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2 17:25:24
據農業農村部介紹,近期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首次止降回升,生豬存欄降幅進一步收窄。從多項積極因素判斷,當前全國生豬產能下滑已基本見底,年底前存欄有望止降回升,照此趨勢發展,在疫情防控持續推進和疫情穩定的情況下,明年上半年生豬生產總體上將進一步好轉。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11月22日,農業農村部就10月份生豬生產形勢舉行例行發布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目前全國生豬生產整體上進入了止降回升的轉折期,生豬存欄環比降幅進一步收窄,能繁母豬存欄開始止降回升,規模養殖場生產恢復進一步加快,各項生產指標都在好轉,供需矛盾有所緩解。進入11月份,生豬價格也有所回落。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在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強化生產調度和指導服務、組織開展屠宰企業凍肉庫存摸底等措施,促進生豬生產加快恢復。
新聞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發展生產是保供穩價的基礎。隨著扶持生豬生產各項利好政策的落實落地,加上市場行情看好,養殖戶補欄增養的積極性明顯提升。
楊振海介紹,10月份生豬生產主要指標都出現了積極的變化。
首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首次止降回升。10月份,能繁母豬環比增長0.6%,這是自去年4月份以來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首次增長。“這個信號是非常強的。”
其次,全國規模養豬場生豬生產持續較快恢復。10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5%;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4.7%。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全口徑統計一共有1.3萬家,規模豬場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
再次,全國生豬存欄降幅進一步收窄。10月份,全國生豬存欄環比降幅是0.6%,與8月份、9月份相比,分別收窄了9.2和2.4個百分點。
此外,全國生豬生產恢復面不斷擴大。東北、西北和黃淮地區生豬恢復比較快,西南、華南地區產能下滑也趨緩。
楊振海舉例說,黑龍江、陜西、河南、吉林、山東、安徽等12個省份生豬存欄止降回升,最高的省份當月環比增幅超過7%,9個省份環比降幅收窄。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與此同時,黑龍江、河南、河北、山東、江西、湖北等17個省能繁母豬存欄止降回升,比9月份增加4個省份,有的省份能繁母豬環比增幅超過10%。
“從這些積極因素判斷,當前全國生豬產能下滑已基本見底,年底前存欄有望止降回升,這也是我們的目標。”楊振海表示,不過生豬生產有自身的規律,恢復生產還是需要一個過程。
一般來說,母豬補欄從出生到可以配種,需要7至8個月的時間,能繁母豬懷孕時間接近4個月,實際上是114天,育肥豬出欄上市需要6個月的時間。因此,對于明年上半年的生豬生產來說,主要還取決于今年下半年能繁母豬存欄的數量。
楊振海表示,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止降回升,照此趨勢發展,在疫情防控持續推進和疫情穩定的情況下,明年上半年生豬生產總體上將進一步好轉。但市場供應明顯增加可能還要到明年下半年。“我們的目標是,力爭明年底基本恢復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
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47周(11月15日~11月2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16.48,比上周下降1.63個點,比去年同期上升14.33個點。 其中,豬肉、雞蛋價格環比明顯回落。
豬肉價格上周為49.89元/公斤,本周為45.8元/公斤,環比跌8.2%。與此同時,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環比跌0.6%。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不過,仍有不少群眾關心春節假期之前,生豬和豬肉價格是否會有新一波的上漲。
對此楊振海表示,從生產角度來講,首先生豬存欄降幅收窄,能繁母豬持續回升,這就預示著在未來兩個月生豬出欄的數量會有所增加。
另外,前一段時間生豬價格比較好,很多養殖戶養大豬、留母豬。“養大豬我們做了一些監測,現在出欄的生豬平均每頭要增加15公斤的肉產量,也就是說即使在出欄同樣數量生豬的情況下,這兩個月上市的豬肉量還是有所增加的。”
而從進口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進口132.57萬噸,增幅超過40%,第四季度進口力度可能還會加大,這對緩解供應壓力也很有幫助。
庫存方面,由于庫存需要定期輪換,前一段時間屠宰企業和社會上一些物流、冷鏈企業庫存的豬肉也到了該輪換出清的時候。
“綜合上述情況看,從供求角度分析,是不支持生豬價格高價位持續運行的。”楊振海說。
圖片來源:新華社
當前豬肉供應偏緊,那么禽蛋、禽肉等替代品供應是否充足呢?
對此楊振海回應稱,今年以來,肉禽生產增勢非常迅猛,禽蛋和牛羊肉均不同程度增長,市場供應充裕。禽肉大幅增長可一定程度上填補豬肉供應的缺口,有利于增加元旦春節期間肉蛋等“菜籃子”產品的供給。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1~10月份,全國累計肉雞出欄同比增長15.5%,產能達到歷史高點;牛奶產量同比增長5.6%,這也是近年來比較少有的。10月份,雞蛋產量同比增長6.1%,連續6個月環比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達到458萬噸和330萬噸,分別增長3.2%和2.3%,這在近年來也是少有的。
綜合各方面數據分析,預計全年禽肉增產潛力在300萬噸以上,牛奶增產160萬噸以上,禽蛋增產80萬噸以上,牛羊肉增產30萬噸以上。
“總的來看,禽肉、禽蛋、牛羊產品全面增產,禽肉增產更多,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豬肉供應偏緊的局面,豐富老百姓‘菜籃子’產品供給。”楊振海說,綜合判斷畜產品供給是有保障的。
他補充說,從世界范圍看,2016年禽肉取代豬肉成為全球消費的第一大肉類,主要是大家認為禽肉屬于白肉,豬肉屬于紅肉,吃禽肉更有利于健康,也更經濟。
“我們都知道,肉雞、肉鴨的飼料轉化率不到2:1,生豬的飼料轉化率是3.5:1,所以更有效。同時,禽肉生產更有利于減輕資源壓力、更有利于環保,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多消費禽肉。”楊振海說。
圖片來源:新華社
近期,網絡上傳播“多種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進口苗”在國內部分地區養殖場(戶)投入使用等消息,在生豬養殖行業引起關注。
為此,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使用非洲豬瘟疫苗等違法行為的通知》。
《通知》明確,截至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均未批準上市銷售使用非洲豬瘟商品化疫苗。市面上所謂“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進口苗”,按照《獸藥管理條例》規定,都是非法疫苗。
楊振海介紹,獸用疫苗是用于預防動物疫病的一類特殊商品,必須確保其安全、有效、質量可控,這三要素是必須的。
“這些所謂的‘非洲豬瘟疫苗’,既缺乏系統的試驗研究,更沒有通過科學、客觀、嚴格的評審評價,其安全性、有效性都無法保障,特別是活疫苗,可能存在不可知的生物安全風險。養殖場(戶)如使用這些非法疫苗,不僅達不到預期的預防效果,還可能導致豬群感染病并引發疫情傳播,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楊振海說。
根據《獸藥管理條例》規定,生產、銷售、使用“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走私苗”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對相關違法行為,畜牧獸醫部門將堅決從重從快懲處,依法頂格處罰。
楊振海說,自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積極支持、鼓勵所有合法合規的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非洲豬瘟防控技術的研究工作。
“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各研究單位進展不一,進度最快的也還處于臨床前研究和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階段,都沒有向農業農村部提出開展臨床試驗申請。”他說,如有關單位研制的非豬疫苗達到“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農業農村部將積極推進開展臨床實驗。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