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50%的利潤可以讓資本鋌而走險,那300元呢? 部分空調生產商:會虛標能效!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17 21:33:52

          近期格力舉報奧克斯引發輿論關注,虛標產品能效這一不為大眾所熟知的現象被擺上桌面。記者采訪專業人士后發現,能效虛標并非技術問題,企業追求利潤是根源。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實習編輯|湯輝    

          近日,國家七部委聯合印發《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強化對制冷行業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產品能效虛標、認證檢測作假、虛假宣傳等行為,增大制冷產品抽查力度。6月17日下午,格力電器在其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的召集下,在內部展開了學習貫徹《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的專題活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多位行業人士了解到,制冷行業的能效虛標現象一直存在。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歸根到底,空調行業的虛標主要還是自律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記者了解到,空調能效提升意味著需要企業對產品加大技術改造,使用更高效的壓縮機等更昂貴的配件,能效升級意味著成本提升,因此很多中小品牌傾向選擇“虛標能效”以節約成本、維持利潤。

          《資本論》中曾提到:“資本懼怕沒有利潤或利潤過于微小的情況。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當不同能效等級產品之間差價為300元,那也不免有部分空調廠商要動虛標能效的念頭了,畢竟一臺空調的凈利潤率也就是13%左右(格力電器2018年報數據)。

          去年中國空調用電量全球第一

          在格力電器舉報奧克斯造假引發兩大空調企業“大戰”之際,上周五(6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管局等六個部門共同印發了《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在格力電器與奧克斯“互撕”的背景下,該《方案》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記者了解到,《方案》中提到,要大幅度提高制冷產品能效標準水平,強制淘汰低效制冷產品。到2022年,家用空調、多聯機等制冷產品的市場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20%,實現年節電約1000億千瓦時。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總體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40%以上,實現年節電4000億千瓦時左右。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國家有關部門將強化對制冷家電的監督管理,包括完善監督抽查結果公布制度,將抽查檢查結果和行政處罰信息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行聯合懲戒;強化質量責任追究機制,嚴格問責追責,不符合強制性能效標準的產品由生產企業限期召回,責令情節嚴重的企業停產整頓;同時,有關部門還鼓勵消費者監督、第三方監督、企業互查等社會監督,規范市場行為,加大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了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產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國,制冷產業年產值達8000億元,吸納就業超過300萬人。分產品看,家用空調產量全球占比超過80%,電冰箱占比超過60%。我國制冷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15%以上,年均增速近20%,大中城市空調用電負荷約占夏季高峰負荷的60%,主要制冷產品節能空間達30-50%。

          空調一直有著“電老虎”之稱。今年4月,彭博新能源(BNEF)發布的一組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住宅和商業空調用電量達1932太瓦時(1太瓦時等于1萬億瓦時),中國和美國占到了其中的54%。其中中國2018年的空調用電量占全球34%,位居第一,超過美國的20%。沙特、印度和日本分列第三至五位,去年空調用電量分別占全球的8%、7%和6%。前五個國家總共構成全球空調用電需求的三分之二。

          這組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空調產品提升制冷能效迫在眉睫。

          在空調耗電量居高不下的背后,空調企業的能效虛標現象一直存在。記者了解到,能效虛標產品,在業內也叫非標機,不少企業在貼牌生產這類產品,這基本上是行業公開的“秘密”。6月17日,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能效虛標不僅在空調行業存在,在整個家電行業都不容忽視,幾乎已成行業潛規則。能效虛標的最大受害者是消費者,他們不僅花更多的錢購買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還要支付更高的電費。

          利潤誘惑下企業自律性不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造成空調行業能效虛標這個痼疾的主要原因是違法成本低、改造成本高。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空調行業的虛標主要還是自律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能效虛標主要集中在低價產品,這在各個行業其實都是普遍現象。“一般三級能效機不敢標成一級,一般是三級產品標稱二級,或者實際能效不達國家某等級標準的現象比較多。同樣功率的空調,三級能效產品與二級能效產品價格相差300元。”

          劉步塵也告訴記者,大約2011年,國家有關部門曾集中曝光一批能效虛標企業的名單,其中不乏知名大企業。“能效虛標(現象)之所以長期存在,我認為主要責任在企業,總有一些企業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同樣功率的空調,一級能效和三級能效,售價差300元至500元,若把三級能效虛標為一級能效,就可以多賣不少錢。”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張彥斌則表示,能效虛標現象肯定是存在的,但也不是業內所說的具有普遍性問題。“應該還是個別企業的個別問題,不能以此否定整個行業的自我約束能力。”

          張彥斌告訴記者,此次七部委要求到2022年,家用空調、多聯機等制冷產品的市場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要達成這一目標從技術上來說并不是太難,但確實企業需要加大技術改造,提高原材料選用的標準,這些原材料包括高效壓縮機、兩器(蒸發器和冷凝器)的用料以及鋁箔的厚度等級等。因此,要真真切切提升能效的確會造成成本大幅提升。

          劉步塵表示,要把低能效產品做到高能效,需要更先進的技術,更高標準的配件,這些自然都帶來更高的成本,因此,虛標對那些三線品牌、小品牌,頗有吸引力。這個成本主要是配件標準要求更高,必須采購等級更高的配件。

