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30 23:39:35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吳永久
3月30日晚間,華泰證券公布2019年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8.63億元,同比增長54.35%,凈利潤90.02億元,同比增長78.86%。以加權平均股數計算的2019 年度每股收益為人民幣 1.04 元,期末每股凈資產為人民幣 13.50 元。
按照業務類別劃分,2019年財富管理業務仍是華泰證券全年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1.77億元,但占比從2018年的49.37%下降至36.91%。機構服務業務占比則大幅提升,實現業務收入58.03億元,占比從7.57%上升至23.34%。投資管理業務實現收入59.28億元,占比從18.41%上升至23.84%。但國際業務占比小幅下降,從12.66%下降至10.75%。
從年報來看,2019年度華泰證券推動數字化轉型,財富管理領域依然是行業中當仁不讓的老大。年報披露,根據滬深交易所會員統計數據,2019 年華泰證券股票基金交易量合計人民幣 20.57 萬億元,排名行業第一。截至2019年底,根據內部統計數據,客戶數量近1400萬戶,客戶資產達3.35萬億元。金融產品保有數量達到5533只,銷售規模人民幣3743.56億元。
資本中介業務方面,融資融券業務余額位居行業首位,達671.25億元,市場份額6.59%,整體維持擔保比例為314.66%。2019年底,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待購回余額378.14億元,較2018年有所下降,而平均履約保障比例則從2018年底的231.67%上升至267.70%。
投行業務方面,并購重組仍是華泰的最大優勢領域。2019年度公司投行完成經證監會核準的并購重組交易家數14家,交易金額1280.65億元,均位居行業第一。典型項目包括2019年披露交易金額最大的資產重組項目雙匯發展,A股最大的半導體并購交易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高瓴參與格力混改等。
IPO方面,根據Wind統計,股權主承銷金額1320.95億元,行業排名第三。2019年保薦“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等5家企業登陸科創板,根據上交所統計,截至報告期末,科創板已受理企業保薦家數19家,位居行業第一。
2019年,華泰證券國際業務有一件受到市場和行業矚目的大事:發行滬倫通機制下的首單GDR并在倫交所主板市場上市,募資16.92億美元,是2013年以來GDR市場規模最大的IPO。此外,華泰證券旗下的美國子公司AssetMark在紐交所分拆上市,募資3.16億美元。
常規業務方面,2019年華泰金控(香港)參與完成IPO項目14個、債券發行項目42個,總交易發行規模約港幣197.34億元;完成了財務顧問項目4個、結構性投融資項目6個,同時,獲得GDR英國跨境轉換機構資格及倫交所會員資格。
但國際業務毛利率有所下滑。年報顯示,國際業務雖然實現了26.73億元收入,同比增長31.10%,營業成本增長更快,同比增幅達到45.99%。因此國際業務毛利率收窄至3.95%。
值得一提的是,華泰證券每年都會由公司靈魂人物周易寫一封致股東信。雖然今年他已經不再擔任董事長職位,但仍然以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對華泰去年的發展、未來戰略定位,以及對行業的看法做出了闡述。
在今年的致股東信中,除了提到金融科技帶來的改變,他還對國際業務進行了特別強調:“跨境業務帶動了整體業務的快速發展。立足本土資源優勢,服務境內客戶‘走出去’和境外客戶‘走進來’是我們國際化發展一以貫之的定位。隨著A股、港股、美股等多市場聯動的持續增多,跨市場一體化協同能力迅速加強,打造以跨境為抓手的海外綜合金融平臺已經水到渠成。”
此外,他特別指出,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進入而立之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國際政治經濟局勢撲朔迷離,金融市場環境劇烈變化,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但我們始終相信,危中有機,變則能成。新《證券法》的實施必將驅動更深層次的變革,一個日益規范、透明、開放的資本市場正彰顯它的韌性與活力。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