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0 19:17:32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葉峰
隨著期債筑底過程的延續,投資界對當前債市轉暖的預期還不敢打得太滿,而對于公募基金來說,趕上最后一個季度的運作周期,那些投資失利、規模迷你的產品在年末基金排名戰中牽動管理人的心。
10月20日,萬家基金固收老將蘇謀東再被替換引發關注,一直以來,強調固收為王的靈活配置思路屢屢在權益增厚方面敗北,尹誠庸的再次接管能否扭轉頹勢值得期待。
固收老將權益投資敗北
近期圍繞迷你基金“換帥”的動作頻頻,且以往期固收策略為主的產品為主,萬家基金就是一例。10月20日,公司發布萬家瑞舜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有意思的是,這次的焦點又是蘇謀東和尹誠庸。
Wind統計顯示,20日公告換帥的萬家瑞舜靈活配置的19日凈值漲跌幅為-0.10%,年化回報4.08%,在同類1590只基金中排名1431,受業績拖累,基金規模在今年半年末的規模僅約為0.34億元,清盤警報已經拉響。
這已經不是尹誠庸今年首次接替蘇謀東,此前也發生在萬家瑞豐靈活配置混合、萬家瑞堯靈活配置混合、萬家家瑞債券的基金經理變更公告中。
蘇謀東是萬家基金的固收老將,目前在任管理8只基金。2013年加入萬家基金前就在寶鋼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從事固定收益投資研究工作,擔任投資經理職務。履職萬家基金以來,蘇謀東的偏債投資相對“穩健”,曾創下最高連續6個月回報達9.51%的成績;但相比與此,偏股投資成績暗淡,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回報僅6.84%,大幅跑輸滬深300同期16.08%的漲幅。
但遺憾的是,蘇謀東接管上述基金時,大多集中在2018年-2019年,彼時恰為股債牛熊切換時期,多數混合型基金還維持在權益資產配置10%一下的偏低倉位設計,這給接下來的偏債基金“換擋”造成不小拖累,業績不佳就成了相關基金的通病。
事實上,該基金早在今年年初就在有意擴大權益資產配置,到中報披露,股票資產配置占到基金總資產的16.39%,較上期提升8.67%。彼時還在任的蘇謀東顯然已經開始重視股牛債熊格局下的投資切換必要性。
但畢竟該產品對標的是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50%,且在蘇謀東2018年8月15日上任之后,一直貫徹重倉債券的思路,2019年中報之前,股票資產配置比例不達10%,當年一季度權益資產配置僅占3.08%。從其在任的兩年多時間里,該基金也在2019年中報時出現規模大漲,幾近1.41億元,但隨后便出現規模下降,任職期間總回報15.81%,超越基準回報為-10.46%。
權益陣營“板凳深度”淺顯
相比于蘇謀東的轉型艱難,同為固收陣營的尹誠庸則在靈活配置方面見長,業績也主要集中在權益配置方面。Wind統計顯示,偏股型投資回報最高連續6個月達到13.04%,而偏債投資則與蘇謀東基本持平。
盡管今年以來的偏股投資回報率也跑輸滬深300,但總體而言,已是萬家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助理的他似乎在投資風格上與蘇謀東互補。在2018年10月加入萬家基金之前,尹誠庸曾在中歐基金擔任基金經理助理兼研究員一職,但也并沒有主攻權益類資產配置。
有投資人表示,目前萬家基金的權益投資業績還不錯,且從黃興亮、李文賓、高源等明星基金經理的偏股基金管理成績來看,多數在今年的投資收益率達到50%以上,萬家行業優選更是達到77.51%,同類990只基金中排名17。
但股票的投資風格直接決定了產品的收益,對于偏債型和靈活配置型基金來說,更多還是在股票、債券、可轉債等資產中進行切換。而萬家基金在固收陣營中顯然缺乏靈活配置的功力,即便在調倉過程中也相對保守。
以萬家瑞舜A為例,蘇謀東在2019年的權益配置積極性明顯不足2018第四季度,年報披露數據僅17.26%,不僅如此,重倉股中涉及銀行、地產等低彈性、高股息的品種占據絕對主力。去年三季報,前五大重倉股中就包含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去年底雖有調倉,但改換碧水源、保利地產充當主力,招商銀行也有加倉。
到今年中報時,重倉股中調整為以銀行、醫藥、地產為主線,雖然藥明康德和邁瑞醫療市值抬升明顯,但遺憾的是,這兩只股票的持倉量微乎及微,分別為1.40萬股和0.34萬股,后者還有小幅減倉。
而作為股債混合產品,實際上是承接了部分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尤其在股債震蕩市中更加凸顯其資產配置的功能。但需指出的是,目前萬家基金已有不少靈活配置基金處于迷你狀態,如果業績得不到明顯的改善,相關產品的存續希望將變得渺茫。
因此,對于單個基金因業績不佳而遭遇基金經理換帥,建議投資人關注新帥過往業績的同時,應該盡量避免迷你基金,參考產品年度業績表現以及凈值波動進行配置,尤其對于股債組合投資來說,二者并非完全負相關,擁有行業選擇能力以及個股優選能力的產品才具備投資價值。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