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新華每日電訊 2020-03-08 00:14:35
3月6日晚,一份證明文件在網上引發關注,湖北浠水縣洗馬鎮人民政府開出證明稱,收到2名火神山援建工作者的隔離費4200元,由鎮政府代收,由武漢一家建筑勞務公司直接支付。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這筆隔離費是由招募工人的勞務公司代火神山援建者代付,并非用工人的工資支付,其工資照樣發放。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指出,火神山醫院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僅用10天時間,被贊譽為“中國速度”。這一基建奇跡背后,是7000多名建設者不分晝夜趕工和辛勞付出。新冠肺炎患者得到妥善收治,軍功章應該有這些建設者一份。
厘清這一事實,就能明白為何一張收據會掀起輿論波瀾。誠然,每人2100元的費用并非由援建者自付,但從輿論反應來看,這筆錢到底應該由建筑勞務公司支付,還是由當地政府承擔,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隔離費用由勞務公司代付
3月6日晚,有網友發出一份證明文件顯示,湖北黃岡浠水的洗馬鎮開出的證明稱:“今收到火神山援建工作者岑某等2人回浠集中隔離費共計肆仟貳佰元整(¥4200)(150元/天/人)。此款由鎮政府代收,由武漢今潤世家建筑勞務有限公司直接轉入浠水縣洗馬鎮財政所農村會計服務中心賬戶,用于支付岑某、王某在不見不散賓館的隔離費用。”
此證明在網上引發關注,援建火神山后回鄉集中隔離,是否應該自付隔離費也引發討論。
2020年2月3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每經記者 張建 攝)
7日,北青報記者致電浠水縣人民政府,工作人員稱,岑某等2人援建火神山回來后需要集中隔離,其隔離費用是由負責招募火神山援建工人的公司直接支付的。“這部分并不是他們援建火神山的工資,他們的工資是照樣發到他們手上的,所有收到勞務公司的這筆費用需要開證明。”
同時,浠水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指揮部已經注意到網傳證明內容,在浠水,集中隔離的人員確實需要自己支付隔離費,但如果確診新冠肺炎,就不收隔離費。至于援建火神山工作者的隔離費,由相關單位補助,本人并不需要額外支付隔離費。
評論:輿情已損傷地方形象,
當地最好盡快予以回應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指出,最新疫情通報數據顯示,截至6日24時,浠水縣累計確診病例303例。據說按有關政策,確診病例的隔離費由政府承擔,開支較大。但是,這些開支本就是防控疫情的必要支出,并不構成“不管”火神山醫院援建工作者隔離事宜的正當理由。
檢索媒體報道,武漢江夏區烏龍泉街靈山村此前在安置雷神山醫院建設者方面,做得就非常妥帖:有些建設者會被安置在酒店集中隔離,由醫護人員定期檢查;經專業檢查沒有感染癥狀者可根據個人意愿回家隔離;他們可以按300元/天的標準領取隔離補償金;村委會還會安排專人給居家隔離的建設者家里送菜,并要求他們測量體溫并上報。
2020年2月3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對比可以看出,差距不在于當地要花多少錢——讓無癥狀的援建者居家隔離,或許比強制在酒店集中隔離成本更低。主要差距,其實在于決策者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在于他們是否有“善待貢獻者”的智慧與意識。
社交媒體上,有網友善意地分析認為,當地收費、開收據或許是財務制度有要求,也有網友認為當地會按某種程序退費。那么,這張收據背后是否真有“隱情”?鑒于當前輿情已損傷地方形象,當地最好盡快予以回應。
我們禮贊戰“疫”工程建設“速度”,更期待相關工作有“溫度”;那些為“速度”做出貢獻的人,在后續安置中理應感受到“溫度”。如果應對失當,讓貢獻者心里添堵,以后各種危急時刻的緊急社會動員,難度可能會大很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