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9 22:48:47
每經評論員 陳旭
11月15日凌晨,中國男足在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40強賽上,以1比2不敵敘利亞隊。賽后國足主教練里皮毫無征兆地提出辭職,此事竟然在微博熱搜榜單上超越國足輸球,成為最受球迷關注的焦點。
有很多球迷指責里皮,認為輸球之后一走了之,留下一個爛攤子,顯得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有失一代名帥的風度。
不過也有聲音表達出完全相反的意見——里皮在賽后新聞發布會上刻意強調“我的年薪很高”;在1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里皮重申,已無法回報中國的信任,不喜歡賺不該拿的錢……這恰恰是勇于擔責的表現——拿著這么高的薪水,就要取得與之相符的成績!
而根據2016年10月里皮首次擔任國足主教練時的媒體報道,里皮團隊稅后年薪是2000萬歐元,不過其中超過四分之三的“大頭”是由廣州恒大出資,原因是里皮同時還兼任恒大足球學校的顧問。
除了薪水,里皮的辭職,讓原本就飽受質疑的“高薪外聘洋帥”,再次引發爭議。很多人在問,高水平的洋帥請了,錢也花了,從足協到教育部、再到地方,對足球都更加重視了,為什么中國足球就發展不起來?
里皮賽后新聞發布會上的“吐槽”雖然略顯情緒性,但無疑也擊中了中國男足最核心、最深層的問題之所在:球員在場上“害怕”、沒有斗志、不能連續傳球、不能踢出訓練的內容……
這是中國男足極度缺乏自信心!而自信心是建立在技術的基礎之上的。而好的苗子,必須有好的群眾基礎。
在網友頻頻發出“近14億人口挑不出11個能踢好球的人”這類吐槽時,有多少人認真思考過,中國男足歷年來糟糕的表現,與本身長期落后的場地設施建設以及由此帶來的參與人數嚴重不足息息相關。曾經有過一個笑話,本世紀初,當時的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訪問中國,時任中國足協主席閻世鐸在介紹中國足球發展狀況時說,“我們有2000多名注冊在冊的職業足球運動員”。布拉特聽了翻譯接過話說:“20萬?太少!”原來布拉特他老人家把2000名聽成了20萬。當然,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人數已今非昔比,而且恒大足球隊還拿過亞冠。但是,國足的“不爭氣”,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說過的,中國的足球場搞不上去,中國的足球也很難搞上去。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下發《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明確提出計劃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若干示范城市,對新建11人制、5人制、7人制(8人制)社會足球場予以補助。通知規定,對新建11人制標準足球場,每個球場補助200萬元;對新建5人制、7人制(8人制)足球場,每個球場補助不超過100萬元。
圍繞中國是否應該聘請洋帥,未來或許還會存在爭論,但這樣一個共識應該基本能夠形成——造成中國足球困難現狀最深層的問題是參與人數少,其中足球場地等基礎設施的嚴重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6年前筆者在香港旅游時,曾在傍晚時分經過維多利亞公園,只見里面若干個7人制球場里燈光閃耀,大大小小不同年紀的數支隊伍激戰正酣。要知道,這里可是人多地少的港島,而且公園恰好毗鄰寸土寸金的銅鑼灣,后者的商鋪單位面積租金連續多年雄踞全球第一,把紐約第五大道、東京銀座和上海南京路都拋在了身后。
即便是這樣,特區政府依然為居民運動健身與休閑留出了足夠的公共空間。無論你是中環的投行精英,還是金鐘或灣仔的公務員,都可以在下班以后脫下制服,到綠茵場上盡情揮灑汗水。
與之相比,內地多數城市在運動場等公共設施上的投入是明顯不足的。或許有人會說,現在內地城市發展神速,土地資源越發稀缺,用來作為球場會不會太過“可惜”或者“浪費”。但如果土地資源更稀缺、市場化程度更高的香港都能做得到的公共投入,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還是那句老話,中國足球要發展,請洋帥引入先進的足球理念固然重要,但不能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畢竟真正的治本之策還是要讓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能夠進入球場。
這又回到了“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的話題上來。客觀上來說,近些年來,在城市踢球的娃娃是在增加的。筆者也有朋友從事少年足球訓練事業,從朋友處傳來的信息看,這個行業的競爭已經可以用“慘烈”來形容,甚至有幼兒園園長不堪其擾。然而,遺憾的是,朋友感慨地說:大部分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踢球,到了小學四年級就戛然而止,因為小升初的壓力已經來臨……
與日本的高中聯賽萬人空巷相比,我們的校園足球、各級聯賽水平、賽事組織能力相差太遠太遠。沒有根的足球,哪來的技術?沒有技術的球員,哪來的自信?
當然,我們也看到,最新一屆足協,基本是專業人士擔任要職,真正把專業的事交給了專業的人;發改委在補貼足球場;教育部也在和足協努力發展校園足球……各種積極因素正在增加。
錢花了,各種努力也在進行。剩下的,只有等待積淀。等待各種制度的完善,讓我們的“學霸”也敢踢球,也能成為“球霸”;等待我們的校園足球風生水起;等待我們的各級聯賽如火如荼。等到有一天中國足球有了乒乓球、羽毛球那樣的群眾基礎,金字塔底座有了雄厚的根基,到那時又何愁選不出11個能踢得好的球員,又何至于到海外遍尋名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