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2 22:05:47
“大健康產業就是朝陽產業。”在11月12日的“龍陽湖論健”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表示,近年來健康產業快速發展,疫情期間全社會進一步提高了對健康產業的認識高度。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魏官紅
自去年底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已近一年,這一年時間里,我國大健康產業有哪些變化?未來發展方向如何?
2020年11月11日至14日,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在11月12日上午的“龍陽湖論健”分論壇中,多位來自政府、行業和企業人士對我國大健康產業的未來進行了探討。
“大健康產業是朝陽產業。”論壇中,多位參會人士表示,后疫情時代大健康產業將迎來新的增長點和發展機遇。其中,健康消費、智慧健康是未來大健康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
作為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中心,湖北省和武漢市如今對于大健康產業頗為重視。
“武漢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大健康作為重點產業,漢陽充分發揮主場優勢,以‘龍陽湖論健’系列活動為平臺,以啟動世界大健康博覽會線上交易平臺為契機,希望通過招商、聚商、安商、留商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11月12日,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政府代區長范禮奎在會上表示,疫情之后大健康產業成為具有豐富投資機會的朝陽產業,可以說,大健康產業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據其介紹,2019年漢陽大健康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下一步還將加快多層次衛生服務體系、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力爭每年新引進大健康產業重點項目10個,到2025年大健康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
武漢市漢陽區只是湖北省和武漢市大健康產業規劃的一部分。今年湖北省曾出臺《關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由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政策保障三個部分組成,共30條政策意見。其中在政策保障方面,明確提出設立省級大健康產業發展財政性專項資金,對獲得國家一類新藥生產批件的企業,每個產品給予3000萬元獎勵等。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不止是湖北省和武漢市,大健康產業已經進入全民需求時代,產業市場規模呈量級增長。“大健康產業就是朝陽產業。”在11月12日的“龍陽湖論健”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表示,近年來健康產業快速發展,疫情期間全社會進一步提高了對健康產業的認識高度。《“健康生活2030年”規劃綱要》提出,2030年健康服務的規模要達到16萬億元。
疫后大健康產業迎來發展機遇,那么,未來其發展方向如何?企業又應如何抓住相關機遇?結合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當前的“雙循環”戰略格局,張毓輝從三個方面解析了我國大健康產業方向。一是有效擴大內需,推動衛生健康消費擴容提質;二是加大投資力度,促進衛生健康供給側高質量發展;三是增強健康貿易韌性,穩步推動醫藥出口逆勢增長。
張毓輝認為,健康消費是我國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夠維護健康,促進服務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又是擴大居民其他消費需求的重要前提,能夠有效拉動社會總需求擴容并帶動就業增長。
張毓輝還提到了智慧健康。“智慧健康會為健康中國的發展插上一雙翅膀。”張毓輝認為,智慧健康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比如解決基層資源不足的問題、就醫不方便的問題等。“我們的信息化技術會全方位發揮支撐作用,這些都是未來的重要領域。”
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榮則表示,今年的新冠疫情百年不遇,可能會給健康產業帶來一些新的增長點。例如,今年很多公司的崛起和發展靠的是新冠病毒的快速檢測試劑以及與疫情相關的產業發展。后疫情時代,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也會催生產業方面的需求。“圍繞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主要是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等,健康產業可以圍繞相關方向進行開展。”
周榮還建議高校學者加強與企業的產業合作,及時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教授們往往有好的技術,但是希望它可以做到更完美,就會錯過機會。所以教授要和企業合作,只要有好的技術就要趕快報批,后面再繼續完善和優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