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牛!非酒非藥非調味品!消費行業這個細分領域也是“香”——錢瞻研報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5 19:40:22
本周,錢研君準備說說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板塊,而這個板塊真的是牛股成群,前有調味品后有白酒,現在就連啤酒也是連續大漲!如果不出意外,粉絲朋友應該猜到是什么板塊,與吃有關!來吧,一起去“食”牛。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各位老鐵,大家周末好!我是錢研君,每個周六,我都在公眾號“道達號”上發布最新的研究成果——錢瞻研報。
周五的大漲,依稀讓人感覺到行情回來了!市場格外熱鬧,A股又重新回到正途,上周分享了相對枯燥的軍工,本周軍工板塊還是很硬氣!中航沈飛似乎又找回了曾經的狀態!
本周,錢研君準備說說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板塊,而這個板塊真的是牛股成群,前有調味品后有白酒,現在就連啤酒也是連續大漲!如果不出意外,粉絲朋友應該猜到是什么板塊,與吃有關!來吧,一起去“食”牛。
本期《錢瞻研報》推出了白金版,分享了大眾食品行業的四家重點上市公司。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進入贏家學院進行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及錢瞻研報白金版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休閑零食穩步擴容
說到吃,肯定不是簡單的牛奶之類,錢研君將會從休閑食品、速凍以及預制品三方面,為粉絲朋友呈現一道“大餐”。
伴隨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原先以滿足溫飽為主要訴求的食品消費,逐漸向風味型、營養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消費理念升級,零食消費支出逐步增加,推動近年休閑零食市場規模與品類細分快速擴容,預計2021-2025年期間,休閑食品整體市場擴容年均復合增速或在6%-9%左右,市場總量穩步擴容。
休閑零食的消費主力群體為18-35歲的年輕女性,其消費占比達到60%以上。從職業構成看,公司白領對休閑零食的消費占比達40%-50%,其次為事業機關(16%+)、自由職業者(11%+)、家庭主婦及學生群體。
縱觀休閑零食消費主力軍,以下特征較為明顯:關注新鮮事物,注重改善生活品質,看重顏值、品質、產品服務與情感訴求,沖動消費頻次偏高??梢哉J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對新鮮感、個性化的追逐,是休閑零食產業不斷擴容與品種裂變升級的核心驅動因素。
消費者對休閑零食的多樣性需求,決定休閑零食的細分品類結構以及行業競爭格局。
細分品類:休閑零食代表性品類主要包含烘焙(面包、蛋糕)、堅果炒貨、休閑鹵制品、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以及餅干、果干、咸味食品(素食、魚糜),肉干肉脯等。若以行業擴容潛力與企業增長空間作為研究切入點,則烘焙類、休閑鹵制品、堅果炒貨等細分品類成長空間與規模兼具,受市場關注程度較高。
競爭格局:休閑零食作為改善型消費品的產品性質,決定其細分品類豐富的品類特征,繼而導致其業務模式多樣。另外,新一代消費者對便捷、健康的關注,導致休閑零食場景細分程度加深,生命周期縮短。另外,線上網紅休閑零食如王飽飽、自嗨鍋等興起,對傳統休閑零食企業構成一定沖擊。目前國內尚未形成全品類、全國范圍占據絕對優勢的行業龍頭,多為細分品類與區域市場領導品牌。
從銷售渠道角度來看,目前超市/KA賣場是休閑零食銷售的主要渠道,銷售占比高達50%-60%。另外,我國電商平臺的持續發展以及目前社交電商銷售、流量去中心化的快速演進,均促進線上銷售份額擴容與業務模式演進,預計未來休閑零食線上銷售占比將持續擴容。但線下仍將是休閑零食主要銷售渠道,主要因線下渠道的客戶溝通與購物體驗將持續占優,線上渠道缺乏體驗性、可觸性、可感性等劣勢難以扭轉。
休閑零食市場規模極大
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休閑零食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2984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行業整體景氣度高。預計處于量價齊升的階段,量端驅動力主要來源于現代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三餐時間減少,零食代餐需求有望增加;其次隨著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充饑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休閑零食銷售有望受益于此。
價端驅動力主要來源于消費升級,人們對零食消費的品質和健康要求逐步提升,預計休閑零食平均單價有望提升。中國2018年零食的人均消費額僅為14美元,對比美國(151美元)、日本(91美元)等發達國家的人均消費額,國內零食仍有近6倍以上提升空間,預計行業5-10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速。
觀察行業主流公司,產品的供應方式可大致劃分為自主生產和代工,主流渠道包括線下大流通(商超、便利店、雜貨店等)、品牌連鎖門店、電商渠道及其他。休閑零食企業對于生產端和渠道端的不同選擇,形成了行業主流的三種運營模式:
一為線下大流通的自主生產商,企業主要專注于生產,通過經銷商、商超等傳統渠道進行產品銷售,但是商超作為人流量獲取的中介渠道,渠道費用投放相對占比高,該模式企業可通過擴品類實現渠道協同降低費用率,而新品類迅速規模化是生產端和渠道端形成規模效率的關鍵,因而品類或者產品的有效迭代是核心的競爭要義。
