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2020-01-18 06:25:00
1月17日是臘月二十三,農歷小年,掃塵祭灶剪窗花,大家都準備開始過年了。可臨近春節,還有一些人依然不能輕松,那就是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要關注的中小企業老板們。
往年到年底,談到生意,老板們都會互相問“去年賺了不少吧”?可今年,老板們最熱門的話題卻是討論來年會怎樣,春節前,他們就已經開始忙著為來年布局了。
廣東東莞,有“世界工廠”稱號。東莞的厚街鎮,聚集了大大小小500多家鞋廠,擁有國際鞋業采購商1000多家,鎮上有15萬人在從事鞋子的生產、銷售。
春節前夕,記者來到東莞的厚街鎮,正午時分,正是工廠下班時間,但街道上卻冷冷清清。一家制鞋企業的老板吳吉超介紹,今年的訂單不好,很多工廠在1月3、4號就已經放假了,比以前提前了十天半個月。
東莞厚街鎮
工人放假回家,但吳吉超卻比平時還要忙,眼瞅著春節就到了,還有幾家合作伙伴,拖欠了他近500萬元的貨款。這天,吳吉超來到一家欠了他200多萬元的企業催款,可是本來約好要見的企業負責人,卻遲遲不見蹤影。吳吉超就撥打了對方的電話,對方在電話里還是沒能給吳吉超一個明確的答復。吳吉超說,這筆款項其實在元旦就應該結清,但是今天已經是他第六次上門來催貨款了,卻依舊空手而歸。
吳吉超來企業催款
吳吉超又驅車來到一家紙品廠,這也是他的一個供應商,最近突然說要漲價。
原來,吳吉超同樣也拖欠了紙品廠老板黃輝一部分貨款,需要在年后才能結清。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黃輝依然不肯讓步,吳吉超只好接受漲價的事實。黃輝擔心吳吉超拖欠貨款,想要留下他的身份證復印件。為了繼續合作,吳吉超也只好答應了。
吳吉超找供應商講價
一邊是貨款收不回來,另一邊還欠供應商的錢,吳吉超每天都是憂心忡忡。回到工廠,吳吉超連忙召集部分管理人員和熟練工開會。前幾天,已經有幾位熟練工表露過,年后不想再回來的念頭。
開會時,吳吉超承諾給這些員工增加車費補助、帶薪休假,每年還多發一個月的薪水來挽留工人,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下定了決心要走。事實上,吳吉超提出的新福利待遇,是他從原本就不豐厚的利潤里想辦法騰出來的。
廣東省東莞市制鞋企業老板吳吉超:2019年,從綜合的情況來看,訂單減少,付款周期還變長了,以前可能3個月、120天能拿到錢,后面變成了6個月,這樣工廠的經營就比較困難。
吳吉超挽留骨干員工
眼下,依靠代工的傳統制鞋企業,利潤越來越微薄。雖然步履維艱,吳吉超還是成立了自有品牌的新公司,發布了一款主打中老年市場的新鞋。
廣東省東莞市制鞋企業老板吳吉超:有的工廠去了東南亞,有的跑到非洲去了。我們還留在這里,所以我們必須要改變,要做出跟人家不一樣的東西。
吳吉超17歲就到東莞打拼,這些年將一個手工作坊經營成了厚街鎮上小有名氣的制鞋廠,最輝煌的時候給3個一二線品牌代工,工人達300多人,年銷售額近6000萬元。但近兩年來,代工訂單越來越少,吳吉超決定用自有品牌開拓國內市場,計劃在2020年發展到100個代理商,鞋子賣到100個城市。然而,這對于從沒做過市場營銷的吳吉超來說,又將是一次全新的開始。
吳吉超
2、眼鏡賣進4S店,跨界營銷究竟行不行
在深圳,一場拍賣會正在火熱進行,和一般拍賣會不同的是,這是一場降價拍賣會。經過十幾輪的降價,一副原價一千多的太陽鏡,最終以358元的低價拍出。作為拍賣方,這款眼鏡設計生產企業的創始人王艷,親手把眼鏡送給了買主。參加這樣一場看似“賠本賺吆喝”的拍賣活動,王艷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深圳某眼鏡品牌創始人王艷:來這里參加活動的有渠道商、各大商場的負責人,還有企業的一些禮品采購負責人。我來這里的目的就是做一個降價拍賣的推廣活動,是一個引流、推廣,這樣接下來可能有更多的采購合作。
王艷
