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3 23:13:18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博士、助理研究員李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理論上,魚類感染新冠屬于難度較高的行為,更有可能是“沾染”。
每經記者|張虹蕾 劉晨光 每經編輯|吳永久
6月11日、12日,北京2天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自連續56天無新增之后,北京再次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11日確診病例活動軌跡顯示,其3日曾前往新發地菜市場地下層采購海鮮和肉。
經檢測,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從業人員及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而據新京報報道,6月12日晚,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一時間,市場關注的熱度不斷攀升,外界有所疑問,三文魚是否有可能攜帶新冠病毒?持續多日未有新增疫情為何再次出現反復?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業界專家,進一步剖析相關問題。
此前,張玉璽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相關部門針對商品及相關設施的抽檢中,目前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該抽檢結果是6月12日早上收到的通知,通過我們自查,該進口三文魚的供貨來源為京深海鮮市場。目前新發地市場涉及三文魚的9名相關人員已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暫呈陰性,目前均處于隔離中。”
該消息一出,也引起外界對于三文魚是否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的疑問。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免疫學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文魚自身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小。目前,沒有看到三文魚是否會攜帶新冠病毒的實驗和文獻,但個人感覺可能性非常小,有可能是在加工、運輸等環節沾染了病毒。
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博士、助理研究員李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冠病毒的受體是ACE2,而ACE2受體可不是肺部特有,ACE2在很多組織中都存在。他認為,目前只是此前公開報道中提到的是切三文魚砧板上發現了新冠病毒,也要先做一些合理排除,一方面,該砧板是否切過其他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生物,畢竟很多哺乳類都可以感染新冠病毒;另一方面,使用砧板的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從而導致砧板發生了沾染?
在李雷看來,理論上,魚類感染新冠屬于難度較高的行為,更有可能是“沾染”。
此外,李雷也提到,冷鏈運輸是目前肉食類運輸的主要辦法,可以保鮮。但是如果冷鏈運輸中出現了被感染的肉類,就有點麻煩。因為低溫是病毒的天然寶庫,病毒怕熱不怕冷,低溫下反而會保持活性很久,比如實驗室儲存病毒都是用冷凍的辦法,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即可,還不用擔心病毒變性。“可能要對冷鏈運輸做一些關注了。”李雷說。
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教授楊占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證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載體。但從此前的研究看,一些海洋生物會出現感染病毒的情況,但是未發現傳染給人。此次北京的確診病例是否真的和三文魚有關,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調查。
到目前為止,此次新增病例的具體原因尚未可知。而在此之前,北京已經連續56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何經過兩個月的時間,疫情再次反復?可能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對于這一疑問,前述免疫學專家表示,根據目前的情況看,新發地有很多環境樣本檢測是陽性的。由此可見,病毒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感染范圍,但具體的感染范圍需要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判斷。
“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新冠病毒傳播有一定隱匿性。目前,出現了一些無癥狀感染者,實際上學術上稱作隱性感染者,該類感染者沒有癥狀,但有攜帶病毒和傳播的風險。”該免疫專家表示,北京此次疫情的反復肯定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可能是從其他地方傳播出來的,并且在本地傳播了一段時間。北京市今日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4場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新增的4例新冠肺炎中,其中有一例6月6日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6月12日就診,并且為重癥確診病例。說明此次在北京至少傳播有一星期的時間,肯定影響了一定范圍的人群。
此外,上述免疫專家提到,6月12日0時至24時,遼寧省無新增境外輸入病例,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2例(域外輸入),均為北京市12日報告的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由此可見,此次北京疫情的發生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出現跨省市病例密切接觸者感染,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目前的防控依然存在一些尚未完全掌握和控制的空白區域。即便目前已經做到嚴格防控,但可能還是存在一些沒有想到的新冠病毒可能傳播的途徑。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此前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檢測到新冠病毒,而此次北京的新發地農貿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砧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兩次檢測的環境為何都集中在農貿市場,并且和海鮮密切相關?
楊占秋分析稱,海產品、野生動物體內攜帶的病毒,存在污染市場的可能。例如,某類動物活體的血液或者細胞中如果攜帶病毒,工作人員在宰殺的過程中可能有感染風險,而在市場內購物也有感染風險。
值得警惕的是,在新發地市場檢測出新冠病毒之后,在6月13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4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在海淀玉泉東商品交易市場中發現1例咽拭子陽性樣本,是1例新發地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目前,玉泉東商品交易市場暫時休市,進行全面的疫情風險排查和環境消殺,市場重啟時間將另行公告。
那么,連日來,多個確診病例出現,是否可能引發疫情擴散的跡象?
對此,楊占秋分析認為,目前不是新冠病毒的流行季節,相比冬季,病毒存活幾率和存活時間都會降低,不會出現此前像武漢一樣大規模感染的可能性,民眾沒有必要過度惶恐。
但他同時也提到,北京長時間沒有新增病例后再次出現反復,也警示公眾,未來疫情防控還將常態化持續一段時間。一方面,公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強個人防護,不能掉以輕心;另一方面,對于海產品、水產品、動物禽類,食用前一定要煮熟。
前述免疫專家也提到,對于目前的情況,公眾也不應該過于惶恐。目前處于夏季,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爆發流行的極端情況。經過漫長的疫情防控,各個城市及相關部門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同時,也不能對疫情防控掉以輕心,要時刻提高警惕,一方面做好個人防控,一方面也要在出現相關癥狀時及時去醫院就醫。
此外,除了加強管控,還要加強消毒工作,特別是公共設施,包括公共汽車、商場和地鐵等。尤其要注意空調系統的清潔和消毒。此外,對公眾來說,依然要保持科學的社交距離。
“盡管目前的管控措施已經非常嚴格,大家也很盡責,但還是存在有新冠病毒能夠利用的傳播途徑,這需要專家進行研究和探討,盡快找到原因,拿出對策。”另一方面,該免疫專家提到,隨著疫情防控的逐步穩定,連續多日無新增病例,很多城市防控措施都有放松,可能也給病毒帶來了趁虛而入的機會。此次北京的新增病例也再次敲響警鐘,在最近的一段時間里,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放松,并且應該根據新增病例的情況進一步調查,尋找更加細致和精準的防控、應對措施。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