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20-04-08 09:18:02
4月8日零時,武漢將正式迎來“解封”,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
從2020年1月23日起,武漢“封城”至今已經76天,房地產行業也陷入“冰封”期,售樓處關閉和項目施工現場等悉數關停。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隨著武漢逐漸“蘇醒”,房地產行業也呈現復蘇跡象,從1月22日起到3月29日,武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網簽均為零交易,而4月3日已經突破至每日成交百套的水平,呈現小復蘇跡象。
打破68天新房零成交僵局
易居研究院中國百城庫存報告顯示,武漢的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數據,從1月22日至3月29日期間,長達68天武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的網簽數為零。
而從3月30日開始,武漢新建商品住宅重新出現交易現象,當天成交50套,成交面積5687平方米,3月31日成交了24套,成交面積2615平方米。
進入4月后,武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繼續放大,4月1日、2日分別成交49套和34套,4月3日成交量突破百套達到130套,4月4日進一步增加至138套,市場呈現小復蘇態勢。
不過,受清明假期的影響, 4月5日和6日新房交易數據有所回落,分別成交了44套和49套。
“68天無成交記錄后,武漢樓市成交開始復蘇,4月上旬回到日度成交超100套水平。但對比1月1日~21日日度成交537套還有很大差距,”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嚴躍進認為,當前的武漢樓市復蘇節奏還比較慢,與歷史平均水平等還有很大差距。但至少也說明隨著交易市場的放開,樓市開始走出零成交的低谷,逐漸出現小復蘇。
嚴躍進表示,盡管3月份部分交易數據或許有過去滯留的交易數據,但到4月1日,武漢三個商品房項目領到了預售許可證,其標志著武漢樓市正式進入到復蘇和正常運轉的通道之中,而樓市的正常運行對穩定武漢的宏觀經濟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曾發6大舉措助力房企
實際上,武漢尚未“解封”,但是房地產市場已經先于其他行業復蘇,得益于該市此前發布的六大助力房企復工復產的舉措。
3月23日,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關于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復工復產確保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六條措施》,從分批有序開工復工、加強安全管理、優化審批服務、調整商品房預售許可形象進度要求、提高預售監管資金使用效率、完善社保個稅繳納的購房認定標準等六個方面,全力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工復產。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認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我市房地產開發項目基本處于停工狀態,嚴重影響了工期進度和商品房供應,企業承受了巨大的資金壓力。”
上述措施對房企有利的措施包括適當調整商品房預售許可進度要求,即開發建設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并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商品房項目即可預售。這被外界認為,有利于房地產企業加快去庫存和回籠資金。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表示,按照相關法規要求,結合當前我市實際,“堅持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的原則,適當調整了階段性預售措施,目的在于有序推進項目復工復產,”穩定商品房供應,促進市場有效供給,努力降低疫情對行業帶來的影響,確保落實好“穩地價、穩房價、穩目標”目標。
此外,上述六大措施還提及,適當增加撥付節點、保函政策取消簽訂《保函協議》、保函期限降低至6個月。
嚴躍進表示,此類政策對武漢房地產企業積極回籠資金,減少沉淀資金,降低房企資金壓力等都有積極作用。“這客觀上說明房地產領域獲得了寬松的發展機會,有利于武漢樓市的交易回暖。”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