二為全渠道品牌零售商,生產端通常采取代工模式,通過品牌打造和多品類結合運營,產品端的核心點在于品牌價值。渠道端,線上由于產品相對標準化及價格可比,盈利能力不如線下渠道,而對于品牌連鎖門店而言,渠道運營的核心要素為供應鏈和渠道管控的效率。
三為垂直一體化生產商,采取自主生產和自建渠道(通常也為品牌連鎖店)形式,對于該模式企業而言,自主生產模式下全品類存在規模不經濟的問題,通常采取單品類深耕模式,單品牌店模式的企業目前完成全國化布局仍少,渠道擴張空間大,關鍵點在于單店盈利模型的跑通,而單店盈利跑通對于品類的要求高,因而目前深耕品類所在賽道為核心的競爭要義,渠道端提升供應鏈及渠道管控能力效率為渠道擴張的競爭關鍵。
速凍食品仍存較大成長空間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速凍食品行業規模達到1342億元,2013-2018年復合增長率為10.14%。美國是世界上速凍食品人均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人均年消費量84.2千克。歐盟人均消費42.6千克/年,日本人均年消費量為22.5千克。我國目前速凍食品人均消費量10.6千克/年,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
盡管餐飲行業的收入穩定增長,但人工、租金、原料等價格也在不斷攀升,成本壓力壓縮餐飲企業的盈利空間。根據中國飯店協會《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數據,正餐類餐飲企業平均人力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達22.41%,房租成本比例達 10.26%。因此,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選擇速凍預制半成品,來替代部分人工和租金。三全食品在餐飲渠道快速擴張,2020年下半年餐飲市場收入恢復較快,同比增長39.66%。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收入快速提升,居民飲食消費經歷多次升級。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83萬元增長至3.07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01%。速凍火鍋料產品,以往在零售渠道多以散裝的形式出現,隨著衛生、高品質的鎖鮮裝產品推出,散裝產品將逐步被替代。
新興產業升起——預制菜
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通過分切、腌制、成型等處理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具備便捷和口味穩定等特征。預制菜主要分為四大類: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半成品菜屬于預制菜中的即烹食品,是經過一定加工(腌制和淺油炸等)后,按份分裝,可以直接入鍋加上搭配好的調味品,快速完成烹飪的預制菜,相比速凍成品菜,半成品菜即時烹飪更能保證菜品的口感,兼具便捷與美味。
根據歐睿數據,2020年美國、日本和中國的預制菜銷量分別為433.2萬噸、206.4萬噸和169.3萬噸,人均消費量分別為13.12千克、16.42千克和1.21千克,對比日本與美國,我國預制菜市場成長空間較為廣闊。
預制菜消費,從加工程度較高的食品,向新鮮度較高的食品過渡。在消費升級、健康訴求提高以及冷鏈物流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預制菜消費結構有所變化,新鮮程度相對較高的即熱、即烹食品的銷量提升較快,而加工程度較高的常溫即食食品銷量逐漸下滑。
據歐睿數據顯示,2015-2020年,我國常溫保存即食菜銷量從95.7萬噸下滑到72.6萬噸(CAGR-5.4%),速凍預制菜銷量從62.5萬噸提升到82.7萬噸(CAGR+5.8%),冷藏預制菜銷量從7萬噸提升到13.8萬噸(CAGR+14.3%)。
隨著經濟發展,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對于烹飪便捷性愈發強烈,同時90后逐漸成為家庭主力,烹飪技能退化是較普遍的現象。半成品菜簡化烹飪過程,節省烹飪時間,“傻瓜式”操作有效解決了消費者“放若干調料”、“適當配菜”的困擾,使成品質量更為穩定。近年來,餐飲零售化和生鮮平臺的推廣等,為半成品菜進入家庭餐桌提供便捷的渠道。
風險提示:
1、宏觀經濟放緩:若經濟增速放緩或影響消費疲軟,導致可選消費品增速不及預期。
2、行業競爭加劇:烘焙等子板塊存在行業競爭環境影響當期廠家決策及業績波動的風險。
3、原材料價格抬升:食品飲料行業上游原材料豬肉、雞肉、糧食等價格波動會影響生產成本,若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結構升級與產品提價可能無法有效覆蓋成本上漲或拖累收益不及預期。
4、食品安全問題:若產品出現品質問題將影響產品品牌、公司形象及業務經營。
本期《錢瞻研報》推出了白金版,分享了大眾食品行業的四家重點上市公司。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進入贏家學院進行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及錢瞻研報白金版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本期錢瞻研報的參考研報如下:
信達證券:食品飲料行業2021年中期策略報告:精選個股質地優先
國融證券:確定性為王,緊握龍頭,布局成長
興業證券:復蘇與成本壓力伴行,精選業績兌現個股
安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專題報告:味知香,領先布局預制菜,產品渠道齊發力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