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8 12:42:23
有機構認為,最近一個月三大國際指數先后提高A股因素納入比重,合計有望為A股帶來千億級的被動增量資金。那么,隨著三大國際指數都納入A股,哪些基金或將受益呢?
每經記者|聶虹 每經編輯|葉峰
今晨,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宣布將1099家中國A股上市公司納入標普新興市場指數BMI,9月23日起生效。自此,明晟(MSCI)、富時羅素(FTSE Russel)、標普道瓊斯(S&P Dow Jones)三大國際指數公司都已納入A股。此前,有機構認為,最近一個月三大國際指數先后提高A股因素納入比重,合計有望為A股帶來千億級的被動增量資金。那么,隨著三大國際指數都納入A股,哪些基金或將受益呢?
A股國際化進程加快
在MSCI和富時羅素分別于8月8日和24日相繼宣布提升A股納入因子之后,今日(9月8日),又一大國際指數公司——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宣布,將1099家中國A股上市公司納入標普新興市場指數BMI,且納入生效時間和富時羅素擴容生效時間都在同一天——9月23日。
根據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的計劃,此次暫不納入創業板,預計將納入的1099家中國A股中,暫定147家大盤股, 251家中盤股,701家小盤股,納入后A股在標普新興市場指數BMI中的預計權重約6.2%。
近兩年,A股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三大指數公司先后宣布納入A股因子。其中MSCI布局最早,2018年6月正式納入228只A股大盤股后,宣布2019年將分三步把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現已完成二次擴容。今年6月,富時羅素納入A股第一階段第一步正式生效,共有1097只A股入選其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初始納入因子5%,至公布二次擴容至15%,于本月23日生效。三大國際指數公司中,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雖然納入A股時間最晚,但納入股票最多,有1099只。
有基金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國際上很多投資人都是想要配置全球,而想要配置全球,A股絕對是一個巨大的不能忽視的市場,所以三大國際指數納入A股市場是一個必然的事情。其表示,短期來看,三大國際指數納入A股直接的影響是千億被動增量資金的流入,而長期來看外資持股占比提升,將改變A股的投資生態,未來機構投資者的比例肯定會更高。
哪些基金或將受益
有人認為,三大國際指數納入A股,讓國際投資者能夠享受到A股市場帶來的紅利,而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A股國際化進程中是否也潛藏著機會呢?
一般來說,有資金進出肯定比沒有資金要表現的好。因此,首先受益的肯定是被納入的個股。但目前來看,以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為例,納入的A股股票就有1099只之多。自身老股民能夠選擇“單點”,自己淘出好標的,而對市場和個股了解不多的普通投資者則可選擇“套餐”,讓基金經理為你一鍵配齊受益股。
華東地區某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成功納入以后,首先收益的肯定是上證50和滬深300。外資想要投資中國肯定也無法覆蓋中國A股全市場的股票,肯定會選最具代表性的,那目前來看,最具代表性的肯定是大盤藍籌。
因此,上證50和滬深300的指數基金或許又將迎來一波機會。實際上,這兩大指數都是基金公司布局較多的產品。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全市場共有滬深300指數基金超百只(A\C份額分別計算),上證50的指數基金也有超20只,種類從普通的被動指數基金、增強指數、ETF及其聯接、Smart Beta……款式繁多。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下今年以來收益前五的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基金,僅供參考。
此外,相關主題基金也將是關注重點。由于A股入摩最早,因此當前MSCI中國A股概念主題基金最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當前MSCI中國A股主題指數基金數量已近50只(A\C分別計算),跟蹤指數從MSCI中國A股、MSCI中國A股國際通及其SmartBeta指數不等,有純被動也有增強,有場外也有場內。
相比之下,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斯中國A股概念基金則略遜一籌,且跟蹤的指數其實并沒有覆蓋到全部受益股。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富時中國A股主題指數僅有7只,跟蹤的不是富時中國A50指數就是富時中國A-H50。而標普道瓊斯中國A股概念基金則勉強算是有5只,跟蹤的標普滬港深中國增強價值指數、標普中國A股低波紅利指數、標普中國A股紅利機會指數和標普中國A股質量價值指數。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三大國際指數納A的進程深入,可能會像MSCI一樣布局更多相關的主題基金。
下面,為大家列舉下這三大國際指數中國A股概念主題基金今年來表現最佳的十只的產品。
9月23日,標普道瓊斯納A和富時羅素擴容生效,市場反應如何?拭目以待。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