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義烏“求生”記(上)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30 00:20:19

          每經記者|朱玫潔 余蕊均    每經編輯|劉艷美    

          如果說義烏的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最甚,恐怕沒有人會反對。

          伴隨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每一次都踩準節點的義烏,順勢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019年,義烏進出口額達到2967.8億元,增速重回兩位數。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外貿萎縮的陰影投射到了義烏身上,但同時又似乎像一根鞭子一樣敦促義烏加快轉型的步伐——

          訂單取消、貨物積壓、港口停運,往日熱火朝天的國際商貿城安靜得讓人尷尬;直播方興未艾、關鍵時間節點上綜保區獲批、新一代線上平臺即將投入使用,內貿和進口的賽道似乎又近在眼前。

          拋開疫情,向來以出口見長的義烏也早就走到了十字路口,全球經濟低迷,市場主體思維老化,不再適應新形勢,“強出口”風險暴露,疫情只是迫使義烏更急迫且高頻地探索求變。

          本地人說,義烏是一座“求生欲”特別強的城市,不會坐以待斃,也不會束手就擒。他們相信義烏高度頑強的生命力,“市場會用它無形的手去慢慢捋順這些事情”。

          這一次,習慣了“危中尋機”的義烏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危,能否抓得住轉機?這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又將到哪里去找市場?

          從未有過的難

          從行政區劃圖上看,義烏呈“雞腿”狀,國際商貿城處在中心位置,人們形容它是這座城市的“心臟”。商貿城一區南大門,醒目的“匯四海精品,交五洲朋友”標識提醒著來客,這里是“世界超市”。

          這座建立在市場上的城市,視市場為“根與魂”。疫情陰霾阻斷了市場,也打亂了義烏商人的作息和心緒。

          按慣例,商貿城上午9點正式營業,往往不到這個點各家就已進入熱鬧的交易狀態。“現在到10點左右還有沒開門的。”蒂曼圣誕工藝老板張秀芳說,“有些來也是白來。”

          這段時間,各家店主都經歷了“無人問津、空坐一天”的慘淡。

          對曾經沒有“休息日”可言的商城老板們來說,這種可早可晚的清閑是極其難以適應的。張秀芳還是每天9點準時來開門,一是不習慣,二是怕錯過了“萬一能遇上”的客戶。

          國際商貿城四區的圍裙店老板李娜也說,可能9點來,你覺得太早沒用、沒生意,但可能晚來了5分鐘,就錯過了一個客戶,“假如就那么巧呢”?

          21年浸染,李娜身上有義烏商人典型的勤奮踏實。“我媽經常說我,你今天一天去做到單子了嗎?我說一個都沒有。她說那你去干啥,還不如在家。我說這生意是人家客戶等我,還是我等客戶啊?”

          義烏的特點本就在于市場采購貿易,而人員的跨境流動是市場采購貿易的一個重要前提。在當前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各國和地區之間的人員流動受到很大影響,也因此,義烏眼下遇到的困難,“都在預期之中”。

          但對諸多商戶而言,這種“預期之中”的困難,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4月20日,上午11點,李欣的店里還是沒有客人,她只能坐在門口和其他經營戶繼續聊天。李欣做的是圣誕用品生意,放在平時,她所在的商貿城一區三樓無比嘈雜,而現在空氣中只剩聊天聲,偶爾拉貨的板車經過,在空曠的商貿城中激起巨大回響。

          這個從18歲起就在市場上摸爬滾打的義烏商人,20年來第一次遇到這么蕭條的景象。2003年“非典”時,她還沒自立門戶做生意,2008年的金融危機似乎也沒有太大影響,在她記憶中,眼下是從未有過的“難”。

          這種“難”,直接體現于消失的訂單:“年前我們已接了有700萬的單子,過完年就取消了450萬(的單子)。”也體現為驟減的人流:“以前你來我店里,(隨時)都有客人,現在你隨時來我店里,都沒有客人。”

          據統計,整個義烏市場有大約500戶商戶從事圣誕用品生意。每年這個時候(4月),商戶們開始忙接單,直到當年8、9月旺季才算結束。有時候訂單太多生產不過來,商戶會在6月就停止接單。

          像李欣這樣的經營者,憑著不足9平米的店鋪堆滿的各式圣誕樹,2019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印證了“無義烏,不圣誕”的說法——全球超過60%的圣誕商品均來自于此,沒有了義烏,圣誕老人都可能“失業”。

          還有人運氣更差。2020年,林麗芬第一次嘗試圣誕生意,她從未想過會遇上此種局面——從2月18日市場開門至今,還未開過張。

          “沒生意,沒接單,怎么復工呢?”她一邊刷著手機上的視頻一邊反問。

          林麗芬說得很直白,圣誕東西太多了,成千上萬種,必須要有訂單才做,“不管誰家都一樣,沒有訂是不會做的”,就算老客戶也不行,“誰知道他今年換成什么花型,你知道他要哪種嗎?對吧?”

