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9-04-06 20:35:55
科創企業什么最貴?人才。人才結構是科創企業“含研量”的直觀反映,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象征。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上證報記者全盤掃描50家科創板受理企業發現,多數企業對研發及攬才不吝重金,研發團隊成為員工中的“最強方陣”。
從行業角度看,芯片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對專業人才尤其是研發人員的依賴遠高于其他行業,因此研發團隊相對最為“龐大”。其中,晶晨股份和瀾起科技兩家芯片企業,研發人員占比分別高達81%、71%!此外,生物醫藥企業美迪西的研發人員占比也突破80%!
再設想一個場景,如果你哪天走入芯片企業樂鑫科技,千萬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學歷。這家公司到處是“學霸”,碩士及以上人員占比竟然過半!幾乎做到了“全員大學生”。
研發占大頭,學歷向上走,年齡往下移,可作為這些科創企業的員工“群像”概括語。大專打底,本科標配,碩博則是“團隊必備”,顯示出科創企業在學歷層次上的“高度”。
毫無疑問,研發投入及研發團隊的實力,是衡量受理企業“含研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作為技術驅動的典型行業,芯片企業“強者恒強”,領先企業在研發投入及技術創新上不遺余力。
比如,被稱作“中國最牛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的明星企業瀾起科技,是全球可提供從DDR2到DDR4內存全緩沖/半緩沖完整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并正積極參與DDR5 JEDEC國際標準的制定。2016年—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98億元、1.88億元和2.77億元,占營收的比例依次是23.46%、15.34%和15.74%。
幕后的研發團隊令人咋舌——截至2018年底,公司共有255名員工,研發人員達181人,占比近71%。
且慢,這還不是最厲害的!同屬芯片企業的晶晨股份,截至2018年底研發人員有619人,占公司總人數的81.13%,是50家企業中比例最高的。
因扣非后凈利潤連續三年虧損而備受關注的和艦芯片,最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達8.66億元。截至去年底,公司員工數量為3439名,有420名專職研發人員,占比12.33%,另有專業工程師1300多名。研發與技術人員合計達到了1593人,占比也高達46.32%。
同樣做芯片的晶豐明源,截至2018年底共有技術研發人員115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59.59%。
從事生物醫藥臨床前綜合研發的美迪西,多達760 人的研發團隊占到員工總數的80.94%,人員配備齊全且專業綜合素質較高。
主營智能視頻技術的當虹科技也屬于典型的人才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截至去年底研發人員有128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65.64%。公司稱,未來隨著智能視頻市場規模和公司市場份額的穩步擴大,將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的培養。
另如,鴻泉物聯、中科星圖、聚辰股份與木瓜移動,截至2018年末的研發人員數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分別達到49.29%、59%、44.76%和53.76%。
學歷向上走,年齡往下移——二者共同交織出科創企業“高智青年”的員工“群像”。
大專打底,本科標配,碩博則是“團隊必備”,科創企業在學歷層次上的“高度”,是“含研量”的又一指標。
據上證報統計,睿創微納、特寶生物、國盾量子等多家公司擁有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均超60%。其中,通信網絡安全企業恒安嘉新,員工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比達到了85.06%。
如果你覺得上述“門檻”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那么科創企業們的碩博人才 “儲量”亦不會讓你失望。
以國盾量子為例,其碩博員工合計占比高達26.67%。也就是說,你隨便在公司里閑逛時遇到的四個人中,可能就有一個拿著碩士及以上的學位證。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樂鑫科技的“學霸”屬性更是耀眼,碩士及以上人員占比竟然過半!幾乎做到了“全員大學生”,將員工高素質推向了極致。
科創企業們不僅手握大量高精尖人才,且人才的來源廣泛,分布合理,梯隊明顯。
國內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龍頭寧波容百,研發人員分布于中韓兩地。國內研發團隊定位于基礎研發、產品開發和工藝優化,韓國研發團隊則定位于前驅體、資源再生方向以及同國際鋰電池廠商等行業企業的技術交流合作。公司研發工程師中,70%以上具有碩士以上學歷。
再如,微芯生物作為一家創新藥公司,截至去年底的371名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259人,占員工總數的近七成,具有博士學位的員工13人,其中3位國家級領軍人才和2位海外高層次人才。
“年輕”是科創企業員工們的另一大標簽。按照不高于40歲的標準,你將在創鑫激光、博眾精工、樂鑫科技等不少公司“框出”超九成的員工。若以35歲為界,光峰科技35歲以下員工占比為70.4%,鴻泉物聯的這一比例為78.47%。利元亨更加 “年輕態”,公司30歲以下的員工占比高達72.12%。
從事傳媒營銷類業務的木瓜移動,可謂是青年才俊的“集聚地”。從年齡構成來看,公司45歲以上員工僅1人,36—45歲11人,占比6.36%,其他都在35歲及以下。
有趣的是,主營醫學影像與放射治療產品的貝斯達,在招股書中特別指出:“公司不乏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圖片來源:攝圖網
高學歷員工,也意味著高額的成本。在將人才提升到企業發展“助推器”位置的時候,配套的激勵措施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燃料”。
作為企業“綁定”人才的常用手段,股權激勵在科創板申報企業中被大量使用。例如,為保證技術創新相關人員具有持續創新動力,貝斯達的核心技術人員和主要技術骨干均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股份。此外,公司還建立了一套與績效相關的激勵考核機制,根據項目的完成進度、完成質量等因素對研發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并給予獎勵。
同樣,特寶生物也會根據研發項目的貢獻程度,對核心技術人員給予股權、項目等激勵措施。目前,公司所有的核心技術人員也都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比起與公司共同成長的漫長“收獲期”,“真金白銀”的高薪也必不可少,而且還必須是節節攀高。
例如,晶豐明源的職工薪酬支出正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除了人數增加的因素外,加薪也是重要原因。可以看到,公司研發人員近三年的平均薪酬分別為31.36萬元、31.36萬元和33.69萬元,年年加薪著實令人艷羨!
碩博員工“俯拾皆是”的樂鑫科技表示,未來將在綜合考慮行業薪酬水平、物價指數變化等因素的基礎上,結合公司績效情況,與員工分享公司發展的成果,為員工提供相對有競爭力的薪酬。
在人才培養機制上,晶晨股份頗有“心得”。公司表示,主要研發人員都由公司內部培養,具有豐富的研發設計經驗。公司還制定了項目績效和專利管理相關制度,設定專利申請的獎勵和階梯式的項目獎勵措施,鼓勵研發人員加大力度推進新技術研發。
與之類似的還有和艦芯片。公司稱,持續招募一流專業人才及并進行系統持續的培訓,并根據員工的業績和能力考核結果合理確定其工作崗位和級別。
安居才能樂業。威勝信息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為核心技術人員提供首期無息房貸,幫助員工實現穩定的生活環境。公司還建立了創新基金,鼓勵在技術、市場、管理等方面有創新舉措的團隊或員工,激發創新精神。
人才“年富力強”,企業才能“年少有為”。某種程度上說,科創企業的“人才圖譜”反映的正是企業的特質。“高能”、“高智”與“高獎”,共同匯聚為科創企業的 “高含研量”,“高含研量”里折射出的,是公司的創新能力、文化活力與發展未來。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林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