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10 19:11:52
每經編輯|趙云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今天(1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防范疫情輸入風險、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有關信息。
會上,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的風險,全國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了新冠病毒監測,到昨天24時,全國海關共抽樣監測樣本227934個,其中產品樣本43964個、內外包裝樣本147568個、環境樣本36402個。
在上述樣本中,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在厄瓜多爾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一個樣品樣本中,從厄瓜多爾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爾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其他227928個樣本檢測全部為陰性,對檢出陽性的樣本,經核酸序列分析并經專家研判,檢測結果提示,厄瓜多爾三家企業產品的集裝箱環境、貨物外包裝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風險。
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為保護消費者健康,海關總署決定自今日起暫停掛斷上述三家企業在華注冊資格,暫停上述三家企業產品出進口,對暫扣的貨物采取退貨、銷毀等處理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進口的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以及盒馬等新零售平臺均有銷售。同時,部分平臺對于上述商品還有促銷優惠。
記者聯系到天貓平臺上一家在售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店鋪的客服人員。該店客服對記者表示,店內銷售的南美白蝦品牌均不在國家海關總署公告的三家企業之內,同時商店內目前在售的產品全部經過國家海關新冠檢測,合格以后才可以上市銷售。
另外,京東平臺上銷售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的一家品牌官方旗艦店客服也告訴記者,平臺上現售的白蝦并非樣本檢測的批次。同時該客服還表示,“出貨的商品都會經過嚴格的質量把關和質檢”。
而在蘇寧易購方面,記者注意到,目前在蘇寧易購app上搜索“厄瓜多爾”關鍵詞后,已經沒有相關商品了。
對于平臺后續有無下架相關進口白蝦的可能,截至發稿前,天貓、京東、盒馬等平臺均未向記者予以回應。
新冠病毒能否通過冷鏈方式留存和傳播?
海鮮和肉類會成為傳染源嗎?
畢克新在發布會上介紹,中國海關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等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是預防新冠病毒從進口冷鏈食品渠道傳入風險的重要舉措。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的有關規定,國內的法律依據充分,這是為保護人民身體健康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不影響國際正常貿易的開展,暫停厄瓜多爾三家企業產品進口,主要是為了督促其認真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及時改正生產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針對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品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我們采取暫停其產品進口的措施,目前已經暫停了德國、美國、巴西、英國等23家境外肉類生產企業產品的進口。不少國家和企業積極配合,這23家企業當中,就有10家是根據中方的要求,由出口企業自主提出、自主暫停對華出口措施。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會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新冠病毒是否會通過冷鏈方式在食品或食品包裝留存和傳播,目前尚無定論。在此情況下,中方在充分和科學的風險評估基礎上,對冷鏈食品加強監管,并對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同等適用,相關做法符合世貿組織規則要求。
目前全球疫情防控仍處于關鍵時期,我們呼吁,相關國家和地區的食品生產企業,嚴格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聯合發布的指南要求,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做好各項預防措施,嚴防出口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共保食品貿易安全。
提醒:新冠病毒在豬的皮膚上可以存活
勤洗手非常重要
另據北京日報,針對冷凍、冷藏海鮮和肉類有沒有成為傳染源的可能性,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寧在會上表示,基于國際組織相關權威機構的觀點和現有證據,其作為傳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世界衛生組織、歐洲食品安全局、德國風險評估研究所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權威組織和機構都有明確的觀點,觀點也是比較一致的,那就是——新冠病毒主要是經人的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一起接觸傳播的,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到目前也沒有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這些觀點在世界衛生組織網站上和這些機構的網站上都能公開查閱到。到目前,全球報告的1000多萬病例,我們國家確診報告的8萬多病例也都沒有因進食食品而出現病例的報道。
此外,李寧還提到了美國軍事醫學傳染病研究所牽頭開展的一項研究,該研究主要是將新冠病毒接種在去毛的豬的皮膚上來觀察不同溫度下,新冠病毒存活的穩定性的,該研究的目的是用豬的皮膚來模擬人的手的皮膚,從而預測病毒在人手的皮膚上的存活時間。她表示,研究結果發現,新冠病毒在豬的皮膚上是可以存活的,這個研究結果就再一次提示我們:在疫情防控期間,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衛生是非常重要的。
最新動態:北京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香港迎第三波疫情,學校緊急提前放假
7月10日下午,北京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47場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7月9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確診病例,疑似病例。
新發地批發市場發生聚集性疫情以來,北京已經連續4天實現零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治愈出院人數不斷增加,中風險地區在不斷減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今天(7月10日)還對外公布了2020年6月至7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二,稱當前北京市等實施的綜合防控措施效果已經顯現,相關暴露人員繼續發病風險已基本消除,高風險環境人群均以發現、處置并納入管控范圍,后續發生新的感染的風險較低,北京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仍不能掉以輕心。
2020年6月11日~7月7日北京本地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報告時間分布
北京日報報道稱,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在會上介紹了此次疫情中年齡最大和年齡最小患者的具體情況。
病例1,女,86歲,為本次疫情中年齡最大的患者。因有高血壓、輸尿管結石等疾病,長期居家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由其女兒照顧,未與其他人接觸過。患者女兒為6月18日的確診病例,6月14日出現發熱、咽部不適等癥狀后,自行服藥,未就醫,并帶病照料其母親,造成了病毒在家庭內的傳播。
病例2,女,1歲7個月,為本次疫情中年齡最小的患者。患兒平日與父母和祖母同住,平時主要由其父親照顧。患兒母親為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者,其父親帶她到新發地市場給母親送飯,期間未佩戴口罩。6月15日患兒出現輕微腹瀉等癥狀,自服藥物治療,未報告,未及時就醫,6月20日起患兒、其父母和祖母四人先后確診。
龐星火說,這兩例患者的發病過程提醒大家,做好個人防護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家中有老人、孩子和長期臥床者的人員,疫情防控期間外出時,要戴好口罩、不聚集,外出回家后要先洗手、更衣,再接觸家人,不將病毒帶回家;不要帶老人、孩子等健康較弱的人員到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通風不良、衛生條件較差的場所。出現身體不適的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要做到早報告、早診治,做好隔離和防護,切忌帶病照顧家人,避免疫情在家庭中傳播。
另一方面,據中新網援引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及香港電臺報道,香港疫情反彈,連日出現多宗本地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10日下午宣布,全港中小學及幼兒園可于下周一(7月13日)起提早放暑假。
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同心抗疫網站
楊潤雄10日下午在特區政府總部會見記者時表示,部分班級的考試可作特別處理,但需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他還提到,中學3年級至5年級下周完成考試,再提早放暑假。
據香港電臺網站等港媒7月10日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10日下午在記者會上公布,香港今日新增3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6例為輸入病例,32例為本地病例。截至目前,香港累計確診1403例。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在前天的記者會上表示,此次香港第三波疫情,源頭分散,特區政府將加強社區病毒檢測,以及研究為特定群組,包括敬老院舍員工、餐館職員和公共交通司機等,安排病毒檢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記者 陳克遠 王星平)、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中新網、北京日報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