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5 16:13:19
每經記者|高苗 每經編輯|師安鵬
每經記者:高苗 攝
曾經造就陜西首富、備受矚目的明星公司天和防務(300397.SZ)又有新動作。
據其1月14日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華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揚通信)剩余40%股權、南京彼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彼奧)剩余49.016%股權。
同時,天和防務擬向不超過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1月14日上午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再添全資子公司
在籌劃上述收購之前,天和防務已持有華揚通信60%的股權、南京彼奧50.984%的股權。
據其最新公告顯示,天和防務分別與華揚通信、南京彼奧的其他股東簽署了《股權收購意向協議》。
其中,華揚通信40%股權的交易對價暫定為3.6億元,南京彼奧49.016%股權的交易對價暫定為2.3億元。交易雙方同意,交易的最終價格,以經各方認可的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結果為基礎協商確定。
若此次收購達成,控股子公司華揚通信、南京彼奧將正式成為天和防務的全資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華揚通信成立于2005年10月13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主要業務是電子通信設備的加工生產、銷售。
而南京彼奧成立于2008年12月5日,注冊資本40.64萬元,主要業務是微波器材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機電產品研究、開發、銷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兩家公司而言,之前并不被人熟知。上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還是在天和防務的民品發展布局中。
在2015和2016年兩年時間里,天和防務豪氣出手,前后花費約2.5億元對5家涉民品公司實現控股,華揚通信和南京彼奧也在其中。
天和防務業務架構分為軍品和民品兩部分,但過于倚賴軍品銷售,產品類型單一的問題一直存在。
因而,自2015年起,天和防務以并購、增資的方式,開始密集布局民用領域。頗有“五子良將”的格局構架。然而,在此后的經營發展中,并沒有顯示出“賬下虎將”的威力。
業務轉型更進一步
帶著“民企軍工第一股”的光環上市,股價連續漲停且沖入百元股之列的天和防務,曾一度是A股市場明星股。
尤其是在2015年軍工股大熱時期,天和防務股價飆升至240元,更是誕生了陜西新首富。
據《2015胡潤百富榜》顯示,賀增林、劉丹英夫婦以64億元財富殺出重圍位居榜首。
而賀增林正是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其妻子為該公司股東之一,兩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近45%。
但該公司的業績反饋,卻并不樂觀。
除了2014年上市當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近五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該公司2015年至2018年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149萬元、-9104萬元、-1.12億元和-1.84億元,連續四年虧損。
特別是2017年,其公開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西安天和軍民融合創新技術研究有限公司80%的股權。最終以1.80億的收益扭虧為盈,才避免了“披星戴帽”。
就轉型而言,天和防務迫在眉睫。
據其2018年年報披露,公司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成果,要緊抓5G機遇,擴大產能并形成規模銷售。
其中也包括加強對華揚通信、南京彼奧等公司的資源支持力度和業務協同,實現產能的擴張、市場效益的突破、新產品的升級創新。
此前,公司擬投資約17億元建設“西高新天和防務二期--5G通訊產業園”項目,陜金資出手3億對其“紓困”,轉型步伐循序漸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天和防務,其工作人員確認,“向民品發展是今后發展的一個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