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8 12:21:49
每經編輯|何小桃
2月7日凌晨,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去世。
就在全社會沉浸在李文亮去世的悲痛中時,有商家卻在此時搶注名稱為“李文亮”的商標。
不過,該商家的如意算盤最終落空。2月27日晚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發布消息:
李文亮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因接診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將其姓名作為商標使用或者注冊,易造成重大社會不良影響,因此,“李文亮”商標注冊申請依法應予駁回。
中共長沙市天心區委網信辦官方微博@天心發布27日晚間也發布消息表示:
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姜某某表示,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主動撤回相關商標申請,并出具致歉書。
啟信寶資料顯示,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16日,為自然人獨資企業,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姜維才。
2月7日,該公司申請了四個商標,其中三個名稱為“李文亮”,另一個為“文亮”。這四個申請的商標的商標類型分別為醫療器械、醫藥、方便食品,在醫療器械這一類型下,該公司分別申請了“李文亮”、“文亮”兩個商標。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查詢發現,目前以上四個商標申請中,注冊號為44017579、44015709、44013349的申請已檢索不到;商標名稱為“文亮”、注冊號為44018439的申請狀態為“此商標正等待受理”。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以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申請人的商標申請多達73條,其中不乏人名,例如盛教授、湯若望、申管家等命名的商標。
另外,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2月7日以來,已有多家公司申請以“文亮”為商標名的商標。
澎湃新聞報道昨日報道,據具體負責此事調查現場的長沙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科相關人員介紹,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搶注“李文亮”名字的行為,涉嫌違反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的規定,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要是在平時,注冊名字不違法,但是在疫情期間,該公司在李文亮去世當天注冊他的名字造成了社會不良影響。現在當事人目前非常配合調查,已經撤掉商標注冊申請,我們接下來還將對于事件的惡意程度、是否取得違法所得等情況詳細調查后,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長沙市知識產權局相關人員說。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2月27日晚間消息,為依法嚴厲打擊與疫情相關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行為,商標局加大對與疫情相關的、易產生不良影響的商標注冊申請的管控力度,制定《疫情防控相關商標審查指導意見》,明確與疫情相關人員姓名,含疫情病毒名、疾病名的相關標志,疫情相關藥品標志,防護產品相關標志,其他疫情相關標志等的審查指導意見。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是武漢抗擊疫情前線醫院名稱,是疫情防控期間全社會輿論關注焦點,是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重要標志之一。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以外的其他申請人將其作為商標注冊易造成重大社會不良影響,因此,“火神山”“雷神山”商標注冊申請依法應予駁回。
李文亮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因接診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將其姓名作為商標使用或者注冊,易造成重大社會不良影響,因此,“李文亮”商標注冊申請依法應予駁回。
截至目前,商標局已對“火神山”“雷神山”等近1000件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商標注冊申請實施管控。
中共長沙市天心區委網信辦官方微博@天心發布27日晚間消息:2020年2月27日,據媒體報道,李文亮去世當天,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將李文亮的名字申請注冊商標。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與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對反映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經查,2月7日,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姜某某通過網上申報途徑,提交了名為“李文亮”、“文亮”等共4件商標注冊申請。媒體反映情況基本屬實。
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舉國一心抗擊新型冠狀疫情期間,不顧李文亮家人及公眾感受,利用李文亮名字申請注冊商標,明顯違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要求長沙市福茶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姜某某撤回商標注冊申請,并向社會公開致歉。姜某某表示,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主動撤回相關商標申請,并出具致歉書。
下一步,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嚴格管控和嚴厲打擊與疫情相關的非正常商標注冊申請行為,有力規范商標注冊秩序。
南方網評論指出,李文亮是誰、經歷了什么,顯然不需要重述。他的生死牽動著太多人的心,他的離世令人悲痛。
然而,也有人在李醫生去世當天,就迫不及待用李醫生的姓名搶注商標。好一個“不忘記李文亮醫生”!但這家公司不忘記的,是李醫生的知名度,是人們對李醫生的認可,是借機炒作的空間,是如果搶注到“李文亮”三個字作為商標能給自己帶來的商業利益。
在搶注者眼里,李醫生只是一個可以用來攫取經濟利益的工具——商標只要有越多人知曉,就會收獲越好的傳播效果,至于李醫生家人看到已故親人的姓名莫名其妙出現在食品包裝袋上會心痛,不重要;社會公眾了解到事件原委會作何感想,無所謂。
東方網評論指出,搶注“李文亮”商標的行為既不道德,也不合事宜。對于這樣的搶注行為,一直以來工商部門采取的是拒絕駁回的處理方式。但這種被動的駁回并不足以打消企業搶注的沖動。從某種意義上講,工商部門應該對于搶注“李文亮”商標這樣的行為有更嚴格的處罰措施,一旦發現企業有不符合規定的搶注行為,應該主動亮牌,而不是被動接受然后處理。
對于商家搶注“李文亮”商標,不少網友表示吃相難看,不能道歉就完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澎湃新聞、天心發布、南方網、東方網等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