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觀察

          每經網首頁 > 商業觀察 > 正文

          輾轉16年,新加坡大佬圓夢延安!

          2019-10-25 16:35:30

           
          ▲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一名新加坡人,不遠萬里,將準備上市的公司遷到延安,這是怎樣的精神?

          藍偉光給出了答案。

          這位新加坡籍華人控股的三達膜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數日前通過上市審核,或將成為陜西第三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事實上,從2003年初次登陸新加坡資本市場,到輾轉陜北延安,十六年間,三達膜三度沖刺資本市場,其間走過了怎樣的歷程?背后操盤的藍偉光,又是怎樣一位人物?

          于陜西地方政府、地方企業而言,三達膜的幾番運作,又有哪些可資借鑒之處?

          01

          十六年前的2003年6月,遠在東南亞的新加坡股票市場,一只新股上市。

          這只名為“新達科技”的股票,全稱為新達科技有限公司,共有4億股票,發行價0.44新元/股。

          彼時的外匯行情是,0.44新元大約相當于2元人民幣。

          股票的大股東為藍偉光與陳霓夫婦,兩人合計持股75%,社會公眾持股25%。

          新股上市,科技概念,廣闊市場……

          倘若放在A股,這樣的股票,也許不時被股民炒作幾番。甚至,創出新高也未可知。

          但在新加坡,新達科技的股價卻長期低迷。

          大股東難掩失望之情——退市!

          原因很明晰。

          大股東認為,新達科技主要業務集中于中國,新加坡市場對其研究覆蓋不足。這導致股票交投量低,股價長期低迷,不能真實反映新達科技的市場價值。

          相比之下,同一時期,境內的資本市場則實現了快速健康地發展。

          此話不假。

          從2005年6月的低點998點開始,上證指數醞釀多年的力量開始逐步爆發。那是A股難得一遇的大牛市。

          大牛市一口氣上漲兩年多,創下6124點歷史高點,至今難以超越。

          看著滬指大漲,再看看長期低迷的新達科技,怎能接受?

          從長期發展戰略考慮,新達科技選擇從新加坡退市,籌劃境內整體上市。

          因此,上市八年后的2011年6月,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正式同意新達科技退市。

          不過,資本市場,豈是想來就來?更何況,誰能保證,國外退市后,就一定能在國內上市?

          02

          既然對新加坡股價不滿,且早已計劃境內上市,提早準備亦是必然。

          2005年3月1日,三達膜的前身,三達(廈門)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設立。由三達膜科技、新加坡三達膜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100萬美元。

          其業務,專注于膜材料研發、膜組件生產、膜軟件開發、膜設備制造、膜系統集成和膜技術應用。

          簡而言之,它構建了一條涵蓋“膜材料-膜組件-膜設備-膜軟件-膜應用”的膜產業鏈。產品應用于食品飲料,醫藥化工,生物發酵,水質凈化,環境保護等多個行業。

          這是一家含有新加坡資金的企業。

          待新加坡那邊退市后,境內上市的步驟更加緊湊。2012年6月,三達環境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彼時的發起人,分別為新加坡三達膜、清源中國、易勵投資、程捷投資和岷佳投資。其中,新加坡三達膜控股58.85%。

           
          ▲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這是三達膜上市的第一步,也是大股東的重要一步。

          1964年出生的藍偉光,是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化學博士。此時他已48歲,距新加坡首次上市,已近10年。距他與妻子加入新加坡國籍,已15年。

          除了商人身份,藍偉光還在大學任職。1985年至1991年,他任集美大學助教;自1997年至今歷任廈門大學副教授、教授。

          妻子陳霓小他兩歲,同為新加坡國籍,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陳霓歷任集美大學助理實驗師、新加坡國立大學實驗師。自2003年至今任新達科技董事,自2005年至2012年6月任三達環境董事等職務。

          打拼這些年,對境內上市,期盼日久。

          然而,功虧一簣。2017年12月,證監會發審委否決了三達膜的首發申請。

          至此,三達膜的第二次IPO沖刺,以失敗告終。

          03

          不過,這未能阻擋三達膜的卷土重來。

          早在被否前的2017年2月,三達膜已由延安市寶塔區引進,在寶塔區投資設廠。

          誰也未曾料想,從此,三達膜竟然與延安結下不解之緣。

          延安與三達膜的合作不斷加深,其中,延安膜谷·陜北水鄉項目便是一例。

          該項目計劃為延安十三個縣區200萬人,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免費提供真凈水裝置,建設真凈水示范項目與樣板工程。

          率先入駐延安膜谷的三達膜,將在延安新區建設一條年產120萬支納濾芯的生產線,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

          此外,據《延安日報》報道,三達膜正在執行延安新區一體化污水應急處理項目,延大新校區污水處理廠,延安新區直飲水項目,延安市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項目……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期間,三達膜在資本市場的進展,也柳暗花明。

