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5 21:54:20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肖芮冬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軌跡,也顛覆了不少行業的生態。大量新經濟公司迎來了大展拳腳的機會,“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也愈發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甚至有投資人表示,新經濟公司在重構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經濟在賦能“雙循環”,而這其中就蘊含了大量機會。
9月25日下午,由場景匯、每經路演主辦,成都天府文創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天府文投承辦,四川省投資基金業協會、微吼、第一路演、上海星動力、湘江創投學院支持的“新經濟企業專場路演活動”,在成都市恒大廣場路演大廳舉行,5家來自新經濟領域的創業公司悉數亮相。這些來自不同行業和細分賽道、但頗有代表性的企業,在現場與投資人一道,圍繞行業熱點與后疫情時代新經濟創投趨勢,進行了深度交流與精準對接。
作為引領未來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既是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變量,又是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藍海。與此同時,數字經濟也在賦能很多傳統行業。成立于2011年的成都萬維圖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維圖新)對此深有感觸。
該公司技術總監蔣浩在路演活動現場介紹道,萬維圖新是一家致力于通信設施建設、網絡運行維護、軟件開發、技術服務、互聯網平臺運營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在互聯網與信息化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綜合解決方案與信息化服務提供商。
目前,該公司擁有LBS位置服務、云平臺/大數據分析、超線程流媒體平臺、物聯網硬件和全媒體消息分發系統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能力,在政企信息化、通信網絡和互聯網軟件開發等領域都有不少成功案例。蔣浩表示,當前萬維圖新正在打造一個基于“5G+AI”的中醫文化傳承和大健康服務平臺,借助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研發舌診魔鏡、智慧中醫平臺等產品。
此次萬維圖新將啟動Pre-A輪融資計劃,計劃融資3000萬元、出讓股權15%。在資金用途上,市場推廣和項目實施推廣增量資金預計為1600萬元;研發支出和試驗期各項投入增量800萬;新增高端人才引進投入增量資金600萬元。
提起新經濟,人們想起的往往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事實上,作為實體經濟的中堅力量,制造業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而材料則是制造之骨。作為國民經濟的先導性產業和高端制造及國防工業發展的關鍵支撐,新材料一向被視為新經濟的基石,不少創業公司也在這個領域里苦心研發、深耕。
成都國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銅科技)和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射頻照明技術研究所,都是其中很有競爭力的企業代表。
成立于今年7月的國銅科技主要從事高導電率銅(以下簡稱高導銅)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據其創始人兼CEO王洪青介紹,“HGLN-高導電率銅合金功能新材料”也就是高導銅由四川良惠銅材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導電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而國銅科技是該項目的實施主體,已實現工業化量產。
他表示,目前我國每年工業用銀量約1萬噸,在對導電率要求很高的產品上只能使用高價銀。而銅導電率僅次于銀,我國工業用銅每年逾1000萬噸,是銀用量的1000多倍,無中間過渡性導電材料。“國銅科技生產的高導銅導電率可達到甚至超過銀,在高導銅定價遠低于銀價時,市場用量應介于銀和銅之間,預計在百萬噸級。所以高導銅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千億元級別,市場空間很大。”
據悉,國銅科技擬融資5000萬元人民幣、出讓5%股權,資金主要用于建設500~1000噸產能生產線及后期市場拓展與公司運營。
而在節能新材料方面,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射頻照明技術研究所則有獨到的理解和技術。其技術總監鹿建介紹道,2019年全社會用電總量約7.2萬億千瓦時,其中照明用電消耗約1萬億千瓦時,照明產業規模超過6000億元,“更高效的照明技術是節能減排的關鍵突破之一,節約照明用電的潛力巨大”。
該團隊目前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射頻聚焦等離子共振激勵技術的理論,在此基礎上成功地研制了多款新型射頻等離子光源。該光源具有全光譜,高光效、高顯指、無頻閃、長壽命、節能環保、健康安全等優點,適合廣泛用于軌交照明、海事照明、農業補光、工業老化和健康照明等場所,是實施和推廣“中國綠色照明工程”的理想光源。此次其擬進行A輪融資,金額2500萬元,出讓10%~15%的股份
在疫情影響下,人們對于媒體的使用習慣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一切在線”成為了傳播的關鍵詞。對此,成立于2018年3月的成都星流影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星流影集)有著較為深刻的體會。
該公司主營網絡電影、網絡劇策劃、出品和發行,服務對象包括愛奇藝、騰訊、優酷、芒果等視頻平臺,實操發行網絡電影案例超過200部。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網絡影視發展駛入快車道。一方面線上觀影需求增長迅速,內容付費市場與在線電影市場仍有較大發展潛力;另一方面,5G為網絡電影行業帶來新機遇,從技術上提升用戶觀看體驗,從創作上推動內容創新。正因如此,成都星流影集創始人周末表示今年將在兩個核心競爭力同時發力:一是豎屏劇/互動劇,二是電影。
在他看來,2020年是豎屏劇元年,主要原因在于豎屏劇往往由專業團隊打造,從劇本選擇、拍攝手法等方面全方位進行“專業化訂制”,實現短視頻優質內容的全面升級。而在電影方面,市場增量趨勢依舊明顯,尤其受到疫情影響甚至更為顯著。
2018年,成都星流影集曾經完成了300萬元的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需求為600萬元,計劃出讓15%的股權。
另一家來到路演現場的新媒體公司則是成立于2015年5月的成都引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引擎文化)。據其總經理包鴻權介紹,當前社區媒體已成為渠道傳播主戰場,而車庫媒體是近幾年逐步興起的主流媒體,在城市大廈、商務樓宇、百貨商場、娛樂場所等負層地下車庫內壁及柱面上制作,以其用戶群體的精準定位和展現形式的新穎,頗受品牌廣告主的認同。但目前玩家都是地方性規模,尚無全國龍頭企業。
該公司2019年媒體數量首次突破1000面、合作物業超過200家、年均收入超過2000萬元,媒體規模居西南前列。此次融資的需求為2500萬元,計劃出讓10%的股權。
最后,歡迎大家繼續關注第十七場的場景匯專場路演活動,屆時還有優秀的創業公司、專業的投資人和行業專家來到場景匯平臺和大家交流、對接。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觀看,不要錯過!
免責聲明: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鄭德銳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