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7 19:26:27
今天滬市僅僅成交1361億元,創下春節之后的地量。我們不免要問,A股市場的活躍資金都去哪兒了?達哥認為,地量說明現在的市場行情真的是有點冷;冷下來的市場,可操作性也就大幅降低了。但是,如果樂觀來看,每當地量出現之后,往往也就意味著變盤即將來臨。因為地量一般都出現在行情的階段性低點,而天量則出現在行情的階段性高點。所以現在地量并沒有什么好怕的,最怕的是持續地量。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天的行情,實在是令人昏昏欲睡。指數全天波動極小,滬指最高2986點,最低2969點,上下波動不到20點,最終小跌1.38點,以2977.33點報收,振幅僅僅只有0.58%。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滬市僅僅成交1361億元,創下春節之后的地量。我們不免要問,A股市場的活躍資金都去哪兒了?成交地量背后的玄機何在?地量之后,市場格局又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今天,消息面相對是比較平靜的。官方公布了央企前三季度成績單,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央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2.1萬億元,同比增長5.3%;累計實現凈利潤10567億元,同比增長7.4%,效益增幅比1-8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兩個月回升,企穩跡象明顯。分行業來看,發電、建筑、交通運輸、軍工、機械等行業凈利潤增幅較快。
單從數據來看,凈利潤同比增長7.4%,而且連續兩個月回升,這個成績單還是不錯的。不過,央企只是國民經濟的一部分,央企的成績單,也并不完全代表整個經濟的發展狀況。同時,央企主要涉及到的行業領域,也大多是傳統領域,新經濟所占的比重并不突出。所以,這個數據也并未引起市場多大的反應。
個股方面,市場熱點依舊非常散亂,漲停個股數量和跌停個股數量都明顯減少,這也是造成指數波動極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今天市場也并非完全沒有亮點,一些權重指標股的表現還是讓人看到一些希望。今天,中國平安上漲1.26%,全天成交56.8億元,是兩市成交額最大的個股。同時,中國平安股價也逼近9月份的高點,一旦后市創出新高,對大盤的帶動作用還是不容忽視。
另外,貴州茅臺昨天因為三季報低于預期調整一天之后,今天恢復上漲,長期趨勢依舊維持。此外,其他金融股整體表現也都還算比較穩定。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每天及時閱讀達哥的股市投資手記。
今天,關鍵的一個問題是成交額太低,滬市僅僅成交1361億元,創下2月2日以來的地量。也就是說,這是今年春節之后成交額最低的一天。
照理說,市場不應該如此清淡。此前,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就是中美經貿問題,但這個因素現在似乎已經逐漸不再是問題。但為何國慶假期之后,僅僅反彈了一周,行情突然就疲軟了呢?之前還比較活躍的游資熱錢,都到哪兒去了呢?
身邊不少朋友都有這樣的疑惑,私募、游資、公募、險資似乎都不怎么主動買票了。每天,最活躍的一類資金,依然是北向資金。就今天這種低迷的行情,北向資金依然凈買入了20多億元。如果拋開北向資金的交易,成交額就更小了。
那么地量之后,市場格局又可能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我想,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地量說明什么問題。大家既然都不愿意交易了,有些朋友幾乎連交易軟件都不愿意打開,新股都忘了申購,其實說明了當前市場的賺錢效應太差,市場的吸引力大幅降低,這才導致了地量的出現。所以,地量也就證明,現在的市場行情真的是有點冷;冷下來的市場,可操作性也就大幅降低了。
但是,如果樂觀來看,每當地量出現之后,往往也就意味著變盤即將來臨。因為地量一般都出現在行情的階段性低點,而天量則出現在行情的階段性高點。所以,我認為現在地量并沒有什么好怕的,最怕的是持續地量,低迷的交易還會維持多長時間,這才是難熬的行情。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每天及時閱讀達哥的股市投資手記。
滬指三連陰了,我個人認為,短期要想放量重拾升勢,這個難度并不小。而且,現在的觀望氛圍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劇,因為下周新股發行將會出現井噴,這對二級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而這個問題,達哥今天早上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的早評文章中已經提示過大家。
據披露,目前滬深交易所的新股發行已經安排到了11月5日。而下個交易周(10月21日~25日),已經安排的新股申購多達17只,而且是每天都能打新。
其中,下周一有2只新股,下周二有3只新股申購,下周三最少,只有1只新股,下周四則有4只新股。下周五最多,達到7只新股。
值得注意的是,這17只新股中,只有3只新股是登陸主板或創業板的公司,其余14只全是科創板新股。也就是說,下周,科創板將迎來一次新股擴容,打新盛宴又將開啟。如果沒有什么好的行情的話,下周就安心打新吧。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9年10月17日
今日倉位:六成
明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