          2018年9月,三達膜由廈門搬遷至延安,落戶寶塔區。一年后,借助科創板的東風,三達膜過會。

          三達膜,三沖刺。由境外到境內,由省外再到省內,不僅過程漫長,而且頗富戲劇性。

          此番經歷,對陜西眾多后備上市企業,也值得參考。

          就全省層面而言,陜西已初步遴選100家后備企業。當西部超導、鉑力特、三達膜陸續成為科創板上市公司后,其它企業的推進步伐亦在進行。但其難度,自然不可小視。

          再以西安市來看。西安的“龍門計劃”,要求在2021年打造100家上市公司,壓力也不可謂不大。

          雖然艱難,但也恰恰是一次契機。

          沖刺途中,一次不成,不妨再來一次;沖刺不成,借殼再試;上主板不成,轉戰科創板……

          只要運作得當,陜西上市公司數量較少的局面終將被改變,何樂不為。

          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辦法總是有的……

          (實習生綦源楚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 師安鵬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一名新加坡人,不遠萬里,將準備上市的公司遷到延安,這是怎樣的精神? 藍偉光給出了答案。 這位新加坡籍華人控股的三達膜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數日前通過上市審核,或將成為陜西第三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事實上,從2003年初次登陸新加坡資本市場,到輾轉陜北延安,十六年間,三達膜三度沖刺資本市場,其間走過了怎樣的歷程?背后操盤的藍偉光,又是怎樣一位人物? 于陜西地方政府、地方企業而言,三達膜的幾番運作,又有哪些可資借鑒之處? 01 十六年前的2003年6月,遠在東南亞的新加坡股票市場,一只新股上市。 這只名為“新達科技”的股票,全稱為新達科技有限公司,共有4億股票,發行價0.44新元/股。 彼時的外匯行情是,0.44新元大約相當于2元人民幣。 股票的大股東為藍偉光與陳霓夫婦,兩人合計持股75%,社會公眾持股25%。 新股上市,科技概念,廣闊市場…… 倘若放在A股,這樣的股票,也許不時被股民炒作幾番。甚至,創出新高也未可知。 但在新加坡,新達科技的股價卻長期低迷。 大股東難掩失望之情——退市! 原因很明晰。 大股東認為,新達科技主要業務集中于中國,新加坡市場對其研究覆蓋不足。這導致股票交投量低,股價長期低迷,不能真實反映新達科技的市場價值。 相比之下,同一時期,境內的資本市場則實現了快速健康地發展。 此話不假。 從2005年6月的低點998點開始,上證指數醞釀多年的力量開始逐步爆發。那是A股難得一遇的大牛市。 大牛市一口氣上漲兩年多,創下6124點歷史高點,至今難以超越。 看著滬指大漲,再看看長期低迷的新達科技,怎能接受? 從長期發展戰略考慮,新達科技選擇從新加坡退市,籌劃境內整體上市。 因此,上市八年后的2011年6月,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正式同意新達科技退市。 不過,資本市場,豈是想來就來?更何況,誰能保證,國外退市后,就一定能在國內上市? 02 既然對新加坡股價不滿,且早已計劃境內上市,提早準備亦是必然。 2005年3月1日,三達膜的前身,三達(廈門)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設立。由三達膜科技、新加坡三達膜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100萬美元。 其業務,專注于膜材料研發、膜組件生產、膜軟件開發、膜設備制造、膜系統集成和膜技術應用。 簡而言之,它構建了一條涵蓋“膜材料-膜組件-膜設備-膜軟件-膜應用”的膜產業鏈。產品應用于食品飲料,醫藥化工,生物發酵,水質凈化,環境保護等多個行業。 這是一家含有新加坡資金的企業。 待新加坡那邊退市后,境內上市的步驟更加緊湊。2012年6月,三達環境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彼時的發起人,分別為新加坡三達膜、清源中國、易勵投資、程捷投資和岷佳投資。其中,新加坡三達膜控股58.85%。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這是三達膜上市的第一步,也是大股東的重要一步。 1964年出生的藍偉光,是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化學博士。此時他已48歲,距新加坡首次上市,已近10年。距他與妻子加入新加坡國籍,已15年。 除了商人身份,藍偉光還在大學任職。1985年至1991年,他任集美大學助教;自1997年至今歷任廈門大學副教授、教授。 妻子陳霓小他兩歲,同為新加坡國籍,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陳霓歷任集美大學助理實驗師、新加坡國立大學實驗師。自2003年至今任新達科技董事,自2005年至2012年6月任三達環境董事等職務。 打拼這些年,對境內上市,期盼日久。 然而,功虧一簣。2017年12月,證監會發審委否決了三達膜的首發申請。 至此,三達膜的第二次IPO沖刺,以失敗告終。 03 不過,這未能阻擋三達膜的卷土重來。 早在被否前的2017年2月,三達膜已由延安市寶塔區引進,在寶塔區投資設廠。 誰也未曾料想,從此,三達膜竟然與延安結下不解之緣。 延安與三達膜的合作不斷加深,其中,延安膜谷·陜北水鄉項目便是一例。 該項目計劃為延安十三個縣區200萬人,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免費提供真凈水裝置,建設真凈水示范項目與樣板工程。 率先入駐延安膜谷的三達膜,將在延安新區建設一條年產120萬支納濾芯的生產線,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 此外,據《延安日報》報道,三達膜正在執行延安新區一體化污水應急處理項目,延大新校區污水處理廠,延安新區直飲水項目,延安市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項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期間,三達膜在資本市場的進展,也柳暗花明。 2018年9月,三達膜由廈門搬遷至延安,落戶寶塔區。一年后,借助科創板的東風,三達膜過會。 三達膜,三沖刺。由境外到境內,由省外再到省內,不僅過程漫長,而且頗富戲劇性。 此番經歷,對陜西眾多后備上市企業,也值得參考。 就全省層面而言,陜西已初步遴選100家后備企業。當西部超導、鉑力特、三達膜陸續成為科創板上市公司后,其它企業的推進步伐亦在進行。但其難度,自然不可小視。 再以西安市來看。西安的“龍門計劃”,要求在2021年打造100家上市公司,壓力也不可謂不大。 雖然艱難,但也恰恰是一次契機。 沖刺途中,一次不成,不妨再來一次;沖刺不成,借殼再試;上主板不成,轉戰科創板…… 只要運作得當,陜西上市公司數量較少的局面終將被改變,何樂不為。 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辦法總是有的…… (實習生綦源楚對本文亦有貢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视频欧美日韩一区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站 | 先锋资源视频在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