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8 20:16:50
每經記者|潘婷 每經編輯|廖丹
日前,廣東省公安廳發布消息,粵港澳三地警方在9月10日至11日同步開展第一次統一清查行動。行動期間,廣州、深圳、佛山、惠州、東莞等地公安機關緊盯“套路貸”等新型涉黑涉惡犯罪,成功打掉“套路貸”犯罪團伙1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40余人,破獲刑事案件20余起,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逾9300萬元。
今年以來全國范圍內嚴打“套路貸”。
據湖北日報消息,自6月13日公安部部署開展“云劍”專項打擊行動以來,湖北省公安機關全力壓發案、多破案、追逃犯,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態勢,消除在逃人員社會隱患。截至9月5日,全省共抓獲目標逃犯2795名,打掉電信詐騙窩點110個、民族資產類詐騙團伙22個,立案偵辦“套路貸”案件85起,凍結扣押各類資金10億余元。
9月11日,杭州市公安局舉行新聞通報會,通報今年以來組織開展打擊“套路貸”(現金貸)犯罪案件行動成果。7月份以來,杭州警方先后對多個“現金貸”類套路貸犯罪團伙實施集中收網,搗毀“現金貸”類套路貸犯罪團伙8個,抓獲違法犯罪人員300余名,其中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40余名,關停“現金貸”類套路貸犯罪APP60余個、端掉犯罪窩點19個,凍結涉案資金、資產約7600余萬元,有效震懾了此類犯罪的囂張勢頭。
9月3日,公安部在河南鄭州召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套路貸”犯罪工作推進會。據了解,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共偵辦“套路貸”團伙案件189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651人,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8790起,查扣涉案資產161.76億元。同時公布了十大典型案例,涉及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南等省。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發布《關于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應依法嚴懲“套路貸”犯罪。
同時,對“套路貸”進行了明確定義:是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簽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制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并借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采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
實踐中,“套路貸”的常見犯罪手法和步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制造民間借貸假象;制造資金走賬流水等虛假給付事實;故意制造違約或者肆意認定違約;惡意壘高借款金額;軟硬兼施“索債”。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