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27 18:30:00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表示,截至6月底,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均已核準開工,標志著自2015年12月以來核電項目“零審批”正式結束。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實習編輯|湯輝
核電重啟利好消息正在不斷釋放。7月26日,中國核電(601985,SH)發布公告稱,據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消息指出,截至6月底,中國核電旗下福建漳州核電項目已獲得核準,該項目將建設兩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目前,工程現場“四通一平”等準備工作已完成,施工前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正在等待國家核安全局頒發建造許可證。
在業內人士看來,項目核準也意味著華龍一號規模化建設迎來了實質性推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7月25日國家能源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表示,截至6月底,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均已核準開工,這也是官方首次正式對外公布核電項目核準的消息,標志著自2015年12月以來核電項目“零審批”正式結束。
中國核電方面稱,漳州核電項目(1、2號機組)由其控股的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負責投資、建設及運行管理。
早在今年3月18日,生態環境部公示當天受理的《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兩份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顯示,漳州核電1號機組和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計劃于2019年6月開工。從這一時間點來看,漳州核電的開工時間比預期計劃略有推遲。
隨后的4月1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在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介紹,今年會有核電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不過,雖然官方公布了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已核準開工的消息,但各個項目的開工時間并未明確。此前的7月14至19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電運行分會還組織開展了CAP1400示范工程(山東榮成)FCD前同行評估暨工程推演回訪活動。
有接近中核集團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從中國核電發布公告的時間點來看,離正式開工時間其實已經很近了,漳州核電可能會率先開工。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漳州核電項目原本規劃建設6臺AP1000核電機組,但因AP1000在國內的依托項目延期過長,在一定程度影響到部分核電項目的推進,在2017年就已將技術路線悄然換成華龍一號,而非AP1000。
最近幾年,無論是中核集團還是中廣核集團,均一直在力推華龍一號在國內實現批量化、規模化建設。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還曾提出建議稱,中國后續核電項目應優先考慮采用中國自主三代技術,盡快啟動華龍一號堆型批量建設,每年核準開工建設4-6臺華龍機組,保持平穩有序發展。
但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華龍一號”的示范項目雖然在2015年已經開工,但目前尚在建設中,按最早開工的福清5號機組來說,最快也要2020年才能建成,這也就意味著,華龍一號目前未進入商用成熟階段。在此之前,華龍一號規模化推廣不宜操之過急。
截至2018年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達到45臺,裝機容量4590萬千瓦,排名世界第三,目前還有11臺核電機組正在建設之中,但從總量上看,目前在運核電裝機規模僅占全國總發電裝機規模的2.3%,核電發電量僅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2%,遠低于10.3%的世界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三年多來國內一直未核準新商用核電機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中國政府對核電安全性更為重視,亦要求新建機組為三代核電機組。而福島核事故之后國內新建的三代核電機組由于首臺套原因,建設周期均較長,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新的核電項目的核準進度。
此前,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玉明曾對外透露,年內至少將有10臺機組獲批,并有望開建。他表示,目前有8臺機組的審批在年內較為明確,分別是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漳州核電一期兩臺機組、惠州太平嶺核電一期兩臺機組,以及采用俄羅斯VVER技術的遼寧徐大堡核電、江蘇田灣核電各兩臺機組。
在7月25日的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上,李福龍就表示,高溫氣冷堆技術的首堆示范工程已開工建設。
“現在在建的核電機組堆型主要是以壓水堆為主,而第四代高溫氣冷堆只有1臺,高溫氣冷堆固然安全,但要給其多大空間,這就需要主管部門加強核電領域的頂層設計,進一步明確我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堆型),多種技術路線共同開花固然好,但最好也能對不同機型的適用優先級進行排序。”一位核電央企高層這樣向記者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