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9 18:43:52
◎目前我國“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群穩步發展壯大,19個城市群承載了全國70%以上的人口、貢獻了8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
◎當前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物價走勢客觀上會受到外部因素影響,但這種傳導影響總體上是有限的、可控的,我國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陳旭
4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4月份新聞發布會。
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工作取得了哪些積極進展和歷史性成就,城鎮化率達到了什么樣的水平,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怎樣?
今年以來,在大宗商品價格加速上漲之下,全球通脹預期升溫。從國內看,上游漲價是否會逐漸向下游傳導,引發國內新一輪通脹預期?
針對諸多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做了詳細的介紹和回應。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顯示,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全部商品指數上漲了67%,其中能源指數漲172%、原油指數漲170%。
在大宗商品價格加速上漲之下,全球通脹預期升溫。從國內看,上游漲價是否會逐漸向下游傳導,是否會引發國內新一輪通脹預期?
對此孟瑋表示,總的來看,這是全球經濟逐漸復蘇、供需關系短期調整、流動性寬裕以及投機炒作等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具有修復性和階段性特征。
“同時我們也看到,世界經濟復蘇仍不穩定、不平衡,大宗商品供需兩端并沒有出現整體性、趨勢性變化,其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
孟瑋強調,當前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物價走勢客觀上會受到外部因素影響,但這種傳導影響總體上是有限的、可控的。這主要是由于我國有強大的國內市場支撐,中國經濟發展有足夠的韌性和潛力。
“同時,我們有充足的宏觀政策空間,產業循環、市場循環、供求循環明顯改善,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構建。因此,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
孟瑋表示,總體判斷,今后一個時期物價將運行在合理區間。具體到CPI,由于食品和服務在CPI中占比高,且受國際因素影響較小,糧食供應充裕,豬肉價格隨著生豬生產恢復逐漸回歸正常水平,蔬菜、水果價格將呈現季節性變化,這些都是CPI平穩運行的“壓艙石”。與此同時,我國工業消費品產能充足、供給充裕,市場競爭充分,價格有望保持基本平穩。
“預計今年CPI同比漲幅總體呈溫和上漲態勢,能夠保持在全年物價調控目標以內。”孟瑋說。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今年一季度總體的物價運行情況看,物價運行比較穩定,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和去年同期持平。3月當月,CPI從2月份的下降0.2%轉為上漲0.4%。從總體上來講,居民消費價格總體水平目前和去年同期持平,3月當月的0.4%也屬于比較溫和的上漲。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城鎮化工作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我國在城鎮化進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孟瑋介紹,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目標已順利實現。2020年底,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0%以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4%。
與此同時,“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群穩步發展壯大,19個城市群承載了全國70%以上的人口、貢獻了8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
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城市居住條件穩步改善,綠色、智慧、人文城市建設有序推進。
孟瑋指出,城鄉融合發展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向制度接軌、質量均衡、水平均等的方向邁進,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在持續縮小。
孟瑋表示,近日,發改委印發《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加快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促進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載能力,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