王艷的公司位于深圳橫崗,這里是眼鏡生產專業基地。早在2012年,王艷就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可在當時,她的公司主要為國外品牌代加工,靠外貿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并沒有在自己的品牌上花費太多精力。直到2019年,外貿出現斷崖式下跌,這個時候,王艷就決定把自己的品牌做好。但做品牌的資金從何而來?近兩個月來,王艷跑遍了公司附近的十多家銀行和融資機構,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融資方案。
王艷來銀行貸款
王艷想要貸款600萬元,可她名下沒有任何固定資產可用于抵押,這也是她在其他銀行和融資機構屢屢碰壁的原因之一。幸運的是,王艷來碰運氣的一家銀行有多種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方案,經過一番了解,王艷打算試一試純信用貸。
按照流程,接下來,銀行將對王艷的企業進行考察,評估貸款額度。但最終能不能順利拿到這筆融資,王艷心里還是沒有底。
王艷
離開銀行,王艷依然奔波在路上,夜幕降臨,她又輾轉來到了一家汽車4S店。沒有充足資金把產品推向大商場的專柜,王艷另辟蹊徑,把自己的太陽鏡陳列到4S店的柜臺里,希望這樣的“跨界模式”能打開一條銷路。
深圳某眼鏡品牌創始人王艷:其實做品牌真的不容易,很辛苦。所以我們只要有一絲推廣機會,就會努力推廣,希望能夠把品牌推起來。
王艷把自己的太陽鏡陳列到4S店
王艷期待著過了年能拿到600萬貸款,這樣,她就能在北京和深圳各開一家品牌直營店。雖說自創品牌的道路充滿坎坷,但溫婉堅韌的她,始終不服輸、不輕言放棄,她相信,自己流過的淚水、汗水,終歸會有收獲。
3、2億元換千家經銷店抱團取暖
這家珠寶企業扛得住嗎?
李偉柱是深圳某黃金珠寶企業董事長,他的企業有數千個經銷店,每家經銷店,他們會拿出真金白銀,讓合作商賒賬120萬元左右。剛剛過去的2019年,李偉柱的應收賬款已經多達1.6億元,到2020年計劃達到2個多億的一個預售賬款的支持。
未來這筆賬怎么收回來,是一個極大的風險。但是2019年黃金首飾的銷量有所下滑,他們希望和合作伙伴們一起抱團取暖,等來年市場形勢轉暖,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李偉柱
公司的設計師大都是剛剛來深圳的年輕人,對他們來說,深圳的住房成本比較高。為了能讓這些打拼的年輕人住有所居、安心工作,李偉柱給他們提供了免費的宿舍。而明年又要有50個新管培生的到來,他們又要增加一個宿舍樓,每個月的租金又要增加17萬元。
李偉柱公司給員工租房的小區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員工們已經陸陸續續開始了休假,但從年頭到年尾,這些中小企業的老板們始終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放松和懈怠。
生意場上,從來都是風云變幻莫測,作為公司的001號,為了來年生意平穩順當,為了身后的員工,即使前方波濤洶涌,他們也依舊不懼風雨、踏浪前行。
半小時觀察:
節目中我們看到,王艷、吳吉超、李偉柱這些普普通通的民營企業老板,正在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爬坡過坎,他們肩頭擔負的不光是自己的生意,還有成千上萬員工的生計。
即將到來的新年,對于他們而言,機遇和挑戰并存。但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勇氣,叫做“不懼風雨、不畏險阻”,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一種擔當,叫做“越是艱險越向前”。
2019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釋放了支持民營企業的積極信號,我們有理由相信,民營經濟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春天。不懼風雨勇向前!
(文章來源:央視財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