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獨家丨國家級示范區(qū)遇上“老天不給力” 張家口清潔供暖機制靠財政兜底?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2 19:41:11

          張家口市在2017年推出的“四方協作機制”,不僅被譽為全國首個將可再生能源電力納入電力市場直接交易的成功范例,為京津冀地區(qū)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應,還在2018年受到了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但如今,張家口在清潔供暖上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每經記者|岳琦 宋可嘉    每經編輯|魏官紅    

          張家口,中國北方著名的“風口”及冬奧會的舉辦地之一,其可再生能源改革也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是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qū)。但如今,張家口在清潔供暖上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作為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的典型經驗之一,張家口“政府+電網+發(fā)電企業(yè)+用戶側”的“四方協作機制”緩解了風電浪費、實現了清潔供暖,還利用了社會資本。然而,這個把“棄風棄光電”轉變?yōu)?ldquo;低成本經濟電”的新模式在運行的第三個冬季陷入了難以為繼的局面。

          “風電場沒有多的上網電量了。”一家長期參與“四方協作機制”的電供暖企業(yè)負責人王江(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直接導致電供暖企業(yè)可以享受0.15元/度優(yōu)惠電價的電量大幅減少,運營成本劇增。

          “靠風吃飯,風不來怎么發(fā)電。”張家口市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為了讓這個機制繼續(xù)運行,高出0.15元/度的電價將由張家口市財政資金兜底解決。不過,這并未使電供暖企業(yè)放下擔憂,因為電費仍需企業(yè)墊付,而未來電價的不確定性讓大多數企業(yè)都開始重新盤算在這個示范區(qū)的投資收益。

          如此情況下,令電改專家困惑的是,市場化交易機制真的要“靠天吃飯”?已經打算推廣至京津冀地區(qū)的新機制顯然還需要更多檢驗。

          “典型范例”電量不足

          作為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主辦城市之一,實現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和綠色減排成為張家口的重要目標。按照原有機制,電供暖成本居高不下難以有效推廣。但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可風電上網額度有限造成“棄風”也是個難題。

          張家口市在2017年全國首創(chuàng)“四方協作機制”,由政府牽頭,與電網公司合作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交易平臺,風電企業(yè)將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之外的發(fā)電量,通過掛牌和競價方式在平臺開展交易,通過市場化交易,將清潔電力直接銷售給電供暖用戶。

          張家口市能源局局長郭俊峰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布了一組數據:電供暖用戶可享受到0.15元/千瓦時的優(yōu)惠電價,較低谷電價0.28元/千瓦時降低46.4%,成本與燃煤集中供暖持平,進而為清潔能源供暖推廣掃清了最大障礙。

          將“棄風電”轉化為低成本的“經濟電”,“四方協作機制”不僅被譽為全國首個將可再生能源電力納入電力市場直接交易的成功范例,為京津冀地區(qū)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應,還在2018年受到了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按照當地政府官網公布的數據,2018年至2019年采暖期,張家口市通過“四方協作機制”累計交易掛牌電量5.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314%,使470戶集中式用戶、6784戶分散居民用戶、78戶電能替代用戶、4家高新技術企業(yè)享受到市場化交易優(yōu)惠電價政策,減少用戶電費支出約1.3億元,涉及供暖面積478萬平方米。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可嘉 攝

          但進入第三個采暖期,張家口的“四方協作機制”遇到了難題。

          “目前我們只有約16%的用電量享受四方協作機制給到的優(yōu)惠價格,其余都按正常電價走。”在張家口市崇禮區(qū)等地參與交易的電供暖企業(yè)負責人王江指出,突然增長的電價成本帶來了運營虧損,而其與相關部門溝通后得到的理由是交易電量不足。

          “四方協作機制”中的交易電量為超出張家口市風電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之外的風電發(fā)電量。目前,張家口市風電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為1900小時。也就是說,風電企業(yè)的發(fā)電量中不能被電網收購的電量才會拿出來進行市場交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一份當地市場化交易工作方案顯示,2019年風電發(fā)電保障收購小時數為1900小時,分解到11月份,保障收購發(fā)電小時數為240小時,但11月份上網結算小時數為234小時。此外,2019年1月至9月,張家口風電發(fā)電量同比下降8.72%,壓降了市場化交易電量空間10.5億千瓦時,導致市場化綠電供應不足。

          政府兜底能否留住投資?

          張家口位于北京、天津的上風口,市域內可開發(fā)風能資源儲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2018年,張家口市風電實際利用小時數為2218小時,高于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1900小時,并未出現交易量不足的情況。

          對于今年張家口風電發(fā)電量降低的情況,張家口市發(fā)改委一位相關負責人坦言,張家口的風電發(fā)電量是下降了很多,靠風吃飯,風不來怎么發(fā)電?此外,如果都用來做優(yōu)惠電量,風電企業(yè)都賠了,他們肯定不會干的。

          “老天不給力”導致參與“四方協作機制”的電供暖企業(yè)無法繼續(xù)獲得足夠的低成本經濟電,這也讓參與交易的企業(yè)難以持續(xù)其當初的商業(yè)模式。

          “當初定電價的時候就基本是踩著坎來的,電價翻一倍的話這事完全沒法弄了。”王江表示,在一定范圍內的正常波動,可能一般的企業(yè)都還能承受得了。當初定的電價是0.15元/度,實際上根據初始投資成本,按照投資收益率估算,大概10年以內收回成本。

          對于電供暖企業(yè)而言,上游靠采購優(yōu)惠電量,下游靠政府定價的采暖費,前期固定成本和設備投入之后,并沒有太多的騰挪空間。

          在《京津唐電網冀北(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qū))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交易(試行)》文件中,這種交易電量不足的風險曾經被提及——“做好可再生能源功率預測預報工作,確保市場化交易電量預測準確性。”然而,王江稱,這項功率預測預報工作并未執(zhí)行。

          從原先的燃煤供暖到電供暖需要大量的改造投資,在優(yōu)惠電價機制中這本是一樁不錯的生意。但原本吸引眾多社會資本參與的“四方協作機制”正變得逐漸令企業(yè)擔憂。

          “市政府已經研究過,不夠的部分財政兜底,補到原來的(優(yōu)惠)電價。”張家口市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從2019年12月底到2020年1月2日,記者聯系到的兩家電供暖企業(yè)一直沒有收到政府財政兜底補貼的文件,但電費卻必須要結算。

          “根本沒說怎么操作這個事兒。”王江無奈地表示,這樣下去,新的電供暖投資恐怕不會有人愿意投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張家口 風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 九九九热视频最新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三级 |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