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2 17:47:49
在1月11日舉行的“2020國際天使投資高峰論壇”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部分投資人的態度產生分化,有投資人仍然重點關注智能制造,也有投資人認為智能制造仍需沉淀。
每經記者|張明雙 每經編輯|梁梟
“2020國際天使投資高峰論壇”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在AI場景中,智能制造一直是較為熱門的應用之一,相關創業團隊也較多。2019年,隨著3C行業下滑,部分上市公司智能制造業務承壓。那么,初創智能制造項目是否仍有投資價值?在1月11日舉行的“2020國際天使投資高峰論壇”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部分投資人的態度產生分化,有投資人仍然重點關注智能制造,也有投資人認為智能制造仍需沉淀。
隨著工業轉型升級和AI技術應用深化,智能制造企業不斷增加,產業鏈下游已應用于3C消費電子、汽車等領域。投中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全國智能制造企業數量在9000家左右,其中62.58%尚未獲得融資,20.5%的企業僅獲得過1輪融資,僅16.93%的企業獲得過2次及以上的融資,可見我國的智能制造行業相對處于早期階段。
“智能制造是一個傳統強項,但還在行業周期,還需要再沉淀。”創勢資本合伙人焦偉對記者表示,無論是AI整個應用,還是智能制造,都面臨周期問題,智能制造處于周期的波谷,短期內不會復蘇。不過焦偉也認為,科技創業畢竟是穿越牛熊的,仍然相信市場會有回報,建議AI創業公司“先過冬”,建立螺旋式發展的基礎,不要追逐快速發展,避免透支潛力和資源。
賽馬資本合伙人馬超則告訴記者,智能制造發展的快慢只是相對的,自己仍然看好智能制造,因為這是所有產業的基礎,智能制造所帶來的產品是各個行業的核心部分,即使產業發展慢,作為資本也愿意等。
從市場整體來看,智能制造的規模仍在不斷上升。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5G時代到來將推動科技發展,讓智能制造更上一個臺階。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我國智能制造市場發展空間較大,投資前景較好。
在“資本寒冬”的周期中,對于2020年的投資計劃,馬超仍將智能制造列為關鍵方向,包括先進制造技術、智能制造裝備等。焦偉則表示,2020年將在AI+安防、AI+金融科技領域尋找投資項目,在高技術門檻、高營收及高成長性創業項目中配置投資組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