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08 20:30:00
◎作為老牌外資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如今正面對著中國本土美妝品牌的追趕。近年來,中國化妝品市場中,擅長數字化社交營銷的“新物種”崛起,主打細分品類的小而美品牌也不斷涌現。歐萊雅如何應對競爭和挑戰?
每經記者|王帆 每經編輯|宋思艱
5月7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在海南海口舉行。歐萊雅攜旗下16個美妝品牌參展,覆蓋高檔化妝品、大眾化妝品、專業美發產品與活性健康化妝品。
在消博會期間,歐萊雅北亞區總裁、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費博瑞表示,海南旅游零售市場將成為中國國內市場和中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交匯點,消博會這一開拓性的創舉將進一步釋放中國消費潛力。
2021年第一季度,歐萊雅中國市場取得了37.9%的同比增長。在費博瑞看來,中國市場是歐萊雅全球生意的增長引擎,尤其是在消費數字化方面不斷地啟迪著全球市場,未來歐萊雅將充分把握海南自貿港帶來的機遇,推動“先行先試”的利好政策在美妝行業的實踐,挖掘美妝零售業務的潛力。
首屆消博會的歐萊雅展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歐萊雅是本次消博會參展的頭部國際消費品企業,其位于5號館的展館也是消博會期間最熱鬧的展館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歐萊雅攜旗下共16個品牌參展,其中圣羅蘭(YSL)與阿瑪尼(Armani)展出了當下美妝黑科技——由歐萊雅旗下科技公司ModiFace支持的虛擬試妝技術。同時,歐萊雅旗下新品牌華倫天奴與Urban Decay,也是第一次在海南自貿港亮相。
“消博會是全球消費精品展示交易的重要平臺,它的成功舉辦將助力建設更加繁榮的海南經濟,甚至助推整個中國消費市場的繁榮發展。我們懷揣著‘讓所有人擁有美’的承諾參加首屆消博會,希望借助這一突破性的平臺展示歐萊雅的創新、可持續與美。”歐萊雅北亞區總裁、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表示。
海南自貿港建設,尤其是離島免稅政策的日益放開,給予了國際消費品企業更多發展機遇。費博瑞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海南旅游零售市場將成為中國國內市場和中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交匯點,消博會這一開拓性的創舉將進一步釋放中國消費潛力。”
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海南自貿港成為了替代境外旅游、承接國內消費者旅游購物需求的目的地。海南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海南離島免稅收入153.9億元,同比增長416.6%,顯示出了海南離島免稅業巨大的增長活力。化妝品是海南離島免稅最熱門的消費品類之一,歐萊雅以規模較大的品牌矩陣和多年耕耘,在海南離島免稅的發展中也受益頗豐。
費博瑞認為,美妝產業已成為海南自貿港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海南新升級的免稅消費和自由貿易港政策,加速了美妝產業的繁榮,并刺激了中國市場消費增長。“我們希望能成為行業的先行者,充分把握海南自貿港帶來的機遇,推動‘先行先試’的利好政策在美妝行業的實踐,挖掘美妝零售業務的潛力,從而不斷滿足消費者對美的巨大需求,滿足他們對這座美麗島嶼的期待。”
歐萊雅北亞區總裁費博瑞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作為國際知名美妝集團,歐萊雅進入中國市場已有24年歷史,至今仍保持增長態勢。
費博瑞透露,2021年第一季度,歐萊雅中國市場取得了37.9%的同比增長,四大事業部市場份額均獲提升。
“我們是中國改革開放一系列利好營商政策的見證者、參與者、貢獻者。”費博瑞表示,中國市場不僅成為整個歐萊雅集團生意增長的引擎,還把許多寶貴的市場經驗輸出到國外,讓全球市場都可以從中國吸取養分并從中獲益,中國消費的數字化方面發展更是不斷啟迪著全球市場。
值得一提是,作為老牌外資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如今正面對著中國本土美妝品牌的追趕。近年來,中國化妝品市場中,擅長數字化社交營銷的“新物種”崛起,主打細分品類的小而美品牌也不斷涌現。那么,歐萊雅如何應對競爭和挑戰?
費博瑞表示:“我們一直認為中國有著非常好的本土品牌,近幾年很多年輕品牌在數字化方面做得非常好。對于歐萊雅來說,一切都是為了消費者,我們非常歡迎健康的競爭,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擴大美妝市場,讓這個市場更加健康和蓬勃地發展。目前我們最重要的是把創新、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帶給消費者。”
去年,歐萊雅位于上海的中國總部,升級成為歐萊雅北亞區總部,這也反映了中國市場對于歐萊雅的重要性。未來,歐萊雅將如何發揮中日韓“美妝黃金三角”的各自優勢?
“北亞區是全球美妝消費的核心區域,幾乎占據了全球美妝市場超過三分之一的份額。中國、日本、韓國,在美容、日常護理、消費者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且有很多共同點。我們期待看到區域內不同市場之間的相互啟迪,新架構將幫助我們牢牢地把握更多消費趨勢與影響力,從而更敏捷地響應市場變化,滿足消費者的期望。”費博瑞最后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