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28 20:27:52
5月28日,A股三大股指尾盤出現陡然拉升的異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臨近收盤,上證50突然出現快速拉升,中國中車、中國聯通、浦發銀行、中國重工等紛紛上揚。而北向資金也在尾盤突然大量流入,全天凈流入超70億元,改變了此前持續凈流出的局面。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5月28日,A股三大股指尾盤出現陡然拉升的異象,收盤全線上揚,滬指收復2900點,收盤上漲0.6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臨近收盤,上證50突然出現快速拉升,中國中車、中國聯通、浦發銀行、中國重工等紛紛上揚。而北向資金也在尾盤突然大量流入,全天凈流入超70億元,改變了此前持續凈流出的局面。
對此有私募認為,A股納入MSCI因子從5%提升至10%,于5月28日收盤后正式實施,跟蹤MSCI的被動型基金需要完成建倉,所以北向資金“返場”加持。
A股三大股指在5月28日尾盤出現陡然拉升,收盤全線上揚,滬指收復2900點,上漲0.61%,深成指上漲0.62%,滬深兩市合計成交4995億元。由日線級別來看,上證指數重心上移,當前點位已輕松越過10日均線壓制,向上方20日均線發起沖擊,反彈勢頭漸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今日,北向資金結束連續凈流出,出現凈流入現象,尤其是尾盤,北向資金突然大量涌入。最終全天北向資金凈流入達74.91億元。
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從盤面數據來看,有大資金在14:54已開始買入計劃,并在集合競價期間進場掃貨。從最后5分鐘漲幅排名中可以看出,出現尾盤跳漲的多是滬深300成分股中的大盤股,如海天味業跳漲2.27%,上海石化、春秋航空、中國聯通、中遠海控、中國中車均跳漲超1%。此外,溫氏股份、寧德時代、智飛生物等“創藍籌”也獲得大量資金買入。
對于A股市場,今天也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日子。今天收盤后,MSCI第一階段擴大納入A股的決定將正式生效,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將從5%增至10%。加上兩周前公布的新增26只成分股,A股已有263只個股入選MSCI中國大盤股指數成分。據MSCI消息,A股納入MSCI因子從5%提升至10%,于5月28日收盤后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在今日收盤前,追蹤MSCI的被動型基金需要完成建倉。
資深私募分析人士陳熙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異動走勢一般來自消息面的共振。目前是重大消息窗口期,除了大家都關注的外圍因素外,還有進入MSCI的權重增大,國內的經濟刺激政策,貨幣政策等。目前大盤在重要的技術盤整區間,處在盤整區間下沿。這個時候,多重明顯的消息利好+下沿的共振作用下,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入場契機。
近期市場處于調整狀態,而此前一直持續凈流入的北向資金近期一直持續凈流出,撤離情緒明顯,即使在5月27日,A股見底反彈,各大指數強勢收高,但仍未改變北向資金凈流出的態勢。然而今日A股三大股指尾盤陡然拉升,收盤全線上揚,卻出現了北向資金尾盤突然大量涌入。從盤后數據看,北向資金買入個股中,中國平安獲買入10.9億元,五糧液、萬科A、恒瑞醫藥、東方財富分別獲凈買入1.55億元、2.75億元、2.39億元、1.91億元。
繼富時羅素宣布將A股1097只個股納入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后,5月28日A股迎來MSCI年內首次擴容落地。有市場人士認為,盡管5月份外資呈現凈流出態勢,但A股市場主要是震蕩整理行情,市場仍然存在抵抗下跌的因素。從數據來看,北向資金的行為偏好并不對A股行情起到主導作用,更多的是一種助攻。
深圳久陽資產總經理肖紹霞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A股的市盈率很低,估值偏低是吸引外資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天尾盤北向資金凈流入超70億元與A股低估值有重要關聯。MSCI因子從5%提升到10%,跟蹤MSCI的被動基金需要進行配置,配置就是一個吸籌搶籌的過程。而北向資金返場加持,也是對于A股估值提升的認可。”
對于今日A股尾盤出現異常拉升,喬戈里資本牛曉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外資突然流入其實大部分是在集合競價階段,最可能的就是與跟蹤MSCI的被動基金有關。在跟蹤MSCI的被動基金中,必須于生效前一個交易日內,完成建倉或者加倉,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跟隨相關指數。同時,MSCI基金都是以收盤價為基準,所以尾盤集合競價發生重大變動也十分普遍。
實際上大盤經過多日的調整,外部因素導致的悲觀情緒有了很大程度的釋放,昨天在券商、銀行板塊的拉動下,大盤有了一個相對明顯的技術底部。由于現在北向資金的流動基本能實時監控到,在最后集合競價階段的入場或許是一種反跟蹤的操作手法。事實上這種操作在歷史上多有先例,如去年5月31日A股首次納入MSCI,當日外資通過滬股通買入成分股高達112.7億元,其中約20%都是在尾盤5分鐘買入。以后隨著A股在MSCI和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的比重增大,A股出現這樣的動作或許會成為常態。
星石投資組合投資經理袁廣平認為,一季度以來,在逆周期調控政策以及國際環境緩和的氛圍下,市場情緒高漲,主要股指分別出現上漲;反觀二季度,市場進入震蕩調整模式,主要股指紛紛下跌。目前受外部不確定性因素的沖擊,市場情緒有所降溫,但相比2018年,2019年的市場環境已有明顯改善,后續市場繼續調整的空間有限,長期來看仍是比較好的投資時點。
此外,也有私募分析人士表示,與被動型基金相比,MSCI和富時羅素指數帶來的主動型資金規模也十分龐大,有望達到3842億元。有可能這些外資主動型資金會在三季度重回A股,主要因為外部利空的負面影響會有所降低,同時此前推出的各項經濟刺激政策逐步顯現效果。而據招商證券測算,跟蹤MSCI指數的資金中,被動資金僅占比15%~20%(以20%比例計算),跟蹤富時羅素指數的資金中,約82.35%為被動基金。至2020年3月,兩者有望合計為A股帶來3842億元的主動型資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