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經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經濟 > 正文

          借力中新項目引資源 重慶欲打造國際金融中心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0 12:22:08

          從2008年提出要建成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到今年提出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11年間,重慶在金融領域的小目標也幾經升級,視野更廣、波及范圍更闊。

          每經記者|鄢銀嬋    每經編輯|張海妮    

          10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鄢銀嬋 攝

          2個月以前,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重慶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編制項目的競爭性磋商采購文件,透露出新的野心: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具體為“立足西部、面向東盟”的國際金融中心。

          事實上,近年來重慶對金融領域頗為重視,建設目標也在不斷變化,從“長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到“內陸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再到“西部金融中心”,以及目前的“國際金融中心”,字里行間有細微差別,背后則是其越來越強的底氣。

          底氣一方面來源于政策,今年8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三條主通道中以重慶為起點的占兩條,三個重要樞紐重慶也占了一個;另外一方面則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帶來的金融引流,該項目運營3年多來,所簽約項目中金融類項目金額占比超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第二點,重慶正有意繼續放大這一優勢。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0月9日對外發布,其計劃于11月4日舉辦“2019中新金融峰會”,構建國際金融交流合作平臺。

          金融目標升級

          重慶對金融領域的重視,早已被外界熟知。從2008年提出要建成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到今年提出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11年間,重慶在金融領域的小目標也幾經升級,視野更廣、波及范圍更闊。

          今年8月,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重慶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編制項目的競爭性磋商采購文件,將其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公開化。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重慶官方也屢次向外界透露出對金融領域的重視。

          比如,在“2019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里,涉及促進金融業發展的內容較多,包括加強中新、渝港金融合作;加快探索陸上貿易規則,爭取更多金融開放試點政策落地;提升解放碑金融集聚區功能,加快推進江北嘴金融核心區及中新金融科技示范區等。

          又如,去年11月出臺的《重慶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建設方案》,也對重慶金融業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推動國際知名期貨交易所來渝設立指定期貨交割庫,探索建立煤炭、礦石、鋼材、木材、鋁材、塑料粒子、咖啡等大宗商品期貨交易中心。依托果園港多式聯運示范基地,建設大宗散貨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和大宗商品交收(交割)倉庫、堆場。依托西部物流園,建設工業原材料的大宗商品集采平臺和交易市場。

          “重慶提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屬于水到渠成。”重慶市社會科學院一位學者認為,這幾年重慶的金融目標幾經變化,如今的國際金融中心目標背后也有著區位和政策的支撐。

          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了重慶的交通樞紐地位。三條主通道,即重慶、成都分別經貴陽、懷化、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的三條鐵路運輸線路,重慶占其二。

          這意味著,在中國西部地區跟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往來中,處于長江經濟帶和陸海新通道連接點的重慶,已經搶占先機。

          另外一方面,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于2015年啟動,項目以重慶為運營中心。而放眼整個亞洲,新加坡是靠航運與金融崛起的,金融領域也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雙方確定的首要合作領域,重慶在向中國國家部委爭取的64條創新政策中,金融領域有29條。

          在上述因素的合力下,重慶計劃進一步放大優勢。

          構建中新金融交流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放大優勢的一個突破點就在于構建中新金融交流合作平臺。

          10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了其計劃于11月4日~5日在重慶舉行2019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金融峰會,商務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新加坡金融監管局相關政府人士和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國內各大股份制銀行、上交所、深交所、人保集團、絲路基金、新加坡交易所、新加坡淡馬錫、新資銀行和摩根大通等均會參與。

          事實上,中新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運行以來,金融方面的突破一直是最大亮點。

          今年3月,重慶市中新項目管理局披露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落地3年多來,共簽約156個合作項目,總金額逾224億美元,其中金融領域74個項目,總金額151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以來,重慶便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僅今年就有自貿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金融試點、自貿區資本項目的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等外匯管理改革試點。“目前,新加坡已經成為重慶第三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地域。”重慶銀保監局相關人士透露。

          “我們之前分別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交易所簽署了《深化中新示范項目金融服務與合作備忘錄》和《推動資本市場融合發展合作備忘錄》,前者在跨境投融資、金融科技與創新、陸海新通道數字化、搭建合作交流平臺等方面開展合作,為探索創新‘點對點’的跨境金融監管合作機制邁出重要一步;后者則聚焦于促進兩地資本流通等。”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袁衛表示。

          而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上,金融領域的突破也屢上頭條,比如首單鐵路提單運單的國際信用證結算、鐵海聯運的國際提單的國際信用證結算等。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雖然運營中心設在重慶,但目標卻是提升整個西部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進而催化和帶動整個西部地區乃至更廣泛區域的開放發展。為此,還創新建立了跨區域金融合作機制,擴大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并優先采用人民幣結算,今年前8個月,重慶與東盟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到了51.4億元,同比增長48.7%。

