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06 07:06:51
每經編輯|胡玲 盧祥勇
●新冠肺炎疫情動態:
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顯示,5日北京又有6地調低疫情風險等級:豐臺區長辛店街道、右安門街道,大興區安定鎮,海淀區八里莊街道,通州區北苑街道由中風險降為低風險;大興區西紅門(地區)鎮由高風險調為中風險。目前,北京僅剩豐臺區花鄉(地區)鄉為高風險地區。
7月5日,北京舉行疫情防控第142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6月11日至7月4日,北京累計報告33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北京本次疫情47%為新發地市場工作人員,共涉及11個區,以豐臺區和大興區為主,占總病例數88%,輕型普通型占總病例數的98%。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自6月11日新發地批發市場發生聚集性疫情以來,北京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34例,在院324例,治愈出院10例。出院10名病例中,有7名以中醫治療為主。
今冬是否會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日前在《理解未來》病毒專題講座上說,“呼吸道傳染病如果沒有達到群體免疫,它的流行又沒有被完全終止,到了冬天病毒復制程度增加,室內活動也增加,第二波反彈的風險就會比較大。但對美國、巴西、印度而言,他們的高峰尚未出現,還在第一波中。”
據新華社,世界衛生組織4日宣布停止其“團結試驗”項目中羥氯喹和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兩個分支的試驗,理由是這些分支試驗中的新冠住院患者病亡率幾乎或完全沒有下降。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7月6日5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1317637例,死亡病例532644例。美國累計確診2874396例,死亡病例129870例。
7月5日,黑山衛生部公布數據,過去24小時在對450名疑似病例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新確診61例感染者,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確診781例,累計死亡14例,在醫院治療67例,2例重癥,接受醫學觀察2246人;累計治愈315例,現存452例。
當地時間7月5日,保加利亞衛生部消息,在過去24小時內,保加利亞共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檢測2591次,其中新增確診病例180例,累計5677例。目前住院患者人數為463人,其中處在重癥監護狀態病人為29人。
據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部統計,截至當地時間7月5日下午4時05分,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16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85416例;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22例,累計死亡44220例。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道,日本7月5日新增208例新冠肺炎患者,連續三天單日新增患者超過200例,累計確診19822例、死亡977例。除日本國內確診19822例之外,“鉆石公主”號郵輪累計確診712例、死亡13例。截至7月5日,日本國內共有34名重癥患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包括“鉆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乘客和船員在內,日本已有17708人出院。
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現,2020年花錢排行榜上前三位的是教育培訓、住房和保健養生。最近六年,中國百姓的教育培訓消費意愿一直呈明顯上升趨勢,從年齡段看,26到35歲的年輕人更重視自身軟件建設,有著強烈的教育培訓需求。從不同收入人群看,收入20-30萬的中等收入人群更愿意為提升自已而投入。
上周五A股市場表現
點擊前往查詢。
上周股市小結:
大盤股補漲,量能再破萬億,上周四到周五創業板等中小盤股漲勢逐漸收斂,上證50等大盤股指數蓄力上升,大盤股迎來補漲行情。7月前三個交易日內,滬指成功站上3000點,創業板指創4年半以來的新高。A股成交金額再破萬億元,消費、券商和地產等大盤股領漲。
當前股市各項指標表現積極,向好態勢有望延續當前從成交金額、北向資金凈流入、證券客戶結算金額、開戶數、兩融余額、分級B基金漲跌幅以及股票回購等指標來看,當前市場氛圍較好。
本周股市預測:
A股:主板低估值板塊持續修復,帶動滬指在3000點上方企穩,而高彈性品種如券商、可選消費、科技等集體活躍,則帶動創業板指持續攀升突破2450關口,創下近四年半新高。后續市場在新發基金及外資等增量資金的帶動下,行情有望繼續向上拓展。對于風格切換方面,歷史上,大波段風格切換通常需要苛刻的條件,經濟復蘇確認或者科技消費龍頭邏輯自身證偽,可能才是當前觸發徹底風格切換的條件,短期尚不具備。科技消費龍頭相對收益暫時跑輸,相對收益動量趨勢遇到波折但并未徹底扭轉。
美股:聚焦中國核心資產,擁抱市場紅利。老虎證券分析師團隊認為:1)樂觀預期QE周期內,下半年的美股仍然具備投資優勢,但市場并沒有將特朗普敗選的可能或與大選相關的擾動納入預期,相應的10月中下旬-11月初大選會是比較關鍵的時間窗口,易出現波動;2)預計本輪中概股超額回報可持續2年以上時間,非美權益資產向上可拓展空間依然較大;3)配置思路上,中國核心資產(新經濟企業)>美國上市的其他非美企業龍頭>美本土龍頭企業。
港股:牛市味道漸濃,低估值藍籌吸引力提升。老虎證券分析師團隊認為,美聯儲鎖定降息周期利好非美權益資產,但是這個傳導過程實際是比較漫長的,加上疫情原因,共同造就了上半年港股的結構性行情。往前看,我們認為三季度港股新經濟企業和低估值藍籌都有配置機會。
1)二季度新經濟企業大部分都保持了至少20%以上的漲幅,如果只看新經濟,港股的牛市實際上已經來臨了;2)下半年擺脫疫情困擾后,國內經濟復蘇預期,相應的也會加大低估值藍籌的上升空間,從而拉動指數。作為牛市標配,同時建議關注券商和保險今年表現落后的板塊。
