水超千億港元,騰訊控股縮水超8000億港元居總市值下降股首位,但仍位居2018年末總市值榜首。

          2經營良好與行業景氣度高助推市值

          市值大幅變動的背后往往透露出公司的經營狀況及產業鏈的景氣度。

          FASTRETAIL-DRS(迅銷)主要從事服裝業務,作為日本零售巨頭,該公司旗下的優衣庫品牌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銷售渠道的推廣,收益、溢利雙雙大幅增長。在此背景下,FASTRETAIL-DRS股價連漲三年,市值隨之大幅上升。

          恒大健康作為恒大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一直忙于轉型投資。入資賈躍亭FF汽車,成為其股價暴漲的核心因素。2018年恒大健康累計上漲233.33%,創下其上市以來最大年漲幅。

          類似情況的還有阿里健康,近年來積極布局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鏈,開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并收購優質資產。

          3做空與業績不及預期引發市值縮水

          市值下降主要原因集中在行業聯動、業績以及做空因素。

          市值縮水前10股中,7只為金融股,且多為內地銀行股。事實上,A股與港股市場自互聯互通機制開通后,聯動性大大加強,而這其中不少屬于AH股。

          此外,騰訊控股由于業績增長不及預期以及大股東減持等原因導致其2018年股價大幅下跌;中國石油股份市值縮水主要受油價下跌的影響。

          還有不少公司因遭遇做空導致股價受到重挫。知名蘋果概念股瑞聲科技自今年5月份以來,遭遇內地資金大舉沽貨做空,股價大幅下跌,沽空原因主要是做空機構對其大量財務數據的質疑。此外,新秀麗2018年遭到了BlueOrca的做空,中新控股遭到了Bonitas的做空,這兩股2018年度跌幅均較大,后者超過90%,市值縮水超200億港元。

          4恒生指數全年跌幅全球第五

          2018年,全球多個股票市場先后淪陷,恒生指數也未幸免,全年僅3個月飄紅,累計下跌13.61%,跌幅位居全球主要指數第五位,為其2011年之后最大年跌幅。其中國企指數下跌13.53%,與恒生指數跌幅相當;紅籌指數下跌5.81%,跑贏恒指。

          經過大幅下跌后,恒生指數估值回歸較低水平。截至2018年底,恒生指數市盈率為9.6倍,排名位于全球主要指數倒數第一,市凈率為1.08倍,排名倒數第二位。

          5高科技行業成領跌重災區

          2018年港股恒生行業指數幾乎全線下跌,僅恒生公用事業指數微漲1.37%,恒生資訊科技業指數表現最為慘淡,跌幅近30%,成份股騰訊控股與瑞聲科技跌幅分別為22.49%、66.81%,對該指數拖累較大。

          此外,恒生原材料、消費品制造、消費者服務、工業指數跌幅超20%,金融、綜合與地產建筑業指數跌幅超10%。

          除騰訊控股外,港股市場中還有不少科技股龍頭出現大幅回調。以最新收盤價大于1港元的個股來看,資訊科技行業中近七成個股年內股價下跌,美圖公司、瑞聲科技、閱文集團、天鴿互動、中芯國際等12股跌幅超50%。

          6創業板市值縮水幅度超五成

          盡管市場大幅下行,港股總市值卻不降反升,但波動并不大。若剔除2018年上市新股,港股總市值由2017年末的53.34萬億港元降至2018年末的50.69萬億港元,縮水約5%。

          分板塊來看,港股創業板總市值降幅較大,超過50%。盡管港股主板市場市值變動幅度較小,但占全部港股總市值變動總量的70%,此外市值縮水超千億港元的個股均來自主板市場。

          7千億市值以上個股跑贏恒生指數

          剔除2018年上市新股及2018年交易日數小于10天的股票,僅766股跑贏恒生指數,占比不足四成。82股漲幅超過50%,兆邦基地產漲幅近20倍;下跌20%至50%的股票數量最多,占總數的三成以上。

          以2017年末的市值劃分,數據寶統計顯示市值在50億港元至100億港元的股票調整幅度最大,2018年平均下跌19.5%;其次是總市值低于50億港元的股票,2018年平均下跌17.5%。

          相反,市值在千億港元以上的股票平均跌幅最低,僅跑輸恒生指數1個百分點。其中44股跑贏恒生指數,18股全年逆勢上漲,中字頭股票占據較多席位,包括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燃氣等。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8年,港股市場行情跌宕起伏,恒生指數于2018年1月底創下33484點歷史最高點后持續震蕩下行,以近14%的跌幅位居全球主要指數第五名。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場仍有不少個股逆勢上漲,證券時報·數據寶根據2018年港股市場表現,設定相關條件(剔除2018年以后上市及2018年全年交易日數小于10天的股票),篩選出總市值上升額度居前股與總市值下降額度居前股。 128股市值上升超百億 與2017年末相比,684家港股公司的總市值有所上升,占比不足三成,合計上升8.86萬億港元;另外1628家公司市值有所下降,占比70%,縮水達8.26萬億港元。 剔除2018年以后上市及2018年全年交易日數小于10天的股票,市值升值超百億的股票有28只。消費品制造股FASTRETAIL-DRS最新收盤日總市值較2017年末上升933億港元,升值規模最大。恒大健康位居次位,市值上升622.94億港元,截至最新收盤日,恒大健康總市值近900億港元。 25股市值縮水超千億港元,騰訊控股縮水超8000億港元居總市值下降股首位,但仍位居2018年末總市值榜首。 2經營良好與行業景氣度高助推市值 市值大幅變動的背后往往透露出公司的經營狀況及產業鏈的景氣度。 FASTRETAIL-DRS(迅銷)主要從事服裝業務,作為日本零售巨頭,該公司旗下的優衣庫品牌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銷售渠道的推廣,收益、溢利雙雙大幅增長。在此背景下,FASTRETAIL-DRS股價連漲三年,市值隨之大幅上升。 恒大健康作為恒大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一直忙于轉型投資。入資賈躍亭FF汽車,成為其股價暴漲的核心因素。2018年恒大健康累計上漲233.33%,創下其上市以來最大年漲幅。 類似情況的還有阿里健康,近年來積極布局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鏈,開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并收購優質資產。 3做空與業績不及預期引發市值縮水 市值下降主要原因集中在行業聯動、業績以及做空因素。 市值縮水前10股中,7只為金融股,且多為內地銀行股。事實上,A股與港股市場自互聯互通機制開通后,聯動性大大加強,而這其中不少屬于AH股。 此外,騰訊控股由于業績增長不及預期以及大股東減持等原因導致其2018年股價大幅下跌;中國石油股份市值縮水主要受油價下跌的影響。 還有不少公司因遭遇做空導致股價受到重挫。知名蘋果概念股瑞聲科技自今年5月份以來,遭遇內地資金大舉沽貨做空,股價大幅下跌,沽空原因主要是做空機構對其大量財務數據的質疑。此外,新秀麗2018年遭到了BlueOrca的做空,中新控股遭到了Bonitas的做空,這兩股2018年度跌幅均較大,后者超過90%,市值縮水超200億港元。 4恒生指數全年跌幅全球第五 2018年,全球多個股票市場先后淪陷,恒生指數也未幸免,全年僅3個月飄紅,累計下跌13.61%,跌幅位居全球主要指數第五位,為其2011年之后最大年跌幅。其中國企指數下跌13.53%,與恒生指數跌幅相當;紅籌指數下跌5.81%,跑贏恒指。 經過大幅下跌后,恒生指數估值回歸較低水平。截至2018年底,恒生指數市盈率為9.6倍,排名位于全球主要指數倒數第一,市凈率為1.08倍,排名倒數第二位。 5高科技行業成領跌重災區 2018年港股恒生行業指數幾乎全線下跌,僅恒生公用事業指數微漲1.37%,恒生資訊科技業指數表現最為慘淡,跌幅近30%,成份股騰訊控股與瑞聲科技跌幅分別為22.49%、66.81%,對該指數拖累較大。 此外,恒生原材料、消費品制造、消費者服務、工業指數跌幅超20%,金融、綜合與地產建筑業指數跌幅超10%。 除騰訊控股外,港股市場中還有不少科技股龍頭出現大幅回調。以最新收盤價大于1港元的個股來看,資訊科技行業中近七成個股年內股價下跌,美圖公司、瑞聲科技、閱文集團、天鴿互動、中芯國際等12股跌幅超50%。 6創業板市值縮水幅度超五成 盡管市場大幅下行,港股總市值卻不降反升,但波動并不大。若剔除2018年上市新股,港股總市值由2017年末的53.34萬億港元降至2018年末的50.69萬億港元,縮水約5%。 分板塊來看,港股創業板總市值降幅較大,超過50%。盡管港股主板市場市值變動幅度較小,但占全部港股總市值變動總量的70%,此外市值縮水超千億港元的個股均來自主板市場。 7千億市值以上個股跑贏恒生指數 剔除2018年上市新股及2018年交易日數小于10天的股票,僅766股跑贏恒生指數,占比不足四成。82股漲幅超過50%,兆邦基地產漲幅近20倍;下跌20%至50%的股票數量最多,占總數的三成以上。 以2017年末的市值劃分,數據寶統計顯示市值在50億港元至100億港元的股票調整幅度最大,2018年平均下跌19.5%;其次是總市值低于50億港元的股票,2018年平均下跌17.5%。 相反,市值在千億港元以上的股票平均跌幅最低,僅跑輸恒生指數1個百分點。其中44股跑贏恒生指數,18股全年逆勢上漲,中字頭股票占據較多席位,包括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燃氣等。
          2018年港股市值大比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 |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网址 | 午夜福利757永久网站 | 精品国产在天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