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9 21:28:08
草地貪夜蛾發生以來,中央財政緊急下撥5億元專項資金,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著力加強蟲情監測,一日一報,組織開展統防統治,指導各地加強技術指導,遴選了25種應急防治用藥進行全面防治,效果比較好,現在防治面積達到1283萬畝,蟲情擴散蔓延勢頭明顯減緩。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7月19日,農業農村部就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舉行新聞發布會。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在會上介紹,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為保供給、穩物價、增信心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但也面臨著草地貪夜蛾的侵害、非洲豬瘟疫情、農業投資增速回落等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抓好糧食生產,著力穩定‘菜籃子’產品供應,全面推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增強鄉村產業發展動能,加快農村改革步伐,統籌做好‘三農’各項工作。”他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1月,農業農村部公告草地貪夜蛾已從緬甸入侵到我國,云南、廣西均已發現蹤跡。“幺蛾子”不僅傳播快,破壞力也極強,根據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CABI報道,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個玉米種植國家中,“幺蛾子”為害造成玉米年減產830萬到2060萬噸,經濟損失高達24.8億到61.9億美元。
但魏百剛也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早稻已收獲過半,秋糧作物長勢正常,草地貪夜蛾蟲害擴散速度減緩,全年糧食豐收基礎較好。
不過他表示,下一步仍然要毫不放松抓好秋糧生產。全年糧食生產大頭在秋糧,占比達到75%左右。目前正值秋糧作物田間管理的關鍵時節,重點是防控好草地貪夜蛾和防范旱澇災害。草地貪夜蛾發生以來,中央財政緊急下撥5億元專項資金,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著力加強蟲情監測,一日一報,組織開展統防統治,指導各地加強技術指導,遴選了25種應急防治用藥進行全面防治,效果比較好,現在防治面積達到1283萬畝,蟲情擴散蔓延勢頭明顯減緩。
“農業農村部還將全力指導各地抓好秋糧的田間管理,嚴防嚴控草地貪夜蛾。”魏百剛說,目前重點是加強黃淮海等夏玉米主產區以及西南重點發生區蟲情監測和防控,努力實現“蟲口奪糧”。
豬肉是重要的“菜籃子”食品。據農業農村部監測,6月份豬肉批發市場均價每公斤21.59元,環比漲4.7%,同比高29.8%。
唐珂在近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生豬和能繁母豬的產能持續下降,豬肉市場供給偏緊的效應近期開始集中顯現。
他表示,按照生豬的生產規律,從母豬懷孕、仔豬出生,到育肥豬出欄大約需要10個月的時間,去年10月份生豬基礎產能下降,導致今年6、7月份開始,生豬供應減少問題顯現,價格持續上漲。
新時代證券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豬肉價格的上漲要從供給和需求的矛盾來解釋。根據2018年數據,全球豬肉消費量和供應量大概是1.1億噸左右,其中我國的生產量約為5400萬噸,消費量約為5500萬噸,其實我國是靠進口來平抑消費和供給的平衡,我國總的消費量和供給量占了全球的50%。
潘向東進一步闡釋,由于全球很多國家在生豬消費和生產方面都是維持弱平衡,全球生豬可供貿易量僅800萬噸左右。在潘向東看來,豬肉價格應該是處在歷史峰值上尋求平衡,在那個峰值,消費者覺得價格太高減少消費,生產者覺得養豬有豐厚的利潤加大投產,從而形成平衡。
而關于非洲豬瘟,魏百剛介紹,非洲豬瘟疫情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來共發生48起,月均發生數明顯減少,24個省(區)已經解除疫區封鎖,生豬產銷秩序正逐步恢復。
他表示,下一步,要落實好關于非洲豬瘟防控和恢復生豬生產的各項措施,特別是要落實好臨時生產救助、貸款貼息、政策性保險、用地保障等措施,重點支持種豬場和規模豬場發展生產,同步抓好牛羊肉、禽肉等替代肉品的生產,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督促各地抓好各類鮮活農產品生產,確保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