●據第一財經,近日,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財經研究院/一財全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共同舉辦了題為“亞洲和中國經濟展望,新冠疫情下的經濟復蘇”研討會。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副總裁朱民表示,亞洲大部分經濟體較早較好地控制和管理了疫情,以后雖然或多或少還有一些余波,但總體規模、確診率、死亡率都維持在低位。這一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到位且迅速。再則是因為民眾公眾衛生意識較強,比較理解和配合。
●據央視5日消息,中央氣象臺預計,5日到8日,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游將有持續強降雨,累計雨量有100~300毫米,湖北東部、安徽西南部局地將超過400毫米,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貴州東北部、湖北東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3~4天的暴雨或大暴雨天氣,中央氣象臺5日上午升級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5日消息,為應對強降雨影響,中國氣象局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提升為三級。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各直屬單位立即進入Ⅲ級應急響應狀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及可能受影響的省級氣象局根據實際研判提升或調整相應應急響應級別。
●據新華視點,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兩湖水系及長江中下游干流區間來水明顯增加。在上述來水疊加影響下,長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持續上漲。水文部門預計,長江中下游干流監利至江陰江段未來幾天將全面超過警戒水位,最大超警幅度在0.5米至1.0米左右。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5日10時繼續發布長江干流監利至江陰江段洪水黃色預警,提請長江中下游干流沿線和洞庭湖、鄱陽湖湖區有關單位和公眾注意防范。
●日前,多個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網站公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通知》明晰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指標。新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相關指標的最大亮點在于“自主創業”和“自由職業”方面,自主創業的范圍加入了開設網店,自由職業的范圍加入了互聯網營銷工作者、公眾號博主、電子競技工作者。
●據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消息,2020年7月5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鎮1名牧民,在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就診期間,經專家組確診為腺鼠疫病例。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目前,該患者已在當地醫院隔離治療,病情平穩。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7月5日發布《2020年烏拉特中旗鼠疫疫情Ⅲ級預警的通告》,通告稱,2020年7月5日起進入預警期,預警時間從本預警通告發布之日持續到2020年底。
●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上半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58億元,超去年同期38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國家鐵路基建投資完成2451億元,同比增長3.7%;截至7月1日,鐵路新線開通1178公里,其中高鐵605公里。
●據券商中國,今年上半年已有71只債券違約,涉及金額875.37億元,同比去年上升45.98%,新增違約主體11家,主要涉及民營企業以及少部分地方、中央國有企業,違約的債券類別主要是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公司債和企業債等。
1900億元逆回購到期
本周有1900億元逆回購到期,分別是周一的800億元和周二的1100億元。
超500億解禁洪流來襲
不含科創板公司,本周(7月6日-7月10日)面臨解禁個股30余只,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超500億元。7股解禁市值在10億元以上,分別是紅塔證券、旭升股份、志邦家居、睿能科技、富滿電子、藍帆醫療、百達精工等。
解禁市值最高的是紅塔證券,該股有11.1億股面臨上市流通,主要為發行前股份限售流通,解禁市值高達250.73億元,這是其上市以來首次大規模的解禁潮。旭升股份解禁市值也在百億元以上,達到136.1億元。從個股的解禁量看,解禁股數居前三位的是:紅塔證券(11.11億股)、旭升股份(3.37億股)、華聯股份(2.55億股)。
新股機會
目前已披露信息顯示,滬深A股本周共有10只新股發行申購,其中交大思諾、美瑞新材為創業板股票,同慶樓為上交所股票。其他7只股票全部為科創板股票。其中,中芯國際申購日期為7月7日,寒武紀申購日期為7月8日。
●中信建投7月5日公告,7月3日,本公司向中央匯金書面征詢,并于2020年7月5日收到《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關于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媒體報道事項征詢函的復函》,回復如下:針對函中征詢事項,截至目前,我公司不存在涉及你公司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中信證券7月5日公告,7月3日,公司向第一大股東中信有限書面征詢上述媒體報道所涉事項,并于2020年7月4日收到中信有限書面回復:“經與中信集團確認,截至目前中信集團未討論過任何關于中信證券及中信建投重組合并的方案,中信集團也未與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涉及收購中信建投股票的任何協議。
