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02 12:23:36
每經編輯|孫志成
10月1日,備受矚目的國慶檔火熱拉開帷幕。在所有上映影片中,動畫電影《姜子牙》率先拔得頭籌,不僅位列單日票房排行榜的首位,還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此前紀錄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1.44億保持。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10月1日,《姜子牙》票房已經達到3.57億元。10月2日,0時0分0秒,《姜子牙》票房突破4億大關,截至發稿累計票房已突破5億元。
在上映之前,關于《姜子牙》能否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創國漫奇跡成為了粉絲熱衷討論的話題。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姜子牙》的起跑速度明顯要優于《哪吒》,也許是因為有《哪吒》成功的背書,也許是因為國人對于傳統神話故事的情懷,也許是因為粉絲們對于國漫的希冀,不管是何種原因,《姜子牙》的首日票房成績可以說是不負眾望。
或成為公司業績“救星”
《姜子牙》由光線彩條屋影業、中傳合道、可可豆動畫聯合出品。光線傳媒2016年半年報曾披露,光線影業投資了北京中傳合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傳合道”),占比30%,該公司擁有《姜子牙》等優質IP。
據報道,《姜子牙》這部動畫電影已籌備5年時間,導演程騰曾就職于美國夢工廠,導演李煒參與過近10部國產動畫電影的制作,聯合導演李夏是豆瓣評分7.5的動畫短片《紅領巾俠》導演之一,聯合導演兼藝術總監王昕曾就職于暴雪,擁有16年以上CG制作經驗。
光線傳媒曾透露,公司主導的動畫電影“神話三部曲”包括:已經上映的《哪吒》、剛剛上映《姜子牙》,以及根據《大護法》的導演不思凡的原作改編的動畫電影《妙先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當時給光線傳媒單季度貢獻了10個億的凈利潤。所以,如果《姜子牙》票房大賣,光線傳媒或將成最大受益方,這對于提振公司有些疲憊的業績十分有利。
光線傳媒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2.59億元,同比減少77.86%;歸母凈利潤2057.2萬元,同比減少80.4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318.76萬元,同比下降119.22%。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光線傳媒解釋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原定于春節檔、情人節檔上映的《姜子牙》《蕎麥瘋長》等影片均撤檔,導致公司電影票房收入受到較大影響。公司參與投資、發行的已于2019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計入本報告期的影片共三部,包括《誤殺》《兩只老虎》《南方車站的聚會》,本報告期總票房為3.77億元。
同期,其營業收入中有一大部分來源于電視劇及網劇業務。半年報顯示,光線傳媒上半年電視劇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同比減少30.56%,對總營收的貢獻率超過電影業務,達59.02%。該業務期間營業成本為1.23億元,同比減少8.67%,毛利率為19.80%,同比減少19.22個百分點。
此外,上半年光線傳媒經紀業務及其他實現營業收入1441.31萬元,同比減少45.58%,對總營收的貢獻率為5.56%,營業成本1105.99萬元,同比增長9.37%,毛利率23.26%,同比減少38.56%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光線傳媒的股價經歷了先跌后漲,今年2月時,該公司股價一度跌至8.52元的低點,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公司股價在4月之后一路上揚,截至9月30日,光線傳媒股價報16.66元,年中最高曾漲至18.04元,距上市以來最高的18.87元僅一步之遙。
2020年下半年,光線傳媒預計上映電影項目12部,預計制作電影項目包括《深海》《星游記之沖出地球》《大魚海棠2》等39部;動漫方面,公司上半年推出《敖丙傳》等影視聯動或衍生漫畫,上線14部原創漫畫,引入60多部第三方優質漫畫作品。
口碑兩極分化
雖然首日票房大獲全勝,但令人不解的是,《姜子牙》在口碑方面似乎一言難盡。在豆瓣和微博上打分評論的觀眾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而在相關小組討論中,關于《姜子牙》的吐槽已經遍地開花。
因此目前,在貓眼上,《姜子牙》的評分已經落后于《我和我的家鄉》、《奪冠》。
在豆瓣《姜子牙》頁面,一些點贊的觀眾表示,“可能如果你抱著《哪吒》的心態去看姜子牙要失望了,姜子牙的格局要大至少兩個梯度,包含蒼生與個人、人與神的關系、宿命論等哲學命題的探討。”“和《哪吒》相比,搞笑的成分少了不少,可能會影響票房成績,但對我個人來說,這部《姜子牙》是中國動畫在《大圣》和《哪吒》之后的又一次驚喜進步。”
截至10月2日早晨,豆瓣上《姜子牙》評分為7.1分,不少觀眾對該片編劇、世界觀等方面表達了不滿。
值得注意的是,與改編現代故事IP需要得到授權不同,由于一般著作權保護期為作者去世后50年,因此現階段不少中國神話故事都已成為公版IP,可以直接進行改編,且不需要支付任何版權費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著制作公司紛紛加碼布局。
影視行業觸底向上
據證券時報·e公司,除了大熱的《姜子牙》外,今年國慶檔期間,自9月30日至10月8日還有《奪冠》、《急先鋒》、《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一點就到家》、《木蘭:橫空出世》,覆蓋了喜劇、動作、動畫、體育等多種題材類型。而在上述影片背后,是中國電影、騰訊、幸福藍海、歡喜傳媒、阿里、北京文化、上海電影、光線傳媒等公司。
國慶長假首日,票房僅次于《姜子牙》的,則是由北京文化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首日票房達到2.67億元,截至2日早10點,兩日票房達到3.33億元,后勁十足,該片豆瓣評分7.5分。
該片延續了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的集體創作方式,但不同于《我和我的祖國》以主旋律敘事,《我和我的家鄉》走起了輕松的喜劇風。導演和演員依舊是行業頂級集合,張藝謀擔當總監制,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的團隊已經是票房保證,在此基礎上還有葛優、黃渤、范偉、鄧超、沈騰等一種喜劇明星大咖出演。其中,有8位影帝和2位影后。
值得注意的是,曾因為參與發行《戰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而一度被稱為是爆款發掘機的北京文化也參與出品了該部電影。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長假首日,全國單日票房達到7.27億元,相比2019年長假首日票房8.15億元,已經恢復到89%,接近九成。根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10月2日上午10時34分,國慶檔期內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億元。
民生證券指出,國慶黃金周歷來是各片家必爭之檔期,去年年國慶檔上映6部影片,從10月1日到7日實現票房42億元,占到全年總票房的7.1%,國慶檔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促進觀影需求集中釋放,電影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觀影高峰。
中金公司認為,影院復工近2個月,9月至今票房恢復率已達94.8%,頭部院線和影投公司市占率進一步提升?;仡櫷陣鴳c檔,影片頭部集中、渠道下沉趨勢明顯。預計假期8天票房有望達到36到46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檔期7天的86%到110%。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貓眼專業版、證券時報·e公司、豆瓣、每經app
封面圖片來自貓眼專業版上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