          在此之前,她一直做內銷,狹長的店鋪里掛滿了燈籠、鞭炮等年貨用品,如今換成圣誕掛件,也不知道能夠賣給誰,今年生意什么時候能好起來,她也無法預測。

          直播不是萬能的

          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義烏,市場外向度為60%,還有40%是內貿。在現有形勢下,發力線上,穩住內貿市場自然成了重點。

          和冷清的商貿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公里外的“網紅直播第一村”——江北下朱村。這里由“微商第一村”轉變而來,隨處可見“直播運營中心”“爆款總部”“產品供應鏈”等廣告、招牌,里里外外都顯得火熱與忙碌。

          2019年下半年起,江北下朱村因直播走紅,引發媒體廣泛關注。公開報道稱,曾經有5000網紅在這里“淘金”。疫情使得“宅經濟”壯大,直播村的熱度也持續不退。從310省道的岔路口一進村就開始堵車,各種交通工具混在一起,供貨商絡繹不絕,行人只能從夾縫中通行。

          火爆的直播成了義烏借以自救的手段之一。義烏市委書記林毅近日公開表示,要引導企業推進銷售模式轉型,“主動運用網絡直播、社區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打開線上和國內市場。

          義烏市市場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樊文武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義烏重新“撿起”國內市場,打開內銷,并非應對疫情的短期策略,而是一個長期的戰略選擇,“就是要雙向走”。

          實際上,拋開疫情不談,義烏也到了該轉型的節點。早在2015年,全球經濟總體復蘇乏力,外需低迷等因素導致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雙降。當時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義烏,意識到了只有“出口強”的風險。也是在這一年,義烏提出要把電子商務、進口貿易和現代物流作為轉型發展的三大重點。

          “這樣才能提升抗風險能力。”樊文武說。2016年,義烏進出口增速滑落至5%,當年全國進出口同比增速為-0.9%。義烏希望打通多個通道,來抗擊未來的不確定性。

          4月25日,義烏公布《關于支持市場發展的六條意見》,明確了商城集團(注:國際商貿城平臺方)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拓展線上市場,對幫助義烏市場經營戶、企業拓展“網紅”直播線上銷售的服務機構,自行開發平臺舉辦線上展會的主辦方等都有具體的獎勵措施。

          義烏也并不缺互聯網基因,這里光是淘寶村就有164個,領跑全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當地走訪時也注意到,帽子、圍巾等品類依托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在外貿吃緊的情況下,日子并不算太難過。

          商城集團甚至還通過中間人接觸了薇婭這樣的頭部網紅。風口下,沒有人不想和薇婭合作。“早上剛有人跟我聯系,說到這個事情,我當然感興趣了。”商城集團辦公室副主任高宇立說,“但我們公司本身不是賣產品的,我們希望她人到義烏來。”相比占坑位、賣貨提成這樣的傳統合作模式,高宇立更在意的是“帶市場”,而不是簡單帶幾件貨。

          目前看來,雙方訴求似乎很難達成一致。這種不一致,也恰恰反應出當下義烏發展線上所面臨的窘境——市場永遠有自己的規律,直播再火爆也不是萬能的,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小商品買賣。

          大部分受訪商戶依然表示更傾向線下出口生意,這離不開義烏“勿以利小而不為”的傳統,因為利潤薄,哪里訂單量大,哪里就更容易被選擇。

          比如林麗芬就說,她不準備開直播。

          “直播能賣多少?一兩個我是不會賣的,(圣誕掛件)一塊多錢一個,你說做直播劃算嗎?(不劃算),那就對了嘛。”

          國際商貿城三區的文具店老板周劍算了一筆賬。一個圓規如果賣5塊錢,成本價就差不多要2塊,然后還得自己去談快遞費、弄包裝,總成本加在一起可能要超過6塊。

          買賣始終繞不開價格。對于歷來薄利多銷的義烏小商品來說,價格已經無法壓得更低。如果沒有量的支撐,就會陷入另一條死胡同。多數人認為,貨值/單價比較低的商品,淘寶、直播的方式“都沒得賺”,還是得靠走量。與此同時,慣性思維讓一部分商城老板本能地排斥這種新的帶貨手段。

          “直播太亂了。”有人甚至認為,它干擾了正常市場,因為“直播村”的價格總是可以更低廉,比如T恤4.3元/件、雨傘10元/把,利潤空間所剩無幾。

          更緊要的是,做了這么多年的外貿生意,突然要讓商戶們轉型內銷,難度不是一丁點。

          “習慣了做外貿,讓他們轉型,確實比較痛苦,因為他們基本上已經找不到國內市場的觸點了,或者說生產的產品已經契合不了國內的需求。”義烏市市場發展委員會市場發展科科長王子誠坦誠地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玫潔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 日本人成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 五月婷婷之综合缴情 | 三a四a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二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