●7月5日,中芯國際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依據發行人與聯席主承銷商協商確定的發行價格27.46元/股,本次發行規模超過人民幣50億元,根據《業務指引》規定,本次發行聯席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比例分別為2%,但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戰略配售對象共29家,合計配售金額共242.61億元。其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獲配35.175億元,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獲配33.165億元,青島聚源芯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獲22.24億元。
●啟信寶數據顯示,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6月10日申請“抖分期”商標,國際分類為(42)網站服務商標,申請/注冊號47148118,目前正處于實質審查階段。
●小米金融7月5日發布澄清聲明:與山東被立案偵查的“小米金融”無任何關系。小米金融稱2018年12月曾通過法院要求對方停止使用現企業名稱,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企業名稱,變更后的企業名稱不得包含“小米”字樣。
●受疫情影響,全球最大的養老基金GPIF?1-3月錄得2001年以來最大虧損。GPIF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三個月以來,GPIF總資產的負回報率為10.71%,上一季度為4.61%。報道稱,這只龐大的基金截至3月底管理的資產規模為150.6萬億日元。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7月5日在推特發文稱,北美的超級充電器使用量已經達到了疫情前峰值,歐洲落后了一周左右,中國和亞太地區總體上表現出色。
●據21世紀經濟報道,7月5日,瑞幸咖啡于當日下午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據悉,會議投票通過了對陸正耀、黎輝、劉二海及Sean Shao的董事罷免議案。同時會議投票通過了增加Ying Zeng和Jie Yang兩名獨立董事。
Tony老師也在聊股市了!一則傳聞引爆A股,兩位“緋聞主角”剛剛重磅回應
不辜負行情!集中火力,配置最有效的資源——道達對話牛博士
下半年第一只“爆款”誕生!銀行系資金正借道權益基金入市!下周將有16只基金發行
一周創投市場丨商湯科技或正進行新一輪融資;歌斐最新一期S基金首輪關賬10億元;清科創業擬赴港IPO
一周投融資亮點:“作業幫”領跑本周投融資;科蒂投資卡戴珊個人美妝;北浙廣創投活躍度最高
杭州第一大P2P平臺涼了!累計借貸近3000億元涉嫌非吸 微貸網已被當地警方立案
●據央視新聞,2020年遼寧省普通高考將使用人工智能(AI)技術進行考試疑似違規行為檢測,這是遼寧省首次將AI技術應用到考試行為分析中。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對所有考場的視頻文件進行分析判斷,檢測出考生的疑似違規行為,各級考務工作人員再對系統檢測出來的疑似違規行為進一步甄別判斷,并依據相關規定做出處理。
●2020年7月5日7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六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據央視新聞,聯合國報告:2019年全球產生了5360萬噸電子廢棄物,預測203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將達7400萬噸。主要原因是電子設備消耗率提高、生命周期短以及維修選擇少。報告提醒,電子廢棄物包含的有毒添加劑或汞等會損害人類大腦和身體協調系統。
一周基市觀察:上半年新基金發行破萬億3家基金公司及1基金子公司被責令整改
隨著6月落下帷幕,上半年新基金的發行規模也浮出水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公募累計發行新基金678只,規模達1.06萬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發行成立131只,規模為1706.7億份;混合型基金發行成立279只,規模為5470.75億份。
此外,近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對轄區基金公司下發了新一期監管情況通報,在此次通報中,有4家公司均因銷售或宣傳過程中的不合規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其中,3家基金公司被責令整改,相關負責人被出具警示函;另外一家基金公司子公司則是被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備案三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另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末,在全部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中,超4成的基金股票倉位比例在80%以上,超6成的基金股票倉位比例在60%以上,在調倉動作上,相較于截至2020年6月28日的數據,超2成的基金有較明顯的倉位上調。
新基金建倉方面,以基金跟蹤最為廣泛的滬深300指數作為參考,上周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6.78%,從最近3個月新成立的基金來看,在偏股主動型基金中,不到2成的新基金周漲幅超過4%,整體倉位較輕。
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劉明濤、黃小聰、王帆?編輯|胡玲 盧祥勇 杜恒峰?杜波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