          前述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也同樣告訴記者,更高能效空調產品需要適配更高等級的壓縮機、電機、四通閥等配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近日,國家七部委聯合印發《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強化對制冷行業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產品能效虛標、認證檢測作假、虛假宣傳等行為,增大制冷產品抽查力度。6月17日下午,格力電器在其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的召集下,在內部展開了學習貫徹《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的專題活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多位行業人士了解到,制冷行業的能效虛標現象一直存在。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歸根到底,空調行業的虛標主要還是自律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記者了解到,空調能效提升意味著需要企業對產品加大技術改造,使用更高效的壓縮機等更昂貴的配件,能效升級意味著成本提升,因此很多中小品牌傾向選擇“虛標能效”以節約成本、維持利潤。 《資本論》中曾提到:“資本懼怕沒有利潤或利潤過于微小的情況。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碑敳煌苄У燃壆a品之間差價為300元,那也不免有部分空調廠商要動虛標能效的念頭了,畢竟一臺空調的凈利潤率也就是13%左右(格力電器2018年報數據)。 去年中國空調用電量全球第一 在格力電器舉報奧克斯造假引發兩大空調企業“大戰”之際,上周五(6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管局等六個部門共同印發了《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在格力電器與奧克斯“互撕”的背景下,該《方案》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記者了解到,《方案》中提到,要大幅度提高制冷產品能效標準水平,強制淘汰低效制冷產品。到2022年,家用空調、多聯機等制冷產品的市場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20%,實現年節電約1000億千瓦時。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總體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40%以上,實現年節電4000億千瓦時左右。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國家有關部門將強化對制冷家電的監督管理,包括完善監督抽查結果公布制度,將抽查檢查結果和行政處罰信息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行聯合懲戒;強化質量責任追究機制,嚴格問責追責,不符合強制性能效標準的產品由生產企業限期召回,責令情節嚴重的企業停產整頓;同時,有關部門還鼓勵消費者監督、第三方監督、企業互查等社會監督,規范市場行為,加大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了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產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國,制冷產業年產值達8000億元,吸納就業超過300萬人。分產品看,家用空調產量全球占比超過80%,電冰箱占比超過60%。我國制冷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15%以上,年均增速近20%,大中城市空調用電負荷約占夏季高峰負荷的60%,主要制冷產品節能空間達30-50%。 空調一直有著“電老虎”之稱。今年4月,彭博新能源(BNEF)發布的一組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住宅和商業空調用電量達1932太瓦時(1太瓦時等于1萬億瓦時),中國和美國占到了其中的54%。其中中國2018年的空調用電量占全球34%,位居第一,超過美國的20%。沙特、印度和日本分列第三至五位,去年空調用電量分別占全球的8%、7%和6%。前五個國家總共構成全球空調用電需求的三分之二。 這組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空調產品提升制冷能效迫在眉睫。 在空調耗電量居高不下的背后,空調企業的能效虛標現象一直存在。記者了解到,能效虛標產品,在業內也叫非標機,不少企業在貼牌生產這類產品,這基本上是行業公開的“秘密”。6月17日,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能效虛標不僅在空調行業存在,在整個家電行業都不容忽視,幾乎已成行業潛規則。能效虛標的最大受害者是消費者,他們不僅花更多的錢購買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還要支付更高的電費。 利潤誘惑下企業自律性不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造成空調行業能效虛標這個痼疾的主要原因是違法成本低、改造成本高。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空調行業的虛標主要還是自律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能效虛標主要集中在低價產品,這在各個行業其實都是普遍現象?!耙话闳壞苄C不敢標成一級,一般是三級產品標稱二級,或者實際能效不達國家某等級標準的現象比較多。同樣功率的空調,三級能效產品與二級能效產品價格相差300元?!?劉步塵也告訴記者,大約2011年,國家有關部門曾集中曝光一批能效虛標企業的名單,其中不乏知名大企業?!澳苄摌耍ìF象)之所以長期存在,我認為主要責任在企業,總有一些企業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同樣功率的空調,一級能效和三級能效,售價差300元至500元,若把三級能效虛標為一級能效,就可以多賣不少錢。”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張彥斌則表示,能效虛標現象肯定是存在的,但也不是業內所說的具有普遍性問題?!皯撨€是個別企業的個別問題,不能以此否定整個行業的自我約束能力?!?張彥斌告訴記者,此次七部委要求到2022年,家用空調、多聯機等制冷產品的市場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要達成這一目標從技術上來說并不是太難,但確實企業需要加大技術改造,提高原材料選用的標準,這些原材料包括高效壓縮機、兩器(蒸發器和冷凝器)的用料以及鋁箔的厚度等級等。因此,要真真切切提升能效的確會造成成本大幅提升。 劉步塵表示,要把低能效產品做到高能效,需要更先進的技術,更高標準的配件,這些自然都帶來更高的成本,因此,虛標對那些三線品牌、小品牌,頗有吸引力。這個成本主要是配件標準要求更高,必須采購等級更高的配件。 前述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也同樣告訴記者,更高能效空調產品需要適配更高等級的壓縮機、電機、四通閥等配件。
          能效虛標 企業自律 格力 奧克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中文字母AV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亚洲精品第一页在线 | 中文字幕另类精品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动漫精品 | 一级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