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癌癥防治體系 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解決看病難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8 21:28:52

          針對目前存在的“看病難”情況,馬曉偉指出,最現實的辦法就是采取分級診療制度,目的是發展衛生事業、調整資源結構、合理分流病人、提高服務機構的整體效能。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星    

          3月8日,全國兩會第三場“部長通道”開啟。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最近,國務院剛剛研究了癌癥防治工作,主要要做的工作包括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癌癥防治體系,為防治工作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等。

          此外,針對目前存在的“看病難”情況,馬曉偉指出,最現實的辦法就是采取分級診療制度,目的是發展衛生事業、調整資源結構、合理分流病人、提高服務機構的整體效能。

          圖片來源:攝圖網

          推廣早期篩查降低癌癥死亡率 

          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

          馬曉偉表示,最近,國務院剛剛研究了癌癥防治工作,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在全國縣以上醫療機構建立癌癥登記報告制度;第二,推廣癌癥的“三早”,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降低癌癥死亡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消化系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表示,胃癌等消化道癌癥在早期完全可以治愈,其最佳的篩查及治療時間是病變剛剛出現的初期,這段“窗期”雖然時間只有1~2年,卻是癌癥治療的“黃金期”。

          李兆申表示,在窗期如能發現早癌并接受正規治療,不但預后效果好,患者生存質量高,還能為國家節約大筆醫療開支。一旦發展到晚期,患者不僅要做手術,接受放療化療,承受巨大的痛苦,治療結果還往往不盡人意,家庭社會經濟負擔極大。

          除上述兩方面工作外,馬曉偉表示,第三,堅持預防為主,擴大健康科普宣傳,讓老百姓知曉這方面的知識,更好地預防癌癥;第四,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癌癥防治體系,為防治工作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

          第五,要保證藥品供應,抗癌藥降價、進醫保了,一定還要讓這些抗癌藥進醫院,把為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服務做好。第六,加強科技攻關,提高科研水平,解決腫瘤防治當中的技術瓶頸問題。

          建設國家醫療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 

          對于“看病難”的原因,馬曉偉表示,根本原因在于供需矛盾。我們國家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優質資源匱乏,分布也不夠合理,特別是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在當地比較弱。

          解決的辦法在于推動分級診療制度。馬曉偉表示,正在加大力度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進一步合理調整醫療衛生資源,進一步合理地分流病人。

          在馬曉偉看來,做好分級診療,必須以學科建設為抓手,做到區域分開。“到北上廣來看病是常見的一種現象,那么我們就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全國建設一批國家醫療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提高各個地方疑難重癥的診治水平,緩解北上廣的醫療壓力,使得就醫格局能夠改變,使得每個省、每個區域都能解決自己的疑難重癥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國家衛健委印發《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實施方案》,明確了各專業類別中心設置目標:2019年,完成神經、呼吸和創傷專業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兒科、心血管、腫瘤、神經、呼吸和創傷專業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

          提出2020年,完成婦產、骨科、傳染病、口腔、精神專業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婦產、骨科、傳染病、老年醫學、口腔、精神專業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

          在推進分級診療方面,馬曉偉還表示,以縣醫院為抓手,解決城鄉分開。使得影響農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容易導致災難性醫療支出的重大疾病,都能夠在縣域內得到解決,這樣農民就不至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此外,馬曉偉指出,以病種為抓手,解決上下分開。看常見病、多發病在社區、在基層;看疑難重癥在大醫院。以支付方式改革為抓手,解決急慢分開。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需要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馬曉偉表示,要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網底的作用,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關鍵是注重質量而不僅注重數量,簽約一個、履約一個、做實一個。

          在他看來,需要重點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重點人群,老年人、婦女、兒童、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對他們要給予保障。二是重點病種,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心血管疾病,將來還會包括艾滋病、結核病、地方病、職業病、精神病,對這些患者給予關心照顧和健康管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癌癥防治 看病難 分級診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色妞在线视频网址免费观看国产片 | 中文1区1区产品乱码免费 | 亚洲аv在线观看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制服中文字幕资源第十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