          以首單鐵路提單運單的國際信用證結算為例,以往按國際慣例只有海運提單被賦予貨權融資功能,鐵路運單沒有貨權也不能融資,而內陸地區以鐵路貨運為主,鐵路運單被賦予融資功能后,內陸的物流企業在融資結算模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0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鄢銀嬋攝 2個月以前,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重慶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編制項目的競爭性磋商采購文件,透露出新的野心: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具體為“立足西部、面向東盟”的國際金融中心。 事實上,近年來重慶對金融領域頗為重視,建設目標也在不斷變化,從“長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到“內陸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再到“西部金融中心”,以及目前的“國際金融中心”,字里行間有細微差別,背后則是其越來越強的底氣。 底氣一方面來源于政策,今年8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三條主通道中以重慶為起點的占兩條,三個重要樞紐重慶也占了一個;另外一方面則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帶來的金融引流,該項目運營3年多來,所簽約項目中金融類項目金額占比超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第二點,重慶正有意繼續放大這一優勢。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0月9日對外發布,其計劃于11月4日舉辦“2019中新金融峰會”,構建國際金融交流合作平臺。 金融目標升級 重慶對金融領域的重視,早已被外界熟知。從2008年提出要建成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到今年提出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11年間,重慶在金融領域的小目標也幾經升級,視野更廣、波及范圍更闊。 今年8月,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重慶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編制項目的競爭性磋商采購文件,將其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公開化。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重慶官方也屢次向外界透露出對金融領域的重視。 比如,在“2019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里,涉及促進金融業發展的內容較多,包括加強中新、渝港金融合作;加快探索陸上貿易規則,爭取更多金融開放試點政策落地;提升解放碑金融集聚區功能,加快推進江北嘴金融核心區及中新金融科技示范區等。 又如,去年11月出臺的《重慶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建設方案》,也對重慶金融業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推動國際知名期貨交易所來渝設立指定期貨交割庫,探索建立煤炭、礦石、鋼材、木材、鋁材、塑料粒子、咖啡等大宗商品期貨交易中心。依托果園港多式聯運示范基地,建設大宗散貨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和大宗商品交收(交割)倉庫、堆場。依托西部物流園,建設工業原材料的大宗商品集采平臺和交易市場。 “重慶提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屬于水到渠成。”重慶市社會科學院一位學者認為,這幾年重慶的金融目標幾經變化,如今的國際金融中心目標背后也有著區位和政策的支撐。 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了重慶的交通樞紐地位。三條主通道,即重慶、成都分別經貴陽、懷化、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的三條鐵路運輸線路,重慶占其二。 這意味著,在中國西部地區跟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往來中,處于長江經濟帶和陸海新通道連接點的重慶,已經搶占先機。 另外一方面,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于2015年啟動,項目以重慶為運營中心。而放眼整個亞洲,新加坡是靠航運與金融崛起的,金融領域也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雙方確定的首要合作領域,重慶在向中國國家部委爭取的64條創新政策中,金融領域有29條。 在上述因素的合力下,重慶計劃進一步放大優勢。 構建中新金融交流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放大優勢的一個突破點就在于構建中新金融交流合作平臺。 10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了其計劃于11月4日~5日在重慶舉行2019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金融峰會,商務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新加坡金融監管局相關政府人士和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國內各大股份制銀行、上交所、深交所、人保集團、絲路基金、新加坡交易所、新加坡淡馬錫、新資銀行和摩根大通等均會參與。 事實上,中新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運行以來,金融方面的突破一直是最大亮點。 今年3月,重慶市中新項目管理局披露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落地3年多來,共簽約156個合作項目,總金額逾224億美元,其中金融領域74個項目,總金額151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以來,重慶便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僅今年就有自貿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金融試點、自貿區資本項目的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等外匯管理改革試點。“目前,新加坡已經成為重慶第三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地域。”重慶銀保監局相關人士透露。 “我們之前分別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交易所簽署了《深化中新示范項目金融服務與合作備忘錄》和《推動資本市場融合發展合作備忘錄》,前者在跨境投融資、金融科技與創新、陸海新通道數字化、搭建合作交流平臺等方面開展合作,為探索創新‘點對點’的跨境金融監管合作機制邁出重要一步;后者則聚焦于促進兩地資本流通等。”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袁衛表示。 而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上,金融領域的突破也屢上頭條,比如首單鐵路提單運單的國際信用證結算、鐵海聯運的國際提單的國際信用證結算等。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雖然運營中心設在重慶,但目標卻是提升整個西部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進而催化和帶動整個西部地區乃至更廣泛區域的開放發展。為此,還創新建立了跨區域金融合作機制,擴大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并優先采用人民幣結算,今年前8個月,重慶與東盟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到了51.4億元,同比增長48.7%。 以首單鐵路提單運單的國際信用證結算為例,以往按國際慣例只有海運提單被賦予貨權融資功能,鐵路運單沒有貨權也不能融資,而內陸地區以鐵路貨運為主,鐵路運單被賦予融資功能后,內陸的物流企業在融資結算模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重慶 金融中心 金融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伊香蕉